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著上學,笑著回家」,孩子不肯去幼兒園的原因,既暖心又扎心

2023-08-29     美媽很帥

原標題:「哭著上學,笑著回家」,孩子不肯去幼兒園的原因,既暖心又扎心

朋友說,她家孩子每天放學時,都會開開心心地跟老師同學說再見,回家的路上也吧啦吧啦地分享在幼兒園發生的開心事。明明放學的時候表現得很開心,第二天卻老是說不想去幼兒園

「哭著上學,笑著回家」,這不是我家孩子的真實寫照嗎?我家孩子讀小班那會,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不想去幼兒園,我要和媽媽在一起。」

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就知道拉鋸戰開始了。剛開始遇到這些情況,我也不知道怎麼處理,不加思索地對孩子說了,「現在你是大小朋友了,不能天天跟媽媽粘在一起了……」

可是不知怎麼的,越是這樣說,孩子越哭鬧得厲害。每天這樣拉拉扯扯,孩子哭鬧不止,我也悶悶不樂,繼續下去也不是辦法。不過好在後來找到了一些方法,幫孩子慢慢愛上幼兒園了。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無非就三點。

1.「我想和媽媽在一起」(分離焦慮)

當你問孩子為什麼不肯去幼兒園的時候,讀小班中班的孩子,大多數會說,「我想和媽媽在一起。」

孩子從出生開始,最親近的人是媽媽(或照顧者),只要媽媽在,就感覺安全和舒適,他想和你永遠在一起是很自然的事

焦慮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本能,是生存必不可少的。孩子去幼兒園,意味著他要離開家,離開媽媽,遇到事兒了也不能找媽媽幫忙,想逃離也正常

幸運的是,兩三歲的孩子已經知道"客體恆存」(即:看不到媽媽,也曉得媽媽是存在的,即使媽媽現在離開了,她有一天會回來的),分離給他帶來的不安不會持續太久。

送孩子去幼兒園經常看這樣的情景,孩子跟媽媽分離時哭得死去活來,但當媽媽消失在眼前,會立馬停止哭鬧,並且很快就玩耍起來。因為他知道,時間到了媽媽會回來接他的

2.「家裡舒服」(幼兒園規矩多)

有時我問孩子為什麼不想去,他一本正經地說,「因為在家舒服啊,想幹什麼就想什麼。」

幼兒園雖然是以玩耍為主,教學氛圍也蠻輕鬆的,但是無規矩不成方圓,到了什麼時間就該幹什麼活

入園後開始做早操,活動完後吃早飯,吃飯還得排隊,玩耍還得和別人一起合作,挑食還可能被老師說……

孩子在家自由散漫慣了,來到幼兒園要受那麼多的拘束,有些難以適應

3.遇到挫折

孩子平常都跟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發生點什麼,爸媽都會幫忙解決。哪怕孩子表達不太清楚,也能大概猜出來他要表達什麼。

去到幼兒園就不一樣了,孩子要和不同的人一起生活,跟不同的人打交道,難免遇到一些煩心事。比如,和小同學鬧矛盾,跟老師互動不順暢,要做自己不擅長的活動……

這些在我們看來屁大一點的事,卻給孩子帶來了不少挫敗感和不自在。孩子的復原力不如成年人,當煩心事越積越多,就只想逃離了。

我覺得A老師很愛我。」孩子時不時跟我提起A老師很喜歡他,可是即便如此,當他沒做好一件事被這位老師說時候,會傷心難過好幾天。

當孩子哭鬧著說不想去幼兒園的時候,許多家長都會覺得心煩。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你就會覺得很暖心。因為孩子把你當成了最親密最信任的人,他才願意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說出來

這意味著他和你的心理距離近。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的那樣,你跟孩子的心理距離近,你才有更多的心理資本去管教他

不信的話,你可以試著讓一個平常很少帶他的家人送他去幼兒園,你會發現雖然孩子有些不高興,但是會不哭也不鬧(準確地說是不敢)地走進幼兒園。

孩子不肯去幼兒園,是想你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和理解他。

所以當孩子告訴你,他不想去幼兒園的時候,不妨通過這幾個方法,去了解他的煩惱和希望,他肯定會越來越愛上幼兒園。

1.接納他的感受

放在以前,我會說一大堆道理,比如,「幼兒園有好多好玩的玩具,還能玩不同的小遊戲,大家在一起玩,比在家裡開心多了。」

結果嘴抹石灰,白講了。可是當我用語言表達並理解他的感受時,結果截然不同。

「你很想和媽媽在一起,是嗎?」當我說出這一句話時,孩子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他覺得媽媽是理解他的

「其實媽媽有時也不想上班,可是當我開始工作了,完成了自己一直想要完成的任務時,會很開心。豪豪去幼兒園,跟媽媽去上班是一樣,只不過你的工作是玩。」

「好吧,那你今天要早一點來接我。」孩子作出了讓步,並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想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的問題,就要讓孩子知道:不管發生什麼事,媽媽都會站在他的這邊要培養這樣的一個心理基礎,首先要接納和理解他的感受。

2.陳述園內生活流程

有些孩子怕去幼兒園,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長時間離開母媽媽,會發生什麼,未知讓他感到焦慮不安

兩三歲的孩子一般都知道媽媽離開一段時間後,會再回來的,所以我們可以陳述一下,去幼兒園了都要干哪些事,具體流程是怎麼的

舉個例子:

做早間活動

吃早餐

玩耍

午睡

吃茶點

玩耍

媽媽來接你

這樣把具體流程和內容描述給孩子聽,他心裡感覺踏實了,就不會那麼焦慮了。熟記流程之後,孩子可以清楚地知道:玩完這個活動,媽媽就來接他了

3.回顧園內趣事

每天幫孩子回顧幼兒園的生活,記住度過的快樂時光,能幫孩子建立這樣的意識:幼兒園是一個有趣的地方

這個適合放在睡前去做。

睡前半小時是記憶固定的黃金時間,也是放鬆身心的最佳時期,躺在被窩著跟孩子聊一下白天在幼兒園發生的小趣事,不但可以幫孩子建立安全感,加強對這件趣事的記憶,還能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今天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嗎?」

「嗯……還算開心吧。今天老師表揚我了,獎勵我一顆糖果。XX沒有,還被老師批評了,因為他老是搶別人的東西。」

「糖果甜甜的,媽媽也很想吃。為什麼你不分點兒給媽媽呢?」

「老師說是給我吃的,一顆也分不了給你啊。」

「哎呀,早知道早上我去幼兒園,讓你在家了,這樣我就能跟其他小朋友玩遊戲了,還能吃到糖果。」

「不行的,幼兒園只能是小朋友去的,你們大人不能進的。」

可是幼兒園這麼有趣,我還是想去。」

「不行不行,只能我去,因為我是小朋友。這樣吧,我每天把幼兒園發生的事分享給你,這樣你就能一起分享我的快樂了。」

哈哈哈,聊著聊著,孩子懷著「期待明天快點到來」的心情,甜甜地進入了夢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01a301b76a89908893d8a688d55bd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