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煮紅樓:《來自情天  去由情地——細說尤三姐》

2023-03-20     古代小說網

原標題:小煮紅樓:《來自情天  去由情地——細說尤三姐》

《來自情天 去由情地——細說尤三姐》,小煮紅樓著,齊魯書社2023年1月版。

內容簡介

該書是第一部為尤三姐立傳的紅學評論專著。全書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建立了一個《紅樓夢》的世界觀框架——正邪兩賦、風月寶鑑和補天遺石,三者結合,是理解全書,也是理解和欣賞尤三姐這個人物的切入點。

第二部分解讀了曹雪芹原作中的尤三姐形象,點明她是被「誤讀了三百年的女子」。

第三部分首先詳細比對了曹雪芹原作和程高續作中尤三姐形象發生的巨大變化,還讀者們一個真實的尤三姐,然後對作者描寫尤三姐的字字珠璣的四千字進行了逐句解析,幫助讀者理解尤三姐故事的來龍去脈。

第四部分則對尤三姐這一角色進行了深入剖析:尤三姐是作者十分鐘愛的一個人物,她既是林黛玉在另一個社會階層的「影身」,也是賈寶玉的「知音」。她離經叛道、艷幟高張的「奇優名倡」氣質,開闢了一個平行於林、薛、史、妙等貴族女子的審美新維度,是作者的理想人格在特定社會環境下的呈現;尤三姐的悲劇也體現出作者對於社會倫理的遠遠超越其時代局限的深刻反思。

目 錄

前言

第一部分 紅樓世界觀

正邪兩賦

風月寶鑑

補天遺石

第二部分 被誤讀了三百年的女子

一個被作者偏愛的角色

尤三姐,淫婦還是烈女?

第三部分 重讀尤三姐

原著中的尤三姐,和你印象中的不太一樣

尤三姐的爆發

浪女回頭

悲壯的謝幕

「自相矛盾」的兩次託夢

第四部分 紅樓第一奇女子

閨秀還是娼妓?倫理夾縫中的尤氏雙艷

尤三姐,黛玉在另一個世界的影子

參不透的黛玉《五美吟》,答案就在她身上

三姐,寶玉的坊間知己

假如柳湘蓮沒有「誤會」她

假如三姐和鳳姐狹路相逢

異於釵黛的審美新維度

三姐之死的哲學本質

尤三姐——反轉風月鑒的「正邪兩賦」奇女子

附錄 大觀園「三春」時間線

前 言

我十三歲初讀《紅樓夢》,十六歲沉迷,十八歲時開始不知天高地厚地寫下批評的文字——其中很多觀點和學界及公眾主流的看法大相逕庭。我當時所重點關注的人物,正是尤三姐。

戴敦邦繪尤三姐

二十年後創作這本書,仍是出於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念想:替尤三姐翻案。

這是一項大工程。

我們做一切學問,首先需要一個分析的框架,才能讓我們的研究成體系、有條理。對於《紅樓夢》這樣的鴻篇巨著而言,這個分析框架必然涉及全書的世界觀。

為什麼那塊化身為寶玉身上「美玉」的大石頭,原本是女媧鍊石之後因「無才補天」而剩下的?為什麼在首次介紹賈寶玉這個人物的時候,作者要提出一個長篇大論的學說,說寶玉既不屬於秉承「正氣」而生的「仁人君子」,也不屬於秉承「邪氣」而生的「大凶大惡」,而是一類非常特殊的「正邪兩賦」 而來之人?為什麼作者要寫一柄「兩面皆可照人」的「風月寶鑑」,並且一度以「風月寶鑑」為整部小說命名?

其實,鍊石補天、正邪兩賦和風月寶鑑環環相扣,承載著一系列關於事業成就、社會倫理乃至人生價值的十分深刻的討論。

改琦繪尤三姐

摸清這個大框架之後,我們會帶領大家逐句解讀尤三姐的故事,並將之放入我們的分析框架中。然後我們就會對一系列問題感到豁然開朗:為什麼作者要塑造這麼一個和正十二釵背景大相逕庭的、看似游離於主線故事之外的「次要」角色;又為什麼要賦予她某種高於正十二釵的地位?

最後,我們會討論一系列有趣的專題:為什麼說尤三姐是林黛玉的一個「分身」?林黛玉那神秘的組詩《五美吟》,點評的居然是尤三姐的故事?為什麼柳湘蓮和尤三姐之間註定是悲劇收場?如果尤三姐還在,鳳姐還能殺得了尤二姐嗎……

尤三姐這個角色難以解讀的根源在於,人類思維天然就有一種追求方便、追求一致的本能。我們天然就傾向於拾取三姐人格中的某一些碎片,得出帶有正面或負面情緒的結論,給三姐貼上「烈女」或「淫奔女」這樣簡單粗暴的標籤。這也是幾百年來的讀者對她爭論不休、莫衷一是的原因。

程甲本尤三姐繡像

然而,尤三姐這個角色的藝術和倫理價值絕不是一兩個標籤能夠窮盡的。三姐身上集合著豐富的矛盾,她和寶玉、黛玉是同一類人,是「正邪兩賦」而來之人!她是黛玉的一個「分身」,是寶玉的一個鏡像;她是一個在傳統道德的巨浪中逆流而上、九死不悔的人物。她在《紅樓夢》中如流星般划過,卻在剎那間讓群星為之暗淡。她身上的種種離經叛道之處,無疑正是作者本人最勇敢的叛逆!

讀懂了尤三姐,我們便了解了一種處境,知道了一類人格。我們更有可能體會到作者設計出「風月寶鑑」的苦心,並掌握「不要看這書正面」的方法。然後我們會意識到,三百年前的作者不僅沒有落伍,他的胸懷和眼界即使放在今天,可能仍然是超前的。

電視劇《紅樓夢》中周月飾演尤三姐

本書是為三姐翻案,又絕不止為三姐翻案。

作者簡介

作者近照

小煮紅樓,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香港大學金融學碩士。華爾街職業投資人。酷愛文學、社會學和傳統文化,醉心《紅樓夢》二十餘年,形成了系統性的獨到見解。提倡立足文本、了解歷史,並運用現代知識和研究方法重新挖掘「紅樓」寶藏。2020年起以視頻形式講解《紅樓夢》、古詩詞以及相關歷史文化,深受國內外紅學愛好者以及師生群體的喜愛和推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316bde4f610b9d487811dc38eb7ce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