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杯不醉」的總理,微醺過一回酒,了解真相後,更令人肅然起敬

2021-01-08     老衲侃春秋

原標題:「千杯不醉」的總理,微醺過一回酒,了解真相後,更令人肅然起敬

題記:周恩來是共和國第一任總理,今天是他45周年忌日。

他的豐功偉績已經載入共和國史冊,但有關他的生活點滴,卻更令人感覺神秘。

下面我們就根據總理生前工作人員的回憶,追憶他老人家的一個生活點滴。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以美軍為主導的「聯合國軍」,馬上向朝鮮半島派出軍隊。

這個所謂的聯合國軍,是由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等十六國組成。

當時朝鮮的局勢,可謂是危在旦夕。

我們出不出兵幫助朝鮮呢?要知道,我們當時剛建國,國家是百廢待興的局面。

如果要出兵,那我們將面對的是以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為首,以及它的15個小兄弟呀組成的聯軍呀!

主席翻來覆去思考著這個問題,幾夜都沒有合眼。最後終於做出艱難的決定——出兵朝鮮。

他說服了政治局的絕大多數同志,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率先從輯安(今集安市)渡鴨綠江進入朝鮮半島,以抗擊「聯合國軍」。

這場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三年左右,直至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在板門店,朝,中,美三方几經談判,終於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及《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的停火協議。

根據協議,志願軍於1958年底,全部撤離朝鮮。

這充分表明了朝中方面,對維護世界和平的誠意。

志願軍凱旋歸來了,就像古代的遠征大軍一樣的班師回朝了,怎麼也得有盛大的歡迎儀式才行啊。

因為這一次,我們的出征真的是太不容易了,當時新中國剛剛建立,國家百廢待興。

但就是在那麼艱苦環境下,志願軍圓滿完成了任務,凱旋而歸的,對這些保家衛國的將士們,不舉行一次盛大的歡迎儀式,怎麼能對得起這些保家衛國的勇士呢?

1958年10月29日晚,歡迎宴會,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

出席宴會的,有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楊勇上將、政委王平上將,和總部的官兵代表,地點設在北京飯店。

大家都知道,總理素來酒量極大,堪稱「千杯不醉」。

據《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一書中寫道,1935年3月16日,紅軍攻占茅台鎮。

當時的許多紅軍戰士都沒聽過茅台酒。

但他們打聽到用酒泡腳可以解乏這個妙方後,紛紛湧入街道兩側的釀酒作坊,買來茅台酒泡腳,以至於「酒匯成河,流出作坊,淌入泥溝。」

怎麼能保護這些釀酒作坊呢?周恩來領導下的軍委政治部,就曾經貼出布告,主要就是為了保護生產茅台酒最多的成義、榮和、恆興3家酒坊。

紅軍的布告如下:「民族工商業應鼓勵發展,屬於我軍保護範圍。私營企業釀製的茅台老酒,酒好質佳,一舉奪得國際巴拿馬大賽金獎,為國人爭光,我軍只能在酒廠公買公賣,對酒灶、酒窖、酒罈、酒甑、酒瓶等一切設備,均應加以保護,不得損壞,望我軍全體將士切切遵照。」

做完這些工作後,周恩來難得的騰出時間,和大家豪飲了一番。

這次周恩來曾用超過1兩的杯子,喝下過25杯的茅台酒。

但那是他年輕的時候。

現在的總理已經是年滿花甲的老者了。

宴會開始後,總理十分興奮,也十分激動。

為了表達對志願軍將士的敬意,總理分別一一敬酒。

大凡剛從前線下來的人,最能理解這慶功酒的含義,再加上楊勇、王平本來都善飲,看到總理那麼高興,也變放量豪飲起來,一會兒都喝得紅光滿面、神采飛揚。

大家都知道,這挨桌敬酒,一直馬不停歇,自然無法夾菜壓酒。

這個酒會,邀請的人員眾多,可不是一兩桌人,而是好幾十桌!

這麼多桌,桌桌挨個輪下來,就顯得有些猛了,果然,敬酒到最後,總理略顯出一些醉意來。

但是酒興正濃的總理倒沒感覺出來,只見他越來越興奮,話也越來越多,這其實就是醉的開始。

此時工作人員誰也無法直接干涉,怕破壞了這種和諧氣氛。他們只能向志願軍代表們小聲提醒:"喝不少了,該結束了,跳舞吧。"

"好,現在去跳舞。"周恩來終於接受了建議,揮手招呼大家去跳舞,自己則想坐下來小憩一會。

這一坐下,整個身體放鬆了,酒開始往上涌。

疲勞加酒後的總理目光開始變得朦朧,眼皮漸漸垂下,身體一點一點地歪倒,終於躺倒在椅子上。

此時誰也不敢吵醒他,大家想了一個辦法,就是連椅子帶人,一道都抬進了休息室。

雖然是大國的總理,喝成這樣實在有傷大雅,但後來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起來,還是有些熱淚盈眶的。

這是總理的真性情表露,是對保家衛國的將士們,在付出了巨大犧牲,對他們勝利凱旋後,真誠的感情流露。

我們反倒覺得一個大國總理的可親、可敬,他的平易近人,讓廣大將士們感激涕零。

這生活的點滴,雖然不可能載入正史,但作為名人軼事,定然會讓後人長久傳頌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8Kn43YBDlXMa8eqCtZ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