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風買TMT

2023-04-04     錢耳朵

原標題:跟風買TMT

比較了一下昨天權益基金(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基金)的「估算漲跌幅」和「實際漲跌幅」,發現「偏差」巨大。其中, 偏差大於5%的有17隻

估算漲跌幅是根據基金「12月31日持倉的股票」來估算的漲跌幅;實際漲跌幅是根據基金「4月3日持倉的股票」來計算的漲跌幅。

這說明,一季度這些基金已經大換血了。也就是說, 這17隻基金幾乎把原來的持倉全賣了,買入了新的股票。殺伐決斷,比散戶還能折騰。

估算漲跌幅和實際漲跌幅的「偏差」大於3%的有113隻;「偏差」大於2%的有249隻,占全部權益基金的比例為5.9%。

這說明, 一季度至少5.9%的主動基金大幅調倉了

基金調倉了買什麼?

昨天大漲的是半導體、計算機、人工智慧、數字經濟,不用說了, 機構開始「抱團」TMT

基金經理是專業的投資者,他們爆買TMT,必定是因為TMT有「過人之處」。

TMT能買嗎?

不客氣地說, TMT大機率是今年的「主線」之一。但現在不建議買。

一般來說,想成為「主線」必須具備兩方面的條件。

1)必要條件:基本面見底回升,機構配置低位基本面見底了,資金就願意配置;機構的倉位低,機構加倉的空間就大。符合這個條件,資金才有希望「持續流入」,推動股價「持續上漲」。

從2022年四季度公募基金的持倉來看,電子、計算機、傳媒、通信的配置占比都不算高,符合「必要條件」。(只是注意,一季度這些行業的配置占比可能提高了。)

2)充分條件:產業趨勢新變化。產業有望爆發,就能吸引大量「交易型資金」進場,引發「大幅上漲」。

目前各大企業都在集中資源攻克ChatGPT,產業革命(至少仿佛)一觸即發,「充分條件」也滿足了。

所以, TMT大機率是今年的「主線」,不會輕易退潮。

但是,TMT今年以來普遍漲了25%以上,並且PE大多數處於「超高估」的狀態,泡沫很明顯。

TMT中估值相對較低的是半導體板塊,近兩天也持續大漲,估值慢慢被修復。 以過去的經驗看,第一波的上漲大機率接近尾聲了。

這就是說,現在追TMT的話比較危險,建議等等調整。

1、四月怎麼投?

很多人感覺四月份「亂糟糟」的,不知道怎麼投;有必要梳理一下。 迷茫,對投資來說是最致命的。

(1)為何迷茫?

迷茫來源於「規律失效」。

一方面,目前A股的整體估值並不低,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的PE都處於合理區間;另一方面,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2.9%,說明一季度經濟復甦的效果不好。

這情況下, 照A股的調性,應該回調;或者至多是「結構性行情」

但沒想到,以AI為首的TMT行業一騎絕塵,逼空式上漲;而且, 仿佛業績越差漲幅越大

持幣觀望的,把倉位調到新能源車、光伏等業績確定的板塊去「避雷」的,一下子懵了。所以,就迷茫了。

(2)TMT為何大漲?

源於「炒預期」。

TMT一季度的業績應當很差,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了77.1%。

但是,計算機、通信板塊僅回調了兩天就又恢復上漲。只有一個解釋: 投資者是以「更長維度」的預期來投資TMT的。

一方面,勇哥為投資者終於變得「有耐心」而驚喜;另一方面,又覺得怪怪的。理性想想, ChatGPT的確定性真有那麼高嗎?暴漲的公司未來真的會有業績支撐嗎?都是未知數。

所以,TMT大漲,看似是根據「長期預期」做投資,實則是因為「投機」。 大部分人根本沒指望賺TMT行業「長期業績」的錢,都在預期有「更傻的人」接盤,所以現在一往無前地買。

(3)怎麼投?

老實說,現在投TMT我有點虛。

因為目前TMT是一個單純的「博傻」遊戲,漲幅取決於「群體樂觀情緒的上限」,這個賭性比較重。

但是投其它的呢? 短期來看,選擇空間並不多。

新能源車板塊受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跌不休的影響,光伏受矽料價格下跌的影響,只要碳酸鋰、矽料的價格不企穩,這兩個板塊難言見底。

目前CPI很低,消費板塊短期的空間不大。醫藥的某些細分板塊依然受集采的壓制,何時全面復甦有待觀察。

認真思索再三,對四月份有三個建議。

1)持幣觀望。目前我依然維持四月份「結構性行情」的觀點,只是目前來看行情在TMT這裡;參與的風險比較大,所以建議觀望。

2)配置TMT的窗口預計在4月中旬。4月15日,一季報的預披露完畢(深市強制披露),到時該爆的雷都爆完了,才算到了真正「利空出盡」的時候;那時配置TMT的確定性相對高一些。

3)長期不用的閒錢,可以逢低配一些新能源基金。目前熱度都在TMT這兒,行情比較極端,就意味著「冷門板塊」被低估。可以確定, 一旦電池級碳酸鋰、矽料的價格企穩,新能源車、光伏板塊大機率漲。所以說,如果有長期不用的閒錢,可以伏擊。

2、關於投資心態

人是尋找規律的動物。一旦現實無規律可循,人就會本能地迷茫、自我懷疑、進而被利用。

今年TMT為什麼持續大漲?本質就是因為 「規律被打破了」,陷入自我懷疑的投資者不斷「割自己的肉、替別人接盤」;專業的基金經理也不例外。

3月之前,大部分人都有一個「投資計劃表」,比如一月份炒消費復甦,投消費;二月份炒基建托底,買基建;三月份伏擊新能源,因為業績確定……結果到了3月,消費、基建、新能源全沒了,就剩TMT一枝獨秀;很多人的計劃被打亂了,原本伏擊新能源的被套,消費沒及時跑的也回調。

於是,眼看TMT每日創新高,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AI時代真的要來了?是不是新能源不行了?是不是現在不上TMT的車就會錯過「時代的紅利」?並且, 在持續虧損的影響下,「自我懷疑」之感越來越強烈,對TMT的信仰不斷增強;最後紛紛賣新能源、醫藥,追TMT。殊不知,正是他們的「低拋高吸」行為,才助長了TMT的持續上漲。

可以預見,當他們全部跑去接盤TMT,沒了增量資金,或許TMT就回調了;然後,他們曾經拋棄的新能源、醫藥等可能又能又轉而上漲。

迷茫的人,終將兩頭挨打。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請看第二條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00b32ff2264769a7e2502b72aafdc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