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牆裡牆外
居家辦公到底快不快樂?
北京已經實行居家辦公快三周了。
我有些朋友整體處於一個宅家狀態。
昨天看群里聊天,有人說:
啥時候能復工去上班呀,家裡是真呆不下去了。
我很詫異,就冒泡問為什麼。
一個朋友說:
「現在誰也別想阻止我做核酸!」
下樓做核酸,就是她每天的「放風」時間。
她住的小區,正好是封控範圍內,幾乎是居家指令沒下達的時候,她就被迫居家了。
著急的時候,菜都搶到頭禿。
倒也不是菜不夠,是想吃的菜,就那麼點,不早點排,就買不上了。
還有人說:
「居家一辦公,錢就不知不覺花沒了。」
在家呆的久了,看這不順眼,看那也不順眼。
買了新的桌子,就想買個新椅子來搭配。
新椅子到了,就配個舒服的靠枕吧。
轉頭一看,家裡的這些打掃工具舊了,不好用了……
統統換新!
這一來二去,錢沒影了。
很有意思。
上班的人想居家,居家的人想上班,牆裡牆外。
二、我很發愁
其實在居家令下達的時候,我很焦慮,肉眼可見的愁。
你知道嗎?一般公司的現金流,在業務全面停擺的情況下,撐不過三個月。
所以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萬一業務停擺,該怎麼辦?
其次,就是我們的工作性質,其實很難線上完成工作。
像我現在直播,我能這邊和你們說著話呢,然後讓你們等一下,我跑去上個連結?
都居家辦公,工作很難推進下去。
而且,在業務停止的情況下,我們這個賽道,比我優秀的大有人在。
那些頭部腰部博主,他們不會因為你的停滯不前,而停下腳步。
我就想起高考那年,因為種種外界因素,學校放了好幾個月假。
最開始我們都特別開心,簡直天上掉餡餅,竟然不用去上學了呀!
但現實是,從結果論來看,那一年,全國高校的分數線,幾乎沒有太大波動。
這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這一年無論學校放不放假,放多長時間,能考上清華北大的,依舊大有人在。
個人如此,公司甚至國家也是如此。
你停下了,大環境沒停。
三、共同的期待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一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居家辦公,對有些人有些企業來說,不會有太大影響。
他們不用去公司,也能完成工作任務,拿著屬於他們的薪資,完成目標業績。
但大環境下,很多人是做不到這些的。
那些堂食的店家,那些線下的商場,在工地務工的工人……
我之前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外賣小哥翻牆被抓,大哭地說:
再不出去送外賣,就沒錢吃飯了……
對於一些人來說,一旦工作停擺,就是手停口停的狀態。
這不是因為人家不努力,只是因為他剛好沒法停。
疫情之下,我們公司算好的,受到的波及不大。
但有的公司不是,疫情嚴重地方的商家,生意特別不好做。
所以這兩天我收到官方邀請,做一個0佣金專場的公益活動,幫商家出貨,去庫存,我特別重視。
覺得這就是人們在共同的大難題面前的,同舟共濟。
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已經兩年多,我們的生活其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就像一葉扁舟,在這千變萬化的海面上,努力穩住自己的帆,拉住彼此的手。
我們在相互的體諒和扶持中,共同期待這一天:
新聞聯播發布說,全球疫情宣布結束,所有行程碼,健康碼全部停用。
萬家燈火通明,歡呼聲傳遍城市。
我們都能摘下口罩,看見彼此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