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問之:《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的一處嚴重失誤

2023-10-31     古代小說網

原標題:石問之:《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的一處嚴重失誤

我們知道,《紅樓夢》在早期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讀者之間傳播。傳播的過程中,會因為多種因素而發生變形走樣的現象。

電視劇《紅樓夢》中鄧婕飾演王熙鳳

比如,有的是批書人或者整理者出於某種特殊的考慮而改動文本,比如第22回中,寶釵過生日時「鳳姐點戲」的幾句話,王佩璋、梅節等學者依據庚辰本上「鳳姐點戲,脂硯執筆」的批語而認為其是脂硯齋執筆增補的文字,並非曹雪芹原筆。這裡因為有批語的提示,所以相對好識別出來,而問題是脂硯齋是不是就只增補了這一處文字呢?這就得打個問號了。

此外,還存在因為書中有破損或者脫文而引起後人增補的,存在抄手誤以為有脫文而進行增補的,存在抄寫不慎造成訛誤或者誤把批語當作正文的,等等。

在現存的各個鈔本中,都或多或少存在這些問題,而且在版本的源流上,越是處於下游的本子,這類問題總的來說就越多見。這就給《紅樓夢》文本的研究帶來很大的挑戰,考驗著我們讀者讀書時的細緻程度和文學審美的功力。

下面以第三十五回中一處疑似有嚴重問題的文字為例,來具體地研討一下。

戴敦邦繪《白玉釧親嘗蓮葉羹》

先來看第三十五回中的這處文字:

這裡林黛玉還自立於花陰之下,遠遠的卻向怡紅院內望著,只見李宮裁、迎春、探春、惜春並各項人等都向怡紅院內去過之後,一起一起的散盡了,只不見鳳姐兒來,心裡自己盤算道:「如何他不來瞧寶玉?便是有事纏住了,他必定也是要來打個花胡哨,討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兒才是。今兒這早晚不來,必有原故。」

一面猜疑,一面抬頭再看時,只見花花簇簇一群人又向怡紅院內來了。定睛看時,只見賈母搭著鳳姐兒的手,後頭邢夫人、王夫人跟著周姨娘並丫鬟、媳婦等人,都進院去了。黛玉看了不覺點頭,想起有父母的人的好處來,早又淚珠滿面。少頃,只見寶釵、薛姨媽等也進入去了。(463頁)

其中,「定睛看時,只見賈母搭著鳳姐兒的手,後頭邢夫人、王夫人跟著周姨娘並丫鬟、媳婦等人,都進院去了」這處文字中的「邢夫人」應是多餘的文字。

電視劇《紅樓夢》中夏明輝飾演邢夫人

有了「邢夫人」,對整迴文字來說,是個巨大的破壞。綜合後文內容判斷,陪同賈母去怡紅院的人群中,不應該有邢夫人。

首先,從賈母、鳳姐等人在怡紅院的言行來看,沒有邢夫人的存在。我們來看書中的一處文字:

(鳳姐)說著,接了過來,遞與個婦人:「吩咐廚房裡立刻拿幾隻雞,另外添了東西,做出十來碗來。」王夫人道:「要這些做什麼?」鳳姐兒笑道:「有個原故:這一宗東西家常不大作,今兒寶兄弟提起來了,單做給他吃,老太太、姑媽、太太都不吃,似乎不大好。不如借勢兒弄些大家吃,托賴著連我也上個俊兒。」

請留意鳳姐說的「今兒寶兄弟提起來了,單做給他吃,老太太、姑媽、太太都不吃」這句話中「太太」一語。這裡的「太太」,自然是指王夫人。如果邢夫人也在場,那麼措辭就不能是「太太」,而應是「太太們」。

譚鳳環繪《白玉釧親嘗蓮葉羹》

其次,從眾人在王夫人處喝茶、吃飯的情況看,也完全沒有邢夫人的位置。先看眾人喝茶的相關文字:

賈母扶著鳳姐兒進來,與薛姨媽分賓主坐了。薛寶釵、史湘雲坐在下面。王夫人親捧了茶奉與賈母,李宮裁奉與薛姨媽。賈母向王夫人道:「讓他們小妯娌服侍,你在那裡坐了,好說話兒。」王夫人方向一張小杌子上坐下。

再看眾人吃飯的相關文字:

王夫人便命「請姑娘們去」。請了半天,只有探春、惜春兩個來了。迎春身上不奈煩,不吃飯。林黛玉自不消說,平素十頓飯只好吃五頓,眾人也不著意了。少頃,飯至,眾人調放了桌子。

鳳姐兒用手巾裹著一把牙箸站在地下,笑道:「老祖宗和姑媽不用讓,還聽我說就是了。」賈母笑向薛姨媽道:「我們就是這樣。」薛姨媽笑著應了。於是鳳姐放了四雙:上面兩雙是賈母、薛姨媽,兩邊依次是薛寶釵、史湘雲的。王夫人、李宮裁等都站在地下看著放菜。

