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結束,美國收藏41年的絕密情報,被中國揭秘後成最大笑話

2024-05-15     寒雲天

抗美援朝結束之後,美國對於這場戰爭的失敗一直耿耿於懷,然而無論美國的軍事專家如何研究,都無法獲悉其中失敗的奧秘。

直到1994年我國政府應美國情報機關的請求,把其中一部分情報秘密告知後,美國政府顏面蕩然無存。

原來美國收藏了41年之久的絕密情報竟然是我國情報人員杜撰的計劃。

那這份情報的內容究竟是什麼?它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

戰爭狀態膠著

1950年10月19日,進入朝鮮戰場的志願軍,歷經近一年的艱苦戰鬥,給予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以沉重的打擊。

而美國對於插手朝鮮這場戰爭也有點進退兩難。

一方面國內反對聲音不斷高漲,另一方面聯合國軍的連連敗退,讓他們對繼續戰爭產生了遲疑,所以美國向中朝提出停戰談判的邀約。

於是1951年7月10日,雙方開始進行停戰協商。

然而美國進行停戰談判只是為了拖延時間,中朝和美國方開始進入膠著狀態,一邊談判一邊戰鬥。

而到了1952年7月26日,彭老總得到了一份情報,表示美軍要在志願軍後部實施第二次「仁川登陸計劃」。

美軍為了摸清志願軍的軍事部署情況,甚至還準備在萬年德山,鷹嘴崖投放特務,偵查志願軍兵力部署情況。

得知這一情報後,彭老總立刻命令第九兵團,政治部的保衛部長丁公量,埋伏在美軍投送點準備將特務一網打盡。

戰士們埋伏了很久,依然沒有飛機的動靜,有些戰士甚至失去了耐性,準備詢問丁公量情報是否屬實時,然而丁公量卻讓他們不要出聲,耐心等待。

直到深夜戰士們才聽到美軍運輸飛機的聲音,他們立刻打起了精神,專注地觀察飛機的方向。

只見運輸機在空中盤旋得很低,黑夜的天空里影影綽綽能看到飛機投擲下來的人影,等到飛機飛走,人都跳下來了。

丁公量一個手勢,戰士們立即朝投擲的地方摸過去,這名特務還沒弄明白自己的位置,就被志願軍活捉了。

策反特務「入伙」

丁公量得手後立即和戰士們返回第九軍團所在地,開始連夜審問。

一開始這名特務還假裝語言不通不回答志願軍的問話,不過在丁公量等人縝密的詢問下,他最終交代了自己的身份。

他表示自己叫朴北時,是韓國的一個小特務此行的目的是找一個叫「張瘋子」的人接頭,然後再給韓國方面彙報。

然而丁公量和志願軍一聽他的任務都忍不住笑了起來,並告訴朴北時,他要找的人已經死了。

原來「張瘋子」是一個組織的頭目,這個組織是明朝時期創立的,後來被國民黨拉攏。

抗美援朝之後,他們便潛藏在北韓的一個村莊裡,為南韓收集情報,企圖破壞志願軍在朝鮮的軍事行動。

不過就在不久前這名「張瘋子」已經被志願軍發現並擊斃了,朴北時得知這個消息也是大吃一驚。

而就在志願軍前去搜查他身體的時候卻發現他的懷裡有東西在蠕動!

丁公量等人在經過仔細的翻查之後,發現這個活物竟然是一隻鴿子。

原來朴北時是通過鴿子來傳遞信息的,以鴿子腿上的裝置來判斷任務的完成情況,再進行下面工作的安排。

了解到這些,丁公量根據朴北時交代的全部特務行動,以及這隻鴿子,他決定來一個「反間計」,並將這一計劃報告給了上級。

在取得上級同意之後,他們便開始展開行動。

引蛇出洞

丁公量根據上級的指示,擬定了幾個字的電文,發給韓國的特務機關,但電報發出後卻杳無音信。

丁公量也反覆回想這個計劃的細節,是不是那裡出了紕漏引起敵特組織的懷疑?

