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不聽段秀實的諫言,涇原兵變發生後,自己成了喪家之犬

2021-03-07     老衲侃春秋

原標題:唐德宗不聽段秀實的諫言,涇原兵變發生後,自己成了喪家之犬

段秀實年幼時讀經史,被推薦為明經。

在唐朝,你要想做官,有兩個渠道:一個是通過明經的考試來取仕;另一個就是考進士科,來考取功名。

雖然都是考試,但相對來說,明經顯得比較容易一些。

段秀實幼年就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因為學明經,感覺他的朋友有些輕視他,這讓他有些受不了,於是說:「憑著在古書中的搜章摘句,就是學了本事也不能為國立功。」

「及長,沈厚能斷,慨然有濟世意。舉明經,其友易之,秀實曰:『搜章擿句,不足以立功。』乃棄去。」(《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三》)

說到做到,說完就放棄了。

放棄了國家考試,到哪裡去混飯吃呢?

好在段秀實是官家子弟出身,家裡還是有些門路的,他投筆從戎,於公元745年(天寶四年),來到安西節度使馬靈察手下當兵。

在此期間,他跟隨大軍征戰西域,參加了怛羅斯之戰,隨著戰功的積累,到了公元762年,擔任邠寧節度使判官,協助白孝德處理日常事務。

在這個職務上剛乾了一年,763年,被白孝德推薦任涇州刺史。

當時郭子儀任靈州大都督、單于鎮北大都護、朔方節度大使,併兼任河東副元帥,可謂是炙手可熱。

郭子儀雖然位高權重,但治軍很嚴,為人低調。他的幾個兒子也在軍隊中任職。

當時三子郭晞在白孝德手下任行營節度使,軍隊駐紮在彬州(今陝西彬縣)。

郭晞可不像郭子儀那樣的軍紀肅整,他的部下軍紀渙散,常常違反軍規,為非作歹。

一次,他的士兵在鬧市公開搶劫,並撞殺了孕婦。

還有一次,十七名士兵到市場取酒,他們不但破壞了酒家的釀酒器具,還殺死了酒翁。

這些斑斑劣跡哪是官軍應該做的事?簡直就是一群土匪!

段秀實聽說了此事,義憤填膺地找到自己的老首長白孝德。

那白孝德投鼠忌器,不敢得罪上級郭子儀。

但段秀實不在乎,他自降身份,請求擔任都虞侯,前往郭晞的軍營去處理此事。

段秀實一到那裡,就將下令將違法亂紀的士兵悉數緝拿,宣布完他們的罪狀後,全部都給斬首示眾了。

段秀實的果敢行動在百姓中引起震動,大家都為他除害而拍手稱快。

當然,這次雷霆行動,也在郭晞軍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士兵們都覺這是太歲頭上動土,於是互相串聯,準備發動兵變。

段秀實一看引起了眾怒,自己惹的禍只能自己來圓場了。

怎麼能消弭危機呢?動硬的肯定不行,只能勸說主帥才行。

他解下佩刀,找到一個跛腳的老卒牽著馬,前往郭晞的軍營。

來到中軍大營前,那些人看到殺害自己戰友的仇人來了,都群情激奮,一個個披甲執銳湧出。

看到這陣勢,段秀實不但不驚懼,反而捻須大笑著說:「殺一個老卒,用得著整這麼大的陣勢嗎?今天我親自把自己的人頭送來了。」

「甲者出,秀實笑且入,曰:『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頭來矣。』」(《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三》)

就這麼一句隨意的話,反倒把那些士兵給鎮住了。

段秀實進入郭晞的大帳,見到主帥後,曉以大義,並說出這樣縱容手下的危害性,特別提到將會影響郭子儀元帥的形象。

那郭晞也是郭子儀親手栽培出來的呀,一聽對父親有影響,馬上幡然悔悟,第二天一大早,跟隨段秀實來到白孝德處,請求謝罪改過。

公元779年(大曆十四年),唐德宗李適即位後,在地方混跡了30年的段秀實被調入中央,任檢校禮部尚書,封爵張掖郡王。

由此,他有了在朝廷近距離接觸皇帝的機會。

他有帶兵的經驗,所以當時看到唐德宗任用白志貞擔任神策軍使,訓練出來的禁軍是又少又弱,很替皇上擔憂,他找到唐德宗,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今外有不廷之虜,內有梗命之臣,而禁兵寡少,卒有患難,何以待之?且猛虎所以百獸畏者,為爪牙也;若去之,則犬彘馬牛,皆能為敵。」(《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三·列傳第七十八》)

是啊,如今是多事之秋,外面有不聽朝廷使命的叛賊,內有抗拒皇命的臣子,禁衛軍太少了,如果出現突發事件,拿什麼去對付呢?

並且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老虎之所以能讓百獸產生畏懼,就是因為它有鋒利的爪牙呀,如果去掉這些爪牙,那麼豬狗牛馬都敢與它作對了。

可惜唐德宗沒有遠見,他看不到潛在的危險性,所以,對段秀實的進諫,他並沒有採納。

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後來段秀實果然是一語成讖,為了剿滅叛亂的李希烈,唐德宗準備派段秀實帶過的涇原兵去剿匪,誰知道大軍開拔到長安城時,發生了著名的涇原兵變,毫無思想準備的唐德宗不得已,匆忙中棄都而逃,那個狼狽勁,簡直就像喪家之犬。

離開長安後,在一個叫奉天的小城中度過了三個月的流浪生活,直到李懷光的勤王大軍趕來,消滅了僭越稱帝的朱泚,唐德宗才得以回還。

痛定思痛後,唐德宗才體會到段秀實眼光的毒辣和遠見。

「帝在奉天,恨用秀實不極才,垂涕悔悵。」(《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三·列傳第七十八》)

但是再後悔也沒有用了,因為段秀實在唐德宗逃跑後,遭到朱泚的殺害,他再也不能為他的大唐服務了。

參考資料:《新唐書》《資治通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epRDXgB9wjdwRpvOf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