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類書含金量高,小學階段孩子多讀,初中後多半是學霸

2024-01-13     美媽很帥

原標題:這3類書含金量高,小學階段孩子多讀,初中後多半是學霸

在重點小學做了10年班主任的表姐,一再強調,「閱讀!小學一定要讓孩子多閱讀!因為閱讀能鍛鍊邏輯思維,也就是系統地理解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去翻翻初高中的課本和習題冊就知道了,幾乎所有科目都在考察學生的理解水平、思辨能力和表述能力

沒有閱讀兜底,到了高年級真的很吃虧,因為很多時候你連題意都沒能充分搞明白。」

閱讀對提高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楊柏翰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孩子出生的10年內,父母每周花一天時間陪孩子讀書,成績就能提升15-30%

小學期間,孩子時間充裕,生活也較為從容,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時間,多讀三類含金量高的書,為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1.古文

小學階段孩子開始零星接觸小古文了,平均每學期學2篇,每篇一百字左右

到了初一,古詩文的分值就上升到22%,而且學習難度逐步加大。假如小學沒打好基底,初中學起古文來,肯定會兩眼犯暈。

文言啟蒙要循序漸進,1-4年級可以給孩子讀一些短小、難度低的小古文,幫他建立語感。比如《遇見小古文》、《小學生小古文100課》、《我愛讀古文》,都很適合入門。

五六年級,會簡單的文言文語法後,可以給他讀《世說新語》

太陽底下沒新鮮事,熟讀古文,不但能夠提高語文素養,還能從中學習古人先賢為人處事的智慧,日後遇事有個參考,能更圓滿地解決問題。

2.經典文學

中學的語文考試中,作文語言運用占48%,現代文閱讀賞析理解占21%,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閱讀沉澱,才能拿到比較理想的分數。

散文為例,中考分值就占20-30分,它主要考察孩子的這3個能力:

概括能力——文章到底講了什麼?

分析能力——作者是怎麼寫這件事的?

賞析能力——作者這樣寫,好在哪裡?

散文需要孩子有一定的閱歷和見識,帶入到作者的情緒中去,才能跟作者產生共情。所以要想獲取高分,在小學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廣泛涉獵兒童文學了。

低年級的孩子,沒啥閱讀基礎,可以選擇一些帶有插畫、帶有注音的書給他讀。

小學生普遍喜歡奇幻冒險故事童話科普類的書籍,比如《吹牛大王歷險記》《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柳林風聲》《昆蟲記》《森林報》這些經典名作,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這些書糅合了小說、散文等寫作技法語言優美,充滿了童真與想像力對生詞還貼心地用粉紅色字做了標識,每個章節後面還設置了「閱讀互動台」,對該章節進行概括總結,幫孩子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燒腦書

有些孩子學習新東西要教好幾遍才會說話老抓不住重點做事沒邏輯上課老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這是邏輯思維能力差的表現

小學學習內容簡單,孩子努力一把,還能勉強跟上,但到了初中,邏輯思維差,學習勢必會越來越力不從心。

要想幫娃提高邏輯力,最簡單快捷的方式就是陪他一起玩全腦開發遊戲書遊戲能更好地刺激大腦的獎勵中樞,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感到愉悅,有觸動心靈的體驗知識吸收起來更容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515501cb6a777f6a296edb2b918bd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