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箱底的白酒基金,要不要出手?

2022-08-19     錢耳朵

原標題:壓箱底的白酒基金,要不要出手?

這兩天白酒板塊表現比較低迷:

究其原因,主要是前天盤後捨得酒業的半年報:

乍一看,半年凈利潤增長13.6%,好像還不錯,可稍微算一下就會發現, 凈利增長全靠一季度,二季度捨得酒業凈利環比下滑了43%。

捨得酒業的半年報就像一根導火索,即便大部分酒企還未公布業績,但市場預期已經給這個曾經的「優等生」打了差評,中證白酒應聲而跌,兩天跌了2%。

於是市場上多了不少質疑白酒的聲音,所以 今天我就來梳理下白酒的投資邏輯,以及接下來是否具備投資價值。

01酒企業績捉急

不光是捨得酒業,之前茅台也公布了半年報。

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94.4 億元,同比增長17.2%,歸母凈利潤297.9 億元,增長20.8%。其中 二季度營業總收入 262.6億元,同比增長 15.9%;歸母凈利潤 125.5億元,同比增長 17.3%。

看上去比捨得酒業強了不少。

但這裡面其實隱藏了一個問題。就是 直銷收入占比提高,而經銷收入占比卻在下降。2022年上半年茅台直銷渠道收入209.5億,同比增長超過120%,營收占比36.36%。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直銷渠道收入 100.6億元,同比增長 112.9%,而經銷渠道收入同比下降10.8%,僅有 152.1億元。直銷營收占比從2021年的22.66%逐季提升至 40%。

直銷渠道就是京東茅台官方旗艦店、天貓茅台旗艦店等大型購物平台上的自營店,經銷渠道也就是批發代理渠道,包括社會經銷商、商超等線下銷售渠道。

京東、天貓等電商渠道是所謂的公域流量,客戶其實都是平台的,需要支付導流費用,因此一直以來, 白酒經銷比直銷收入占比高,但最近幾個季度經銷數據明顯不如直銷,說明線下銷售並不理想。

這個原因很簡單, 因為上半年疫情的關係,物流運輸受限,導致線下渠道壓貨嚴重,這對酒企來說絕非好事,會讓發貨和回款無法同步,進而影響公司的現金流。

茅台作為高端白酒中的扛把子,對下游經銷商比較強勢,早在發貨之前大部分訂金就已經到帳,因此業績受到的衝擊並不大, 但一些次高端、中端白酒就沒那麼幸運了。數據顯示,天貓、淘寶、京東、蘇寧和酒仙網五大白酒線上渠道今年第一季度總銷售額為81.2億元,其中二三線白酒不同價格帶的銷售額份額普遍較低,並且多數呈下降的趨勢,比如50元及以下價格帶去年第二季度的銷售額占比僅為6.00%,至今年一季度已下滑至4.30%。相對而言,1000元及以上價格帶的銷售額份額最高,且呈上升的趨勢。

對於捨得酒業這樣的次高端白酒來說,在線上直銷收入下滑的同時,對下游經銷商沒什麼話語權的結果就是線下經銷收入下滑更加嚴重,因此業績遠遜於茅台。

雖然現在高端白酒中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的半年報還沒有公布,但 高端白酒的壁壘高,「護城河」效應明顯,對於下游經銷商相對強勢,所以業績應該不會比茅台差太多。但次高端和中低端白酒就不一樣了,對比捨得酒業和比捨得更慘的順鑫農業就知道,二季度的動銷情況一定不會樂觀,所以我對於次高端、中低端白酒的業績是存在疑慮的。 現在市場上大部分人也都抱有這樣的疑慮,因此白酒板塊在中報徹底落地之前大機率不會有什麼起色。

02白酒下半年的機會

回顧過去的20年, 白酒行業整體是處在上升趨勢的,除了2013年因為限制三公消費、塑化劑等事件,令白酒行業陷入了低迷。但2015年之後,中證白酒指數重拾升勢,走出了更亮眼的牛市行情。

