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超前教育,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幼兒園超前教育,仍有一些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了各種早教班、幼小銜接班等,最終導致絕大部分孩子都接受了超前教育。
以我自己家孩子為例,上幼兒園大班時,就接受了園裡的「超前教育」,什麼拼音、拼讀、二十、一百以內的加減法,老師通通都教了一遍。
最開始對於幼兒園的超前教育,我是有一定牴觸情緒的,在我的概念里幼兒園就應該是歡樂的地方,能夠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和明白如何與其他同學交流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讓那么小的孩子去學小學的知識,但因為其他的私立幼兒園,都在教孩子幼小銜接的知識,所以沒辦法也只能「隨大流兒」。
幼兒園的老師經驗豐富,整個學習的過程還算輕鬆愉快,孩子也比較喜歡學,直到去年上了小學,我才知道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提前學了拼音和簡單的加減法,有的甚至直接學了一遍一年級的課程,而老師在講課時也會根據大多數孩子的水平去計劃教學進度,沒學過的孩子就只能自己單獨補課了,今年兒子上二年級,目前學習狀態還是很不錯的,老師講的進度也完全能夠接受。
其實小學一年級學習的內容並不複雜,這一年中主要是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適應小學的生活,超前教育的確再某種程度上會讓孩子產生自滿心理,同時對學習的內容失去了新鮮感,這時就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了。
1、可以提前學習知識,但不是按課本學
之所以沒有受到「超前教育」的侵害,我分析是因為在幼兒園裡學習的只是小學一年級需要掌握的知識,學習的過程並不是按照課本去講,所以就算他已經學會了內容,當上了小學後,老師講課依舊有著新鮮感,因此保持了集中的聽課狀態,對新鮮事物富有好奇心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這份好奇心可以促使孩子想要去探究,因此讓孩子產生興趣,就不能扼殺這份新鮮感。
2、教會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
其實學習效率的高低與學習時間的長短並沒有多大關係,而是由學習方法決定的,記得上學時我們總能看到班裡的學霸下課時跟我們一樣玩,但每次考試卻都能名列前茅,那是因為學霸們有著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習效率會高於其他人,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課是非常重要的,認真聽講十分鐘要比課下自己學習一小時的效率還要高,因此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
3、告訴孩子想要自由,要先學會自律現在是個自由、平等的時代,孩子們也天天嚷著要自由,但他們卻忘了自律,擁有自律的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成功的幾率都會很大,自律地養成學習習慣,也可以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4、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自信的人都是被誇出來的,家長不要吝嗇你的鼓勵,就算是孩子的成功微不足道,你的鼓勵也會使孩子信心倍增,孩子擁有了自信,學習也會事倍功半。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會在孩子上二年級時體現出來嗎?這個問題要看家長怎樣去對待,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學會自律,同時適當地給予孩子鼓勵,也許孩子會比你想像得還要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