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介|孫琳輯校:《水滸戲曲集成》

2023-04-08     古代小說網

原標題:新書推介|孫琳輯校:《水滸戲曲集成》

《水滸戲曲集成》,孫琳輯校,鳳凰出版社2022年12月版。

內容簡介

《水滸戲曲集成》(五冊)近日在鳳凰出版社出版,該書由孫琳輯校,是其主持的國家古籍資助出版項目「水滸戲曲集成」的最終成果,合計260餘萬字。

水滸戲曲指以水滸故事為題材的戲曲作品,是《水滸傳》傳播、流變過程中一個重要途徑。水滸戲曲自宋元時期已有相關劇目出現。此次水滸戲曲的彙輯與整理,是對傅惜華先生的《水滸戲曲集》的補佚和深化,共收錄各類水滸戲曲一百四十餘種,通過歷代水滸戲曲不同版本和形式的比勘與分析,能夠更清楚地釐清戲曲本身主題、曲詞、演出等方面的延續與新變,另通過不同時代、不同作者對同一題材的不同處理方式的比較,亦可探究「水滸戲」自身的流變與時代特色。

此書旨在為專業研究者和一般讀者提供一種收錄相對較全、可讀性較強、方便比較研究的「水滸戲」彙輯校注本。主要以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等館藏善本為底本,參校《古本戲曲叢刊》《善本戲曲叢刊》、鄭振鐸、傅惜華、吳曉鈴等先生曾收錄的古本戲曲,進行彙輯、校點整理。收錄戲曲創作時代截止時間為清代,其中少數民國時期的鈔本和刻本,因創作時代預計為清代,亦作收錄。

輯錄大致按戲曲類別編排,分雜劇、傳奇、折子戲等類,每類之中如創作時代較明確,則按時代先後;如創作時代不甚明確,則按在《水滸傳》中對應情節先後大致排列。其中《忠義璇圖》將二百四十齣全本與二種殘本(殘一本、殘四本)編排一處,以體現異同。本書大致分為四編,第一編以雜劇為主,第二編以傳奇為主,第三編為《忠義璇圖》的三個版本,第四編以折子戲為主。當然此類劃分只是為了方便讀者和研究者閱讀,或者有不合理之處,如《曾頭市頭本》《水滸金蘭譜頭本總綱》《射紅燈》等具有較明顯的舞台演出特徵,但出數相對較多,暫歸到第二編中;而《借茶》《拾巾》《前誘》《後誘》《殺惜》《活捉》同屬宋江故事,但各出有一定獨立性,且舞台表演意味較濃,暫歸到第四編中。

《水滸戲曲集成》

目 錄

第一冊

前言

凡例

第一編

黑旋風雙獻功雜劇(脈望館本)

黑旋風雙獻功雜劇(元曲選本)

同樂院燕靑博魚雜劇(脈望館本)

同樂院燕靑博魚雜劇(元曲選本)

燕靑博魚(酹江集本)

梁山泊李逵負荊雜劇(元曲選本)

李逵負荊(酹江集本)

大婦小妻還牢末(脈望館本)

大婦小妻還牢末(古名家雜劇本)

都孔目風雨還牢末雜劇(元曲選本)

爭報恩三虎下山雜劇(元曲選本)

魯智深喜賞黃花峪(脈望館本)

附:木梳記·宋公明智激李逵

梁山五虎大劫牢雜劇(脈望館本)

梁山七虎鬧銅台雜劇(脈望館本)

王矮虎大鬧東平府雜劇(脈望館本)

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雜劇(脈望館本)

新編黑旋風仗義踈財(宣德刊本)

黑旋風仗義疏財(酹江集本)

黑旋風仗義踈財雜劇(脈望館本)

新編豹子和尚自還俗(宣德間刊本)

宋公明鬧元宵雜劇(二刻拍案驚奇本)

戴院長神行薊州道雜劇(大雲樓集本)

十字坡(古柏堂本)

第二冊

第二編

新編林沖寶劍記

靈寶刀

重校義俠記

水滸記

元宵鬧傳奇

偷甲記

存廬新編宣和譜

翠屏山總綱

翠屏山(民國抄本)

曽頭市總本

水滸金蘭譜頭本總綱

射紅燈

第三冊、第四冊

第三編

忠義璇圖(二百四十齣本)

附:二百四十齣本分出內容提要

附:忠義璇圖殘第四本

附:忠義璇圖殘第一本

第五冊

第四編

醉打山門全串貫(高腔)

山門(崑腔)

醉打山門(子弟書)

虎狼彈總講(皮黃)

花田錯總講(皮黃)

花田錯(皮黃)

倒拔垂陽柳(小岔)

鳴冤(高腔)

夜奔全串貫(高腔)

夜奔(崑腔)

夜奔(子弟書)

賣刀試刀(子弟書)

劉唐全串貫(高腔)

劉唐(崑腔)

烏龍院總講(皮黃)

烏龍院(皮黃)

借茶(崑腔)

拾巾(崑腔)

前誘(崑腔)

後誘(崑腔)

殺惜(崑腔)

活捉(崑腔)

借茶活捉(亂彈)

坐樓殺惜(子弟書)

活捉(子弟書)

活捉張三郎(牌子曲)

打虎全串貫(崑腔)

景陽崗(崑腔)

打虎(崑腔)

戲叔全串貫(崑腔)

戲叔(皮黃)

戲叔(崑腔)

別兄(崑腔)

挑簾(崑腔)

做衣(崑腔)

挑簾定計(子弟書)

捉姦(崑腔)

服毒(崑腔)

