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特性,那就包括人的遺傳問題了,但是性格是什麼?
性格是指一個人的行為方式,
也就是說個性是可以不包括行為的,包括他顯現的特徵,而性格是一定的行為有關,
行為呢我們知道有各種各樣的,吃飯是動作,動作就是行為麼,說話也是行為,
表情也可以算行為,就是只要你動的東西都算行為,那麼這個行為的東西呢,他有些是穩定的,
比如我開車就是穩定,油門和剎車,你倆反正換來換去,你根據需要你必須這麼做,你不可別的做法,
你不可能跳著舞去開車,那絕對踩亂了,那麼這個方式呢他是穩定的話呢,那他就跟社會有關,
因為行為太多了,比如我就吃飯,吃的快吃得慢,這叫什麼行為啊,這是你自己的行為,
這是你的脾氣啊,脾氣急就吃得快,脾氣慢就吃得慢,有的人老師一講完馬上就會了,這作業寫完了,
有的人呢,老師講完了,還不會,這是什麼呢?這是智力行為,反應不過來。
那麼什麼行為叫社會行為?也就這事兒給別人帶來麻煩,所以性格更多的和教養有關,和品德有關,
那麼這個社會,比如說我想了你把車停到馬路中間,別人走不了,這就叫自私;
你總在別人最忙的時候去打擾別人這也叫自私,有的人相反,善於替別人考慮,特別細心特別體諒。
那麼我們知道後一種人,大家都願意跟他做朋友,跟他做同事,前一種人大家都想躲他遠點。
所以性格他就有社會意義了,就是周圍人對你的評價,基本就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
那麼性格呢,他為什麼會決定命運?我在這裡簡單做一個例子,就是說這幾個孩子不到18歲,(綁架殺同學案件,不再贅述)。。。
這裡頭我們看到了,他們是自己養大,有依戀關係啊,這孩子不會殺他父親,可是他不聽他的呀。
這就是剛才我講,養人心特別難,然後呢這個為什麼?於是進了演播室,他們就問我了,
李老師,您來回答為什麼?我說這幾個孩子我也見過,第一都不傻,第二家裡正常,第三家裡不窮,
為什麼,我問了為什麼你不去上學,回答很乾脆:上學沒勁~
我說什麼有勁啊?玩啊~我說那你大了怎麼辦呢?我沒想過~
這說三句話,多典型,典型在哪兒?你聽出什麼來?聽出一種社會行為方式,
叫做我不管別人怎麼說,我也不接受別人什麼管,我自己想幹嘛就幹嘛,我覺著沒勁就沒勁,
我不想上就不上,以後怎麼辦不想,既不聽也不想,你想這種孩子長大了什麼樣,多可怕。
這叫任性。那於是就問我了,任性,他為什麼任性啊,父親說了管他打了罵了都用上了,
他為什麼不聽呢?我說因為性格養成有關鍵期,你一句話:管晚了~
你已經過了關鍵期了,什麼叫關鍵期?就叫立規矩,行為的第一次,他第一次逃學,
第一次撒謊,第一次罵人,第一次打架,第一次對人不敬,我們有時候孩子養到3~4歲,
基本就開始出現了啊,要說不讓看,啊啊~地下打滾兒了,管你睡不睡覺放開了哭啊,
再不行到跟前那人,吧唧~一手就上來了,給這個撫養人臉上一巴掌,這常見的正常的。
就這時候起一定要立規矩,你這會兒不立,你過了6歲,為什麼要到6歲之前呢,
因為6歲之前他大不了地下給你打滾兒,可是你沒管你等12歲開始管,你說小了他也不懂啊,大了就懂了,
大了他網吧回來不睡覺,你說你再去我不給你錢,你不是不給我麼,我離家出走我自己打工掙錢。走了~
你不用等12歲之後,10歲就有這樣的,你不是不給我買這東西麼我跳樓,所以,一定要在6歲之前,
把他捋順了,而且性格和情感我把他用兩個字來對應,我們在管理上常說一句話叫恩威並施,
恩在前威在後,同理,3歲之前有恩與他,就是幫他解除痛苦,幫助他,3-6歲立威於他,
比如對長輩的態度,比如吃飯的規矩,見生人的禮貌,對自己行為的克制,吃苦耐勞,能夠忍受批評,
我現在就在社會上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叫情商,什麼叫情商呢,就是你得會說話,別讓人家不高興,
可是我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可不是這樣,我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就是能聽難聽的話,
當你能聽難聽的話,你一個是聽進去了你才能改變,第二你聽進去了說明你心理堅強。
所以不在於對方話好聽難聽,關鍵他對方說話的動作。立威的過程就是這樣的,把他抱到臥室,
幹嘛嗯,一對一放到地下,不要打不要罵,不要走開也不要在這個時候跟他去講道理,
凡是孩子在哭的時候你出聲叫噪音,他出聲的時候你不要出聲,幹嘛呢,陪伴,拿一凳子坐他跟前兒,
門一關笑眯眯地看著他哭,他會先後睜三次眼,因為他知道你沒走,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沒反應,
第一次睜眼會憤怒,接著哭,哭了半天真累啊,第二次睜眼一看,還笑呢,再接著哭一會兒,
第三次睜眼一看,還笑呢,他就知道了,今兒別哭了,我已經這麼累了他還這樣,第一次他就知道了,
這叫無言自威。無言自威不說話,顯示你的威嚴,哭吧,你不是鬧麼,我告訴你沒用,
然後有家長跟我講:
我這孩子脾氣大,打滾啊,那腦袋當~就磕在牆上了,然後腦袋起一包啊,李老師這種情況怎麼辦?我說你千萬不要過去,因為你過去,他下次會重複這種行為。
所以他撞響了你可以說話,說呦~撞這麼響啊,疼不疼啊?我告訴你啊,這事兒你自己決定,你要想撞你接著撞,跟我沒關係,你撞吧啊!
他一看你不過來,他肯定不撞了。
本文源自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關注或者轉發給更多的朋友~
張旭鎧(阿鎧老師)是蒙迪教育的聯合創始人,是台灣著名的感統專家,比較擅長幫助家長找到孩子的優勢並加以培養,倡導:「孩子輕鬆育兒,孩子快樂成長」。
如果您遇到了有關孩子成長的問題,可以來問問阿鎧老師,搜搜張旭鎧(阿鎧老師)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