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會的思維導圖,美國幼兒園都在學,為啥國內受冷落

2020-09-27   孕嬰育兒經

原標題:一看就會的思維導圖,美國幼兒園都在學,為啥國內受冷落

暑假期間,閨蜜帶著她7歲的ABC兒子回來探親,好久不見的我們聊的熱火朝天,兩個孩子因為年齡相仿,玩的也十分愉快。

玩的過程中,不知道為什麼聊到「恐龍為什麼滅絕」的話題。

兒子喬喬開始了講起他在百科全書中學到的知識,朋友的孩子,則在桌上順手拿起了紙和筆。

他首先在白紙上畫了個圈,圈裡寫上「Dinosaur Extinction(恐龍滅絕)」,然後在邊上又畫了幾個圈,分別寫上「Asteroid strike(小行星撞擊)」和「Volcano eruption(火山爆發)」。

隨後,又圍繞這兩個圈,又衍生出一些小圈,開始更詳細介紹整個過程。

當時我在一旁瞪大雙眼,仿佛一個表情包,不敢相信這是一個7歲孩子的思維。

朋友在一旁對大驚小怪的我解釋說:「這種方式叫思維導圖,在北美是幼兒園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

這件事對我觸動挺大的,因為喬喬對於事物的分析能力就差,很多事情都依靠老師和家長幫助分析。

如果喬喬也能學會思維導圖,對於他來說,會不會有質的飛躍呢?

想學會思維導圖,首先要買套書,千挑萬選後我選擇了《一看就會的思維導圖啟蒙繪本》。

自學一段時間我發現,思維導圖真的是特別棒的一種學習方式。

能夠關聯孩子的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幫助鍛鍊記憶力。

下面分享一下我學習的成果,還有教孩子思維導圖的一些方法:

對於3~5歲孩子而言,思維導圖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建立認知,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正在從形象思維,過度到邏輯思維

思維導圖憑藉獨特的「圖像記憶」,與這個階段孩子的思維發展方式不謀而合,可以在大人的指引下,完成思維導圖的繪製。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科學課上,老師講了蝙蝠和烏鴉,這兩種動物有相同和不同之處,通過畫思維導圖,相同和不同點更一目了然。

對於低齡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思維導圖可以幫他們理解抽象概念建立分類、總分總、次序的邏輯關係,我們可以培養孩子養成畫思維導圖的習慣,用畫畫的形式記錄和分析,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而對於小學高年級,甚至成人,思維導圖用處更為廣泛,課堂筆記、複習提綱、羅列寫作大綱、規劃一些活動等等,可以說是終身受益

下面是一些孩子的思維導圖筆記:

動物園見聞

我的祖國

植物的一生

思維導圖分幾種?

1、氣泡圖

氣泡圖是最為廣泛被運用的一種思維導圖,高效清晰的記錄方式,被大家所喜愛。

氣泡圖的畫法:先在紙中央畫一個氣泡(核心主題),以此為中心輻射出更多的小氣泡(分支點),看起來有點像高中化學的分子式。

比如,用畫氣泡圖的方法學習新單詞,可以讓孩子單詞記得更牢固。

2、樹形圖

屬性圖更適合整理東西時使用,比如垃圾分類,很適合樹形圖進行歸類。

比如,用畫樹形圖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學習24節氣。

3、圓圈圖

圓圈圖相對簡單,大圈套小圈,形似一張CD,更適合低齡孩子。

比如,讓孩子自己擬一份自我介紹,讓新同學、新朋友認識自己。

4、雙氣泡圖

雙氣泡圖常被用於對兩種相似或相近的概念、事物進行對比的一種思維導圖,幫助孩子理清兩種事物的異同和邏輯關聯。

比如,讓孩子用來區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5、流程圖

當我們需要弄清某件事情發生的順序,或者步驟時,流程圖是最佳選擇。

比如,與孩子一起做手工餅乾,讓孩子記錄製作過程。

除了以上幾種思維導圖的一些形式,另外還有括號圖、橋型圖、括號圖,共8種思維導圖,在歪歪兔《一看就會的思維導圖啟蒙繪本》里,都有詳細的方法和案例。

整套書把8種思維導圖以故事的形式呈現給孩子,故事主人公歪歪兔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海豚灣森林公園遊覽,在美麗的蝴蝶谷看到花紋各異的蝴蝶,有的像地圖、有的像貓頭鷹、還有的像枯樹葉……,這些蝴蝶都被歪歪兔快速記住,因為歪歪兔學會了畫思維導圖。

學好思維導圖不僅鍛鍊孩子的思維,家長也會從中受益。

很多時候我們在看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時,思維容易被故事或內容本身的邏輯關係帶走,記住的大多是知識和大概的邏輯性,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去展示、去複述其中的部分內容

從這個層面說,思維導圖也鍛鍊了我們的思維能力,通過對知識點的重組和鞏固,讓知識和邏輯內化到我們的思維方式中。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手繪思維導圖時,我們也無疑用了最直白、簡單和實操的方式,給孩子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讓孩子模仿父母,教會孩子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