義俠記全串貫(崑腔)

獅子樓(皮黃)

顯魂(崑腔)

殺嫂(崑腔)

十字坡(亂彈)

殺貨(梆子腔)

打店(梆子腔)

快活林總講(亂彈)

鬧店(梆子腔)

奪林(梆子腔)

蜈蚣嶺全串貫(高腔)

蜈蚣嶺全串貫(亂彈)

蜈蚣嶺(亂彈)

上墳(梆子腔)

除盜(梆子腔)

蜈蚣嶺(子弟書)

走嶺子(子弟書)

削道冠爾(快書)

新著鬧江州全本(皮黃)

潯陽樓(皮黃)

鬧青州總講(皮黃)

李逵接母(子弟書)

翠屏山全串貫(皮黃)

翠屏山(皮黃)

交帳(崑腔)

戲叔叔(崑腔)

送禮(崑腔)

反誑(崑腔)

酒樓(崑腔)

殺山(崑腔)

巧連環全串貫(高腔)

落店(梆子腔)

偷雞(梆子腔)

翠屏山(子弟書)

奪錦標(崑腔)

盜甲(崑腔)

盜甲(子弟書)

大名府總講(皮黃)

大名府(皮黃)

貪歡報總講(皮黃)

英雄義總講(皮黃)

曾頭市(皮黃)

丁甲山總講(皮黃)

丁甲山(皮黃)

青風寨總講(皮黃)

青風寨(皮黃)

神州擂全串貫(亂彈)

燕青打擂(亂彈)

繳令(梆子腔)

遣將(梆子腔)

下山(梆子腔)

擂台(梆子腔)

大戰(梆子腔)

回山(梆子腔)

過關(梆子腔)

神州會代讃(快書)

擒方臘總講(皮黃)

拜師(崑腔)

青峰嶺總講(皮黃)

慶頂珠全串貫(皮黃)

慶頂珠(皮黃)

昊天關全串貫(皮黃)

艷陽樓總講(皮黃)

九陽鍾(皮黃)

百花莊總講(皮黃)

紅𣑯山全串貫(皮黃)

羅家窪總講(皮黃)

白水灘總講(皮黃)

英雄譜總講(亂彈)

水滸全人名(子弟書)

集錦書目(子弟書)

附:常見繁體、異體字表

凡 例

一、本書旨在為專業研究者和一般讀者提供一種收錄較全、可讀性較強、方便比較研究的「水滸戲」彙輯校注本。主要以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等館藏善本為底本,參校《古本戲曲叢刊》《善本戲曲叢刊》、鄭振鐸、傅惜華、吳曉鈴等先生曾收錄的古本戲曲,進行彙輯、校點整理。收錄戲曲創作時代截止時間為清代,其中少數民國時期的鈔本和刻本,因創作時代預計為清代,亦作收錄。

《清代水滸戲三種考論》

二、輯錄大致按戲曲類別編排,分雜劇、傳奇、折子戲等類,每類之中如時代較明確,則按時代先後;如時代不明確,則按在《水滸傳》中對應情節先後大致排列。其中《忠義璇圖》將二百四十齣全本與二種殘本編排一處,以體現異同。

三、同一戲曲的不同版本如曲文差異不大,則以時代較早、保存較全者為底本,以其他版本為校本,標註出其曲文的差異之處;如差異較大,則將不同版本同時收錄,以便於研究者的進一步比較研究。

四、最大限度地尊重底本原貌,對於原文中字詞,一般情況下照原貌輯錄。凡底本漫漶、抄寫或印刷不清之字,以代替,如猜測其為某字,則以頁下注的形式進行標註;凡底本中原有的注釋、音釋,盡皆照錄,只是將原來夾注、頁上注者皆統一為頁下注;凡底本中的異體字、簡寫字、避諱字,一般以原貌照錄,底本中某些異體字無法以印刷體形式呈現者,一般以頁下注形式註明字形結構,以體現版本衍化過程中字體的變化,並於書末附錄異體字表,以供查閱。

五、凡底本存在的錯訛、脫衍、別字等,正文照錄原貌,以頁下注的形式予以註明應予更正之處。

《水滸傳續作研究》

六、曲牌號皆以【】標註,曲文皆以大字號加粗形式予以突出。凡曲文斷句,文意和格律俱可通者,從格律;如按格律明顯不通者,從文意。曲文正襯字一仍其舊。

七、賓白按文意斷句。科介和腳色名目皆以標註。賓白中的詞、曲名用[ ]標註。

八、每部戲曲均設劇目簡介,側重作者、版本選擇、主要內容及與小說《水滸傳》的大致關係等。因百二十回本《水滸全傳》內容相對較全面,故所提及回目以百二十回本為底本,以備研究者參考。

作者簡介

作者近照

孫琳,濟南歷城人,山東省魯西南區域文化傳承與創新文科實驗室主任,水滸文化研究方向負責人,文學博士,菏澤學院人文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校級教學名師,學術兼職有中國水滸學會理事、山東省水滸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等。主持國家古籍出版資助項目《水滸戲曲集成》1項,參與古籍整理重點項目「中國歷代小說評點集成」1項,主持並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水滸戲彙輯整理與研究」,主持省級課題2項和市廳級課題多項,出版學術著作3種,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孫琳:不討喜卻不可缺的及時雨(大話水滸之一)

孫琳:流浪江湖的「浪子」主僕——玉麒麟與浪子(大話水滸之二)

孫琳:惡名加身、被棄、被殺、被吃、被拐、被漠視——四大小說中的女性悲慘命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3d7cf77748b3c07f98fb9e0de95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