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李勣激戰劉黑闥,5000士兵被殺,自己隻身逃脫,才撿回一命

2021-01-07     老衲侃春秋

原標題:名將李勣激戰劉黑闥,5000士兵被殺,自己隻身逃脫,才撿回一命

唐朝名將中,李姓的有兩個,一個是李靖,另一個是李勣。

其實李勣原不姓李,原名叫徐世勣,字懋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隋唐演義》中的徐茂公。

早年投身於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

李勣一生戰功無數,曾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來又大破東突厥、高麗。

正因為唐朝建立了不朽功勳,所以,後來被李淵賜姓李氏的殊榮,於是就改名為李世勣。可李世民當了皇帝後,為了避諱李世民的「世」字,於是改名李勣。所以,一生有好幾個名字。歷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師等職,累封英國公。並且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此話一點不假。雖然後期功成名就,將星耀眼,但李勣的成名,都是以血的教訓換來的,只是因為後來戰功卓著,他前期的敗績才被大家說忽略,一般不為人知而已。

李勣此生最大一次敗仗,其狼狽之狀,可謂是慘不忍睹。那是在和劉黑闥交戰時發生的。

唐朝建立後,李淵的朝廷,也只是控制了關中一小塊地區,其餘各地還都是各股割據勢力盤踞,李淵開始了唐朝的統一戰爭。

後來李世民率軍打敗了竇建德、王世充部,朝廷勢力範圍擴大到中原、河北一帶。

公元621年7月,李淵將降服的竇建德腰斬於市,王世充因為投降時李世民答應饒他一死,雖然當時沒有殺掉,但後來也死的不明不白。

李淵的這一行為引起軒然大波,竇建德和王世充的部下十分恐慌,他們覺得自己的生命沒有保障,於是開始密謀叛亂。

就在竇建德被處斬一個月後,他過去的老部下擁戴劉黑闥,在貝州漳南正式大舉起兵。

這屬於死灰復燃了,開始這團死灰一復燃,就變成了熊熊烈火。

聞聽劉黑闥造反,李淵急忙任命淮安王李神通為山東道行台尚書右僕射,和幽州總管羅藝一道,組成政府聯軍,共五萬多兵馬,前去剿寇。

不料那劉黑闥不愧驍勇多謀的名號,兩軍在饒陽(河北省衡水市)城南一場交戰,李神通大敗。

「淮安王……與劉黑闥戰於饒陽城南,布陳十餘里;黑闥眾少,依堤單行而陳以當之。會風雪,神通乘風擊之,既而風返,神通大敗,士馬軍資失亡三分之二。」(《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九》)

一場大戰下來,兵馬物資損失了一大半,可謂是被打殘了。

劉黑闥這一仗打出了聲威,在隨後的戰鬥中,表現出威猛的攻勢:攻陷瀛州,抓獲刺史盧士睿;攻陷定州,殺死總管李玄通;打下冀州,殺總管麴棱……總之是兵鋒所指,所向披靡。

冀州是當時的河北重鎮,冀州一失守,李淵馬上意識到整個河北的情況不妙了,此時李勣任黎州總管,軍隊駐紮在宗城,但當時手頭上兵力不多,只有2萬餘人。

李淵怕李勣這點兵力頂不住劉黑闥的十萬之眾,於是派右屯衛大將軍、義安王李孝常率官軍從關中出發,星夜趕往河北。

劉黑闥知道這個軍情後,怕援軍一到,自己就被動了,於是搶先一步,兵圍宗城。

李勣聞聽劉黑闥大軍來了,知道自己這點兵守也守不住,於是一聲令下,棄城逃往洺州。

當時唐朝河北道行台設在洺州,所以,應該是河北的統治中心了,自然兵多城固。

攻城的代價是很高的,你棄城而逃,那就好解決了。劉黑闥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指揮他的大軍,一路狂追。

當時唐軍的騎兵早已全部調去饒陽,李勣手頭上就剩下一些步兵,所以,李勣他們很快就被追上了。

兩軍相遇,步兵對騎兵,那還有什麼懸念?只有送死的命。

此時李勣才後悔不該棄城的,守衛在城中等待援軍,至少還有個盼頭,現在荒郊野外,沒人救援,逃也逃不掉,最後5000唐軍將士全部壯烈犧牲,只有李勣腿快,是撿了一條小命回來。

「黑闥將兵數萬進逼宗城,黎州總管李世勣先屯宗城,棄城走保洺州。甲子,黑闥追擊世勣等,破之,殺步卒五千人,世勣僅以身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九》)

生涯遭受這樣的慘敗,李勣竟然沒有受到朝廷的貶摘,也算是奇蹟了。

後來李淵一看,別人都不行,不動用李世民不行了,於是派他帶兵前來討伐劉黑闥。

李世民和劉黑闥決戰於洺水,戰果是劉黑闥大敗,只帶一千多逃往突厥。

在此戰中李勣「戴罪立功」,他帶領的部隊擊敗了劉黑闥部將高雅賢。

斬殺敵軍大將,多少挽回一點顏面。

打敗劉黑闥之後,李世民就班師回朝了,留下李世勣繼續討伐小股殘餘勢力。

此時李勣受到重用,為河南道大總管,負責討伐魯王徐圓朗,沒過多久,匪首被擒獲,山東一帶終於平定了。

「圓朗重據兗州反,授勣河南大總管以討之,尋獲圓朗,斬首以獻,兗州平。」(《舊唐書列傳第十七》)

這次,李勣算是露臉了,終於立一大功。

從此後,李勣有了獨立帶兵的權力,他也就此走出低谷,逐漸鍛鍊成大唐帝國真正意義上的一位名將。

參考資料:《新唐書》 《資治通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0-m3nYB9j7PxaI7O_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