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向本科新生贈書《鄧稼先傳》

2024-06-24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6月25日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是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兩彈一星」元勛、清華校友鄧稼先一百周年誕辰。為共同緬懷、致敬英雄,清華大學將向「四字班」本科新生隨錄取通知書贈送《鄧稼先傳》,激勵清華學子涵養愛國情懷,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期待這「第一份禮物」,在少年們心中播撒下夢想的種子。

《鄧稼先傳》這本書詳細描繪了鄧稼先的童年經歷、成長故事、學術成就以及為中國核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書中還講述了鄧稼先直至最後去世前,強忍著劇痛,寫成對我國核武器發展極為重要的建議書的感人故事。

要讀鄧稼先就要讀他的求學報國、以身許國——17歲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26歲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後毅然回國。1958年被秘密任命為中國研製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在荒漠戈壁隱姓埋名28年間,親身經歷核試驗32次、指揮15次。

要讀他的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放射性鈽極易被骨髓所吸收,它在人體內的半衰期是200年。1979年的一次氫彈試驗中,降落傘沒有打開,氫彈從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鄧稼先不顧阻攔向前:「你們進去也沒有用,沒有必要!」自己卻因輻射傷害和極度疲勞早逝。

要讀他的「天真」「純粹」——他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為人隨和,很容易和群眾打成一片,別人到他那裡去開會,就要翻他的衣袋找好煙抽,翻他的抽屜找糖和點心吃。

正如楊振寧口中的鄧稼先:「我所認識的知識分子當中,包括中國人和外國人,他是最有中國農民樸實氣質的人。」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兩彈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在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23位科學家中,有14位曾在清華學習工作過。書中也塑造了王淦昌、錢三強等投身「兩彈一星」事業的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生動光輝的群像。

今年,以鄧稼先為主人公的清華大學原創話劇《馬蘭花開》也即將迎來第100場公演。

6月,是馬蘭花盛開的季節,每年此時,一株株小小的「馬蘭花」滿懷激情與夢想,響應祖國號召,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業。

作者:董魯皖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6adcd0f898f09176fbfba76653a46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