不過最近兩年白酒開始了震盪走勢,一方面是 消費稅的傳聞時不時撩撥一下投資者們的神經,讓市場對白酒的銷量和提價空間都產生了懷疑,尤其是高端白酒。

另一方面則是 受疫情影響,線下餐飲、聚會的減少,令白酒銷量下滑,以及部分省市停工停產、物流不暢,導致酒企發貨和回款無法同步,影響酒企收入增速。

短期來看,白酒是「紅白」喜事都有,利空和利好並行。利好是 雙節將至,對於白酒的動銷有一定刺激作用。白酒消費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就下游需求來說,白酒消費場景主要包括商務宴請、送禮以及宴席等,所以即將到來的中秋和國慶就是白酒消費的重要節日。

根據歷史經驗來看, 節日對白酒動銷的拉動作用是春節>國慶>端午>中秋 ,下半年會是白酒的消費旺季。比如2019年國慶期間,白酒企業動銷良好,經銷商庫存維持良性,部分品牌的漲價實現順價銷售;2020年在疫情緩解之後的國慶期間,宴席等補償性消費火爆,整體動銷向好。

復盤來看,一般在雙節前夕,受到小旺季預期的推動,白酒板塊更容易有積極反饋。除了2021年,受到板塊處於高位導致板塊表現較弱外,2018年以來,每年雙節白酒板塊相較滬深300指數更容易有1-2%的超額受益。雖然今年在疫情壓力下,正常的銷售節奏有所延緩,但目前來看,疫情影響持續走弱,回款端進度積極,目前主流公司回款已達70%以上。

而且 今年的情況有些特殊,中秋和國慶距離將近一個月,通常情況下中秋備貨會提前開始,在這段時間裡酒廠會出台終端的動銷政策,並且會加大投放,那麼今年大機率會形成兩次消費高峰。

至於利空就是我上面提到的, 次高端和中低端白酒的中報大機率不會好看,對整個行業都有拉垮影響。

長期來看,白雞的利好在於疫情好轉,經濟復甦,線下餐飲、聚會等逐漸開放,經銷數據有望反彈,帶動酒企收入增長。而利空方面則是消費稅的靴子遲遲不落地,總在白酒頭上懸著一把劍。 消費稅的政策是不僅對廠家徵稅,還要對終端消費者徵稅,這對白酒的終端市場價格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尤其是對高端白酒來說,如果按價徵稅,價格越高影響越大,會打壓白酒的提價空間,進而影響酒企的業績。

03要不要投資?

在普通投資者還在猶豫要不要買一筆招商中證白酒時,大佬們已經開始「暗度陳倉」了。

今年二季度公布的基金重倉股里, 貴州茅台超越寧德時代,終於把失去半年之久的第一寶座奪了回來。

二季度基金經理們又開始偷偷買起了貴州茅台,實際上茅台今年上半年的走勢的確比寧德時代強,尤其是二季度。

再看看茅台的前十大流通股東, 北向資金和兩個私募基金金匯榮盛、瑞豐匯邦「三號基金」加倉(機構),兩個指數基金減倉(基民),看來機構下半年是看好白酒了,又吸了一把散戶們帶血的籌碼。

從估值來看,白酒當前估值還是在70分位的危險值上方。

從交易熱度來看,白酒的擁擠度大幅回落,位於均值向下1.5個標準差下方,交易較為冷淡。

綜上, 疊加雙節效應和後疫情時代消費復甦邏輯,在消化了中報利空之後,三季度末四季度初白酒還是值得期待的。但長期來看,白酒的估值依舊不低,政策面只會有利空不會有利好,因此 在行業比價的前提下,與其配置白酒,不如配置其他性價比更高的行業。

今日股債利差

擴展閱讀:

·【宏觀】CPI超預期,下半年怎麼走?

·【行業】 歷史大底?這才是抄底醫藥的正確姿勢(附名單)

·【基金】 這些基金被加倉,不看好

·【指標】還能入場嗎?一個指標幫你判斷

點個在看鼓勵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187d73b65710b8460e0f7b06103ca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