戴敦邦繪邢夫人

可見,吃飯的人是賈母、薛姨媽、薛寶釵和史湘雲四人,沒有邢夫人。地下伺候的人是「王夫人、李宮裁等」,其中應該也有邢夫人。

客觀說,這種場合下,邢夫人也不適合在場。若她在場,會極大地增加書寫麻煩:她與薛姨媽一起吃飯,也不是;她跟王夫人一起伺候薛姨媽,也不是。此時此地,可謂是個典型的尷尬人。

從小說的書寫常規看,每一個情節都要預設好情節中需要出現的人物以及人物角色的分工,一般不會出現無意義的閒雜人等,這個跟舞台劇的要求是一樣的。這也是寫好小說的基本功。

需要說明的是,引文中「於是鳳姐放了四雙:上面兩雙是賈母、薛姨媽,兩邊依次是薛寶釵、史湘雲的」這處文字,與前文也存在著明顯的自相矛盾。前文分明說「探春和惜春」二人也來了,只有迎春和黛玉沒來吃飯。

電視劇《紅樓夢》中邢夫人劇照

故而,此處文字應該修改為:「於是鳳姐放了六雙:上面兩雙是賈母、薛姨媽,兩邊依次是薛寶釵、史湘雲、探春、惜春的。」《紅樓夢》中時不時可見到這樣的矛盾文字,在校勘的時候需要足夠的細心,才能發現得了;而發現後,更應該果斷地糾正過來。

最後,從全回的敘事結構的布局看,陪同賈母去怡紅院的人群中更不應該有邢夫人。來看此回結尾處的一段文字:

這裡寶玉正看著打絡子,忽見邢夫人那邊遣了兩個丫鬟送了兩樣果子來與他吃,問他:「可走得了?若走得動,叫哥兒明兒過去散散心,太太著實記掛著呢。」寶玉忙道:「若走得了,必定請太太的安去。疼的比先好些,請太太放心罷。」一面叫他兩個坐下。

此回結尾處,邢夫人特意派人送來點心並問寶玉「可走得否」,方是邢夫人的正傳。正是因為陪同賈母一起來怡紅院的人中沒有邢夫人,所以才有單獨補寫邢夫人一筆的必要。本文之所以說此處失誤是一處嚴重的失誤,正是因為多了一個「邢夫人」,便破壞了作者為整迴文字所精心設計的敘事結構。

《紅樓夢長卷人物》

自此,該來看寶玉的人基本都來齊了:一大早先是李紈、迎春、探春和惜春並各項人等;其次是賈母、王夫人、王熙鳳、周姨娘、薛姨媽和薛寶釵;再次是邢夫人;最後是黛玉。井然有序,層次分明。其中,趙姨娘沒有來,書中明確說了她是裝病不來。

另外,就是書中沒有具體提及史湘雲是否看過寶玉,這或許也是個敘事失誤。

史湘雲此時尚沒有住在大觀園中,而是住在賈母處,故而,若是在跟隨賈母的人群中,將「邢夫人、王夫人」修改為「王夫人、史湘雲」,然後中途再找個理由讓史湘雲先離場,比如說,將後文中的「大家(指賈母、薛姨媽等人)說著,往前邁步正走,忽見史湘雲、平兒、香菱等在山石邊掐鳳仙花呢,見了他們走來,都迎上來了」這處文字,改寫為「大家說著,往前邁步正走,忽見史湘雲、平兒、香菱等在山石邊掐鳳仙花呢,見了他們走來,都迎上來了。

原來史湘雲看過寶玉後,因見人多插不上話,便先出來與平兒等人在外說話閒逛」,從敘事安排看,或許就更加完美了。

當然,這是題外話,只是我個人的一己之見,亦或有不妥之處。

崔君沛繪《紅樓夢人物圖卷》

正是因為邢夫人沒有親眼看見寶玉的傷勢,所以才有問「可走得了?若走得了,叫哥兒明兒過去散散心,太太著實記掛著呢」這樣不知傷情程度的話。若是剛剛過來親眼見過寶玉的傷勢,又問這樣的話,那就非常不合理了,也顯得非常多餘。

邢夫人本來就另院居住,在身份上也遠了一層,沒有陪同賈母一起來也是非常正常的。這也是讓賈赦、邢夫人夫婦另院單獨居住的一大好處,能給敘事帶來極大的便利。多一個人物,給敘事帶來的難度往往是幾何級數的增大。

從版本情況看,現存的各個版本中,相對最可靠的甲戌本因為沒有此迴文字,其樣貌如何,不得而知;其它幾個版本此處文字大致相同,都有「邢夫人」字樣。

此處文字頗為蹊蹺,產生問題的原因不詳,不排除有作者以外的第三人畫蛇添足的可能性;抑或原本文字有脫文,如脫落了「王夫人」,或者脫落了「王」,被整理者隨手增補為「邢夫人、王夫人」。

不過,原因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從事文學批評的人,一定要有基於文本自身份析其文字優劣的能力,而不是迷信於版本。

《玉石分明:紅樓夢文本辨》

就算各個版本的文字都一樣,也同樣可能是錯誤的;就算明確無誤地出自作者本人的手稿,也照樣可能有錯誤,否則要編輯幹什麼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bad110f1d16b6b0ace42053e03790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