年輕的時候,確實厭惡阿諛奉承的人。
有誰來奉承我,立刻遠離她。
同樣的,我也受不了奉承別人。
當年畢業的時候,我問一個師兄,你在體制內工作得怎麼樣?
我師兄說,他正在給領導採購過年禮品。
他們單位有個風氣,一定要給領導送禮,逢年過節每次都不能停,光這個還好,平時還得捧著領導。
看到他那個狀況,我就害怕了。我想,每天琢磨我應該送什麼禮,怎麼樣才可以不比同事差,我會瘋掉的,所以毅然決然放棄了去公職單位。
不過風雨許多年,重新再看待阿諛奉承,也有了新的感受。
正好看到有留言問:
媛媛姐,我想請教您個問題,在職場上如何看待阿諛奉承、拍馬屁的人,我真的覺得很噁心。
我們來談一談。
01阿諛奉承的人,不一定是壞人
首先,阿諛奉承的人,不一定是壞人。
他們可能是討好感更強的一類人,可能是更容易服從權威的一類人,也可能只是,精明的人。
第一種情況:過於在意他人的意見,害怕衝突以至於常常委屈自己,行為以取悅別人為主。
他們就是這樣而已,對朋友、家人、戀人,也會下意識取悅。
只不過討好對象變成了上級,在外人看來,就成了阿諛奉承。
第二種情況,服從權威其實也是大多數人的本能。
你聽過「米爾格倫實驗」嗎。
一位心理學家讓志願者假扮「學生」,要求一群受試者問這位「學生」一系列問題。
如果學生答錯,受試者就按下電擊按鈕(實際上並沒有電擊),牆另一邊的「學生」假裝發出慘叫,痛苦求饒。實驗還要求,「學生」每次答錯,受試者都要加大電擊力度。
一開始,大家都很不忍心。但「權威」的實驗指導人員一直鼓勵他們,保證他們不會受懲罰。
到最後,三分之二的受試者在聽到對方痛苦求饒、甚至假裝昏迷後,仍然按下了更強的電擊按鈕。
對權威的服從,贏過了於心不忍。
我跟你分享這個故事,是想說明,服從權威,迎合權威是人的本能。
所以,那些對老闆和領導唯唯諾諾的人,大多數時候,也只是遵守了本能而已。
第三種情況,精明的人,想通過阿諛奉承,走捷徑。
做了50分的事,就誇耀成100分。
出了10%的力,想占100%的功。
他往捷徑上走了,可能還會侵害你的切身利益。
不願意、放不下身段或者沒能夠用同樣的手段爭搶的人,會覺得噁心、不服,或是荒唐可笑。
針對這點,我想跟你分享一句話:諂諛逢迎之輩,君子鄙之。何以貨利而少舛?上之需也。
意思是說,那些阿諛奉承的人,好多人都鄙視他們。但他們為什麼處處獲利,屢屢升遷,事業一帆順利,波折少呢?
原因很簡單,領導需要呀!
如果是這種情況,你感到噁心的,到底是那個阿諛奉承、拍馬屁的人,還是那個縱容了阿諛奉承、拍馬屁,使之奏效的領導和體制?
你噁心的是草木樹植,還是孕育滋養了它們的土壤。
當你從這個層面去思考問題的時候,就不再會針對某一個人,產生厭惡感了。
02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說到最會拍馬屁的人,有一個是王熙鳳。
有人講她,洞明世事,八面玲瓏。
林黛玉進賈府,王熙鳳僅用了不到五十個字,就把賈母、黛玉、邢夫人、王夫人,及賈府的小姐們誇了個遍。
她先是夸黛玉:「天下真有這樣標誌人物,我今兒可算見著了。」
緊接著說:「這通身的氣派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倒像老祖宗的嫡親孫女。」這話不僅拍了賈母馬屁,還把邢夫人、王夫人、探春等諸位小姐們都夸爽了。
能幹,也會拍馬屁,中飽私囊,盡得利益。
這種人才最常見。
說實話,單單只靠拍馬屁,就能成功的人,也沒有那麼多。
面對這種情況,人會面臨兩種選擇。
第一,我要改變自己隨波逐流麼?
第二,我要堅持自己,就眼睜睜地看著好處溜走麼。
其實這種思考,忘記了第三種選擇。
你可以選擇堅持自己,然後也不必當那個受害者。
會拍馬屁且有能力者,得上。
有能力且隨時隨分者,得中。
會拍馬屁但無能力者,得下。
最後,也不會說好聽話,也沒什麼能力的,死。
當然,排序也不見得這麼精準。
但上中下你最好不要走死路。
有一種人真的很傻,自己能力不是很強,對於權利又非常排斥,甚至會刻意跟領導保持距離,顯示我的獨立和人格的高尚。
我覺得,選擇堅持自我的時候,去審視一下另一個軸:能力,儘自己所能,得一個中,也不是不可。
黃炎培曾寫:「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和煦的時候,要像春風一樣。嚴肅的時候,要像秋霜。
做人的時候,最好像古代的銅錢,外里寬厚通融,有迴旋餘地,內心方正,有原則。
過圓讓人不恥,過剛易折,外圓內方正好。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那些討厭別人拍馬屁的人,有所啟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SfIY3UBd8y1i3sJMTS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