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是「唯一選項」 「上岸」不是終點

2023-04-03     光明要聞

原標題:考研不是「唯一選項」 「上岸」不是終點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考研」成了大學生最關注的話題之一。對於不少同學來說,在20多歲的年紀繼續選擇以全國性的考試搏一搏自己的未來。如今,各高校的考研複試分數線已經公布,各高校也陸續開始組織考研複試工作,持續了半年多的「考研大戰」迎來了最終章。

在各高校複試分數線揭曉的那一刻,不少大學生在網絡上表達了自己的心情:有的人是放棄其他選擇準備許久的孤注一擲,有的人是二戰、三戰後迎來的最後一搏,有的人是跨校、跨專業的逆襲之戰……

據媒體報道,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達到474萬人,錄取率不超過20%,超過300萬考研學子註定落榜。在考研面前,失敗似乎並不是一個小機率事件。在現階段而言,不少同學將考研上岸看成一棵救命稻草,但在人生長河中,考研只是其中一個插曲。生活中的挑戰還有很多,機遇也是一樣,在漫漫人生路中,「上岸」與否並不會帶來人生質的差別。因此,考研並不是人生髮展的「唯一選項」,「上岸」更不是一個終點。

無論結果如何,考研過程中收穫的成長,正是這段經歷中無價的財富。曾經,一個考研同學告訴筆者,在經歷了放棄出國、保研失敗後,考研似乎成了一場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戰鬥,在備考的幾個月里,這位同學永遠凌晨1點睡,早晨6點起,甚至從來沒有想過初試後的那個寒假怎麼過,好像人生就停留在考試那兩天。

初試成績出來後,她也曾因為分數不高有落榜風險而崩潰大哭好幾天。幸運的是,她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學校,並找到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但當她回看這些年的經歷時發現,考研並不是奮鬥的終點,讀研也不是一個絕對的選項,如果當時選擇了別的道路,如今的生活不一定比現在差。而「上岸」之後,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挑戰還有很多,並不比考研容易,「上岸」也並不代表著進入了人生的「保險箱」。但是,那段激情燃燒的備戰經歷,永遠都會在困難的時候激勵著她。

近日,一則「考研最大的遺憾」帖子在網絡引發關注,講述的是今年報考廣東工業大學的一名安徽考生,因飛往廣州的航班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延誤,不幸錯過複試筆試。暖心的是,學校已主動聯繫了該考生,並承諾可以參加複試。在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了堅定奮鬥信念的同學得到了善意的關懷,也能想像得到,在經歷了這些事之後,這位同學對人生的體悟會更深刻。人們總說「經歷就是財富」,考研中的經歷有時比結果更有價值。

無論上岸與否,人生的長路都剛剛開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考驗,對於剛剛經歷過考研的同學而言,無論結果如何,都必定經歷了一次成長與蛻變。放眼人生,未來充滿了未知,只要有面向未來、前進奮鬥的勇氣,無論走哪一條路,結果都會是光明的。而對於更多數的「過來人」來說,對同學們多一些包容與理解,多一些暖心的支持,會讓他們的奮鬥之路更有力量。(葉雨婷)

[ 責編:王宏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aea0da7f6ee1ca57c88abadd2b98b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