直到9月25日丁公量等人收到了地方的一份情報,上面赫然顯示「東海岸將有機空投特工數名」。

得到這一消息的丁公量趕緊安排戰士們預先埋伏在特務空投區域,到了深夜,果然又聽到運輸機的聲音。

他們等到運輸機飛走,立刻就撲向了空投下來的黑點。

在一番戰鬥之後,志願軍擊斃四名,活捉了三名特務,還繳獲一部電台。

丁公量為了不敢耽誤戰機連夜審訊,一連串的政策攻心,令特務們招架不及。

終於其中一個叫孫憲的特工開口,表示他是發報員,也是此次行動的負責人。

他還交代了這次任務目的,主要就是為了混入北韓群眾中,尋找機會偵查15軍的駐地,查看志願軍在東海岸的布軍情況,並且還交代了和特務組織彙報的密碼以及聯絡的暗號。

丁公量迅速向上級彙報,並說了自己的行動建議。

經過上級批覆後他開始反覆給孫憲做政策攻心。

讓孫憲對志願軍增加信任,最後配合志願軍按照丁公量的指示將情報消息發給韓國特工組織。

上甘嶺戰役

就在丁公量和特工組織真真假假,緊鑼密鼓地交流時,美國也在1952年10月14日,撕破和談的假面孔。

他們調集戰鬥兵力六萬餘人,同時開動170多輛坦克,三百多管大炮齊發,對志願軍只有兩個連駐守的3.7平方公里的上甘嶺陣地展開了密集如雨的炮轟。

15軍軍長秦基偉率領全軍和美韓聯軍反覆爭奪59次,頑強阻擊敵人強勢進攻九百多次,最終歷時43天,贏得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

上甘嶺戰役的勝利,也徹底粉碎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金化攻勢」,在這次戰役之後,美軍再也沒有向志願軍發動過營以上規模的進攻,朝鮮戰局從此穩定在北緯38度線上。

而就在上甘嶺戰役結束之後,丁公量這邊依然沒有閒著,他和反間小組帶領孫憲不停地發電報,擾亂美韓聯軍的部署。

1953年1月初,他們收到敵方間諜部門的第一份電報,內容為,「命令高級情報組,到15軍署地海浪里,偵查15軍情況」,

丁公量和孫憲還有我軍反間成員,研究好語氣、詞句,回電報文:「已派裴前往海浪里。」

幾日之後又給敵方發去了回電,告知他們已經偵查到志願軍的大批部隊都北去了,現在的海浪里只有一個排的兵力。

這讓敵方將信將疑,喪失很多的作戰機會。

而在丁公量不斷的虛假情報干擾下,美國也做了很多錯誤的軍事預判。

我們假意告知他們在東海岸這一帶埋伏著志願軍幾十萬的軍隊,準備和聯合國軍在東海岸展開決戰,這讓得此情報的美國哪裡再敢進行第二次「仁川江登陸」。

隨著志願軍的夏季攻勢再加上突破了金城一線的敵軍陣地,這迫使美軍急於迅速停戰。

1953年7月27日,韓戰交戰雙方簽訂了停戰協定。

在中朝方面一片歡呼時,「聯合國軍」總司令、美軍的克拉克上將卻感嘆說:「我成了歷史上第一位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國司令官。」。

就連曾經擔任過美國國防部長的馬歇爾都表示,「神話已經破滅了,美國並不是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一個強國。」

其實在這近三年的戰鬥中,我國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

240多萬的志願軍戰士接連赴朝,浴血奮戰,不僅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打出了中國的國威。

正如彭老總在總結抗美援朝工作時所表示的,這場戰爭讓西方侵略者知道,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另外根據毛主席的衛士長回憶,在朝鮮停戰的當天,毛主席還破例在中南海的園子裡清唱了一曲京劇,以此來表達心中的喜悅。

而在這場戰爭中負責傳遞情報的特工小組,這被美國視為情報來源可靠的渠道,一直傳遞著的也都是我們志願軍反間小組的「特工作業」。

直到41年之後,他們才知道這一真相,也讓美國成為了最大的笑話。

如今抗美援朝已經結束70多年了,但是抗美援朝的重要意義,先輩們的輝煌業績,都是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雖然那之時一代人的記憶,但其精神卻值得代代傳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e316d6d5478cbf6a8b03f8f7848ee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