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培養「三問」

2024-06-19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18年,教育部啟動實施「國培計劃」中小學名師名校長領航工程(簡稱「雙名工程」),這是近年來我國首個國家級名師培養項目。截至目前,「雙名工程」名師培養項目已完成首批120餘名學員的培養,第二批150名學員的培養正在推進,第三批學員的招募工作已於近日啟動。

我以項目設計者、課程講授者與實踐研究者等多重身份參與到教育部名師培養項目北京師範大學基地的相關工作中,得以近距離觀察名師培養作為一項新時期教師隊伍建設國家行動的制度邏輯、實踐樣態與發展趨勢。在教育部名師培養項目的引領下,名師培養正迅速在全國多地鋪開。最近我受邀參與某欠發達地區的縣級名師培養項目,講授名師教育思想凝練相關課程。在與學員教師的溝通交流中,我感受到他們被賦予「未來名師」稱號的光榮、責任與學習動力,但卻對提煉個人教學思想主張、組建名師工作室等學習要求感到陌生、彷徨甚至畏懼。這一現象可能不是個例,而是當下眾多名師培養項目中學員教師的共性體驗與挑戰。

作為教師培訓工作者的我們,迫切需要澄清與名師培養有關的若干問題,其中三個問題最為根本:何為名師?名師能否培養?如何培養名師?我基於個人經驗、反思與相關研究,拋出三點想法。

第一,何為名師?——兼具精深教學專長、突出育人成效與專業影響力的教師。首先,作為其立名之基,名師應具有紮根一線實踐的教學專長,包括堪稱典範的師德師風、體現教育規律與未來發展方向的思想理念、紮實系統的專業知識、精湛卓越的策略技能,以及特色鮮明的個人風格。其次,作為其成名之證,名師應具有遠超同儕的教書育人成效,既要有在既定評價框架下幫助學生取得好成績的實用性成效,也要有在超越既定評價框架下探索優化教學目標、內容、方式與評價的創新性成效。此外,作為其用名之道,名師還須在超越個人情境的特定空間、時間、領域範圍內發揮專業影響力,包括引領支持其他教師成長、助力教師行業專業化與社會地位提升、為教育學學科貢獻新知新論、作為國家改革發展教育的一線「代理人」推動落實各項政策舉措等。總之,名師絕非通過外力簡單賦予稱號即可確立,而是一線教師歷經長期磨礪逐漸積澱形成的專長、成效與影響而堅實鑄就。唯有如此,才能讓名師真正有名有實、名實相符。

第二,名師能否培養?——培訓項目的專業賦能與作用限度。「好教師是先天生成的還是後天養成的」是教師教育領域中的經典爭論之一。國內外大量實踐與研究表明,合格甚至一定程度優秀的教師是能夠通過系統的專業教育培養而成的。但針對名師,似乎並不能得出是或否的簡單回答。國內外已有名師的個人成長史表明,成為名師是極少數教師在個人品質、重要他人、教育經歷、實踐經驗、制度環境、時代命運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下湧現的帶有一定偶然性的結果。儘管許多名師均強調了專業教育對於其成長為名師的積極作用,但專業教育並不構成讓教師成為名師的充要條件。因此,在我國名師培養項目大面積鋪開之時,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培訓項目的專業賦能作用,另一方面須清醒認識到培訓項目在培養名師方面的作用限度。

第三,如何培養名師?——內力喚醒、專精支持、長期涵養的「慢」教育。名師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精耕細作、靜待花開。一是喚醒學員教師的內驅動力。遴選具有強烈內驅力與突出學習力的教師進行培養,綜合運用自我敘事、榜樣引領、共同體對話與實踐、積極反饋等方式激發學員教師持續尋求成長與突破的內驅動力。二是為學員教師提供精準專業的支持。以名師應具備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導向,設置主題化、進階性、理論與實踐循環整合的培養課程,創設與培養目標咬合一致、形式豐富多樣、獲取方便快捷、個人特色化定製的學習資源,同時提供時間、空間、人員、經費、活動等制度性支持,多方協同構築賦能學員教師成長的專業「腳手架」。三是為學員教師提供以涵養為主、細火慢煨、久久為功的「慢」教育。如果說教育是一個「慢」變量,名師培養則是一個「超慢」變量。名師培養項目可通過差異化培養目標、彈性化成果要求、項目後追蹤支持等手段,給予學員教師充分的時間,讓他們一步步成長、一個個脫穎而出,最終成為能為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作出真正貢獻的「真名師」。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中國教師報》2024年06月19日第13版

作者:廖 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cbbe8ece04dd42d88117ac859bfc7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