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在全球範圍內均居高不下。據世衛組織2018年的數據顯示,全球大概有210萬人被診斷得了肺癌,當中180萬人左右死於該病。
肺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都相當嚴峻,很多一部分原因與人們不了解肺癌、不重視身體異常表現有關。
01
以為是肺炎,
結果一查已是肺癌晚期
去年,黃叔在單位組織的年度體檢中,查出了肺部有一個1cm大小的結節,當時醫生強烈建議他去專科安排進一步檢查,排除癌症的可能性。
但黃叔卻不以為然,想到平常自己也沒有抽煙喝酒的習慣,怎麼可能跟肺癌搭上關係,認為這個小結節肯定是炎症,於是並沒有理會。
一年時間過去了,最近單位又安排了年度體檢。這次黃叔拿到的體檢報告提示,之前1cm的結節已經長到3cm了,形態也有明顯的改變,高度懷疑與肺部腫瘤相關。
最終結合病理活檢,醫生證實了黃叔患上了肺癌,而且已經是晚期。
了解了黃叔的情況,醫生覺得相當惋惜,如果黃叔在去年就能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或許病情就不會發展到如今的境況。
02
身體有這4個表現,
當心是肺癌來臨
臨床上的肺癌患者有很多都像黃叔相似,一確診就已經到了晚期,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早期階段的肺癌症狀不明顯,也無特異性;二是因為他們沒有重視肺癌發出的一些預警信號。因此,家醫君提醒各位,當發現身體出現以下4個異常表現,一定要引起重視:
1.長期咳嗽甚至咳血
長期咳嗽或咳血是肺癌的一個很常見的症狀。如果你的咳嗽持續時間較長,或咳嗽伴有痰或血絲,應及早就醫檢查,這可能是因為肺部腫瘤刺激氣管,導致咳嗽及咳出血。
2.聲音變化或呼吸困難
肺癌可造成聲帶損傷或壓迫喉返神經,患者可能會出現聲音嘶啞或者變得沙啞的情況;另外,肺部腫瘤的持續增大及擴散,可壓迫肺泡及氣管,導致呼吸不暢、氣短或無法深呼吸等。
3.胸痛甚至累及肩背臀部
肺癌患者可能會出現較長時間的胸部不適或疼痛的問題,這種疼痛可放射至肩膀、背部或臂部等區域。
4.反覆發生呼吸道感染
由於受到癌細胞的影響,患者免疫力會明顯下降,可能會頻繁發生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氣管炎等疾病。
03
肺部CT檢查對早發現腫瘤很重要
肺癌,在我國惡性腫瘤死亡率之中位居前列,初診時的分期與5年生存率有著緊密聯繫,若能在早期發現並展開規範治療,它的存活率將顯著升高。
那麼,如何能夠更早地發現肺癌呢?
胸部低劑量螺旋CT,即通常所稱的「肺部CT」,是當前最有效的早期篩查肺癌的方法。
相較於傳統的胸片或胸透,胸部低劑量螺旋CT具有更高的解析度,能夠有效發現3~4毫米大小的肺結節。
醫生專家指出,有肺癌家族史(三代內直系親屬有肺癌病史)、長期吸煙(包括被動吸煙)者、職業暴露(如石棉、鈾等)、有肺部慢性病史(如肺結核、慢阻肺)等人群,屬於肺癌的高危人群,建議他們從40歲開始,每年都開展一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
此外,醫生專家還介紹,肺部CT能發現的肺結節主要分為三類: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磨玻璃結節。一般來說,三者中實性結節相對是最安全的,磨玻璃結節次之,部分實性結節相對危險性最高。假如檢查中發現小結節,應聽從專科醫建議,做好隨訪或進一步檢查治療,過度緊張或直接忽視的態度都是不可取的。
04
日常做好5件事,
有效防治肺癌
肺癌發生跟生活細節息息相關,想要更好地預防肺癌,人們需在生活中注意做好以下五件事:
1.遠離各種危險因素:煙草、廚房油煙等都可能提高肺癌的發生風險,因此日常應儘量遠離這些危險因素,有抽煙習慣的人儘早戒掉,不抽煙的人注意防範二三手煙,經常做飯的人注意使用抽油煙機。
2.避免暴露於有害物質:長期暴露於有害化學物質及污染物,如石棉、放射性元素等,可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在工作及生活中,應儘量避免接觸這些有害物質,或者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3.開展體育鍛鍊:適當的有氧運動鍛鍊可提高心肺功能,讓肺部更健康。此外,體育鍛鍊還有助於減輕壓力及焦慮,有益身心的健康。
4.健康飲食:均衡健康的飲食有助於預防肺癌。平日可以適當增加新鮮蔬果的攝入,它們富含抗氧化劑及其他營養素,可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
5.定期體檢:肺癌早期通常沒顯著症狀,因而難以察覺,通過定期的身體體檢有助於在更早期發現肺癌,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
腦梗來臨,睡覺先知?提醒:睡覺出現5個異常,或是腦梗「預警」
中國癌症高發,都是蚝油惹的禍?醫生忠告:這2種調味品,儘量少碰
身體這些部位越「丑」,說明你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