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鹽鹼地里養「海鮮」 探索內陸地區「海鮮」養殖新模式

2023-10-31     光明要聞

原標題:寧夏鹽鹼地里養「海鮮」 探索內陸地區「海鮮」養殖新模式

中新網銀川10月30日電 (楊迪 謝宇)鹽鹼地里也能養「河鮮」與「海鮮」?日前,中新網記者走進寧夏銀川市的水產養殖基地,一探究竟。

成片的蟹田。謝宇 攝

眼下正值吃蟹好時光。在寧夏銀川市興慶區的一家螃蟹養殖基地內,螃蟹個頭肥美。「目前蟹田平均的畝產在270斤左右,公蟹均拉重量能達到4.5兩,母蟹均拉重量能達到3.5兩,收成挺不錯。」該基地的負責人張婷告訴記者,4年前,她從新聞上了解到北方鹽鹼地養蟹行業的優勢,於是回到家鄉包下了300畝鹽鹼地,開始養殖中華絨螯蟹。

鹽鹼地里養殖的螃蟹。謝宇 攝

張婷介紹,鹽鹼性土地的pH酸鹼度偏高,所養殖的螃蟹口感更加鮮甜,更受市場青睞。目前,她承包的300畝鹽鹼地中,水域面積達到230畝,預計今年螃蟹的總收穫量在6萬斤左右。

在銀川,鹽鹼地除了養殖河蟹,還能養殖「海鮮」。在銀川市賀蘭縣的一家水產養殖基地內,南美白對蝦成為最成功的海鮮馴化品種。

「雖然南美白對蝦是海蝦,但是經過我們『淡化』之後,它是完全可以淡水養殖的。」該養殖基地的水產養殖負責人撒建軍介紹,經過多年的努力,該養殖基地的畝產量已經從2015年的50斤提升到每畝500斤。

工廠化養殖車間。謝宇 攝

同時,該養殖基地還通過建設工廠化養殖車間,使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免受季節影響。撒建軍介紹,養殖車間的產量是外塘養殖的4倍,「下一步,我們還將轉向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銀川市水產養殖面積10萬畝,水產品產量1.65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7.1%。叉尾鮰、螃蟹、南美白對蝦、鱸魚等名優品種養殖面積1.4萬畝,產量0.78萬噸。

銀川市水產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工程師黃曉程介紹,下一步,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擴大南美白對蝦、鱖魚、鱸魚的養殖,並引進石斑、大黃魚等養殖產品,探索在內陸地區的養殖模式。(完)

[ 責編:王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3dbd750c320a23d7be0c3d4e921f0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