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項關於網民數據大調查的結果,驚掉了很多人的下巴: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約九成網民學歷不足本科,超七成網民月收入不足5000。
在這些網民里,排除還在上學的孩子,剩下的就是學歷層次到那兒的網民了。
相關數據柱狀圖
這樣的調查結果,能給新媒體工作者什麼運營啟發?
這兩天,我在自己的朋友圈裡,看到這麼一句話:中國做的最好的網絡遊戲,是拼多多。這句話從某些層面上講,是有道理的。
看到這些調查數據,我們延伸下去想,每年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在700萬人左右,是近十年發生的事,總計一下,大概有7千萬人,跟全國人數比,確實還沒到百分之十。
從這樣的調查數據里,我們可以明確四個問題。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現有用戶的知識水平雖然在不斷提升,但還沒有達到一個很好的程度。
從這個調查數據上看,國內新媒體的土壤並不好。這些數據,也包括各個平台up主的情況,這些up主可能他們的水平會比這個平均數據高,但高出多少,很難講。
看到這樣的調查數據,我們可以明確:國民需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所以我們一直在說的知識服務,是絕對必要的。
我們肯定能夠找到廣義的知識服務的路徑,因為需要知識的人肯定存在。
我們先來想,現在的知識服務是為誰服務?
觀察一下,我們就會知道:現在的知識服務,多是為有知識的人服務,是為了擴展有知識的人未知的空間。
但從調查結果顯示的網民現狀來看,我們真正需要做的事情是,用學歷層次較低的人群能接受的語言方式,進行知識的傳播。
在這裡,我想到了六神磊磊。為什麼很多喜歡金庸的人愛看他的內容呢?主要是因為金庸的原著太長了,很多讀者很難看下去,所以會選擇直接閱讀六神磊磊的文字。
在這個傳遞知識的過程里,我給大家兩個建議,一個是我們要傳播有見地的知識,另一個是我們需要用文本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能接受的方式輸出。
4、新媒體人應要放低姿態
一切在新媒體里做有調性、高認知事物或觀點的新媒體人,在未來網民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還會遭遇很長的一段時間的平台瓶頸以及暗道期。
因為在所有網民的情況里,沒有那麼多人是高知、有調性的。換句話說,從廣義上看,我們仍要在低客單價接受範圍內做很長一段時間的新零售。
所以新媒體人更應該認清兩件事:一是,我們說話的方式、姿態應該放得更低;二是,我們做的生意,應該是那種塊兒八毛的,而不是那些動輒過億的國際貿易。
「媒玩兒」,是由雲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群熱愛新媒體的年輕人,搭建的新媒體知識答疑公眾號。他們通過代運營的60多個公眾號,新零售、原創KOL的嘗試,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體方法論。新媒體,有問題,找媒玩兒!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