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號買房、抽籤拿地,房地產市場要用「隨機」保穩定

2021-08-18     幸福里APP

原標題:搖號買房、抽籤拿地,房地產市場要用「隨機」保穩定

(幸福里快訊-政策)由原來的拼錢拼資源,變為此刻的拼運氣?

來源:幸福里資訊

作者:陳夢琴

編輯:王小玉

8月17日,濟南公告第二批集中供地推遲,且調整了土拍規則。

其中,出讓方式由原定的「限地價,競政府儲備性公有房」調整為「限地價,抽籤確定競得人」。即,觸發最高限價,現場抽籤確定競得人。

如此一來,房企由原來的拼錢拼資源,變為此刻的拼運氣。

幸福里發現,在這一輪「打補丁」、補漏洞的調控政策中,抽籤拿地、搖號買房,正頻繁出現在多個城市新房銷售、土地出讓的新規中。

房地產市場正變得「隨機」。幸福里認為,「隨機」的背後,是優質資源供需矛盾尖銳的體現,也是「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目標下,當前沒有更好招數下相對能體現公平的措施。

「隨機」化的房地產市場

在土地端,幸福里整理髮現,22個集中供地的城市中,10個城市發布了延遲或中止供地,7個城市公布了土拍政策的調整,其中,有4個城市新規涉及「限地價、搖號或抽籤」的出讓方式。

不難發現,有的是觸發地塊總價上限,轉向搖號出讓,有的是觸發不能超過15%的溢價率機制,轉向搖號出讓。

在新房銷售端,幸福里不完全統計,8月份以來,已有5個城市的調控政策中涉及「搖號買房」。

其中,多個城市給出了具體細則,優先保障無房家庭的購房需求。比如,北京明確了客源/戶數超過3的項目,則需搖號,優先面向無房家庭、屬地家庭等。

業內人士認為,「搖號買房、抽籤拿地」類似隨機現象,說明供求之間矛盾很大。此前即便是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效果不大,依然有搶房、搶地現象。

「在沒有更好的方式下,就只能設置條件,搖號抽籤,減少大企業壟斷幾率,增加小企業進入機會。」

更為公平的「搖號與抽籤」?

其實,搖號、抽籤確定競得人與買房人的方式並不新鮮。

天津2017年3月就採取了搖號賣地的方式。彼時,塘沽和生態城兩宗宅地達到最高限價、溢價率超50%,便以現場抽籤方式確定競得人。

搖號買房,最早的形式便是電商盛行時下的搖號、排卡,開盤時搖號,邀請公證人現場監督。

但這一輪的「搖號買房、抽籤拿地」比以往更能體現公平性。

以往,有的房企為了增加搖中幾率,註冊多個馬甲公司參與競拍。而這一輪的「搖號、抽籤」拿地,則明確規定了參與競拍的企業必須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等諸多限制條件,來防止房企的馬甲戰術。

此外,以往溢價率的頂格基本上是50%,這一輪溢價率基本設置在15%,個別城市及地塊20%。

有業內人士認為,土拍規則調整後,增加了房企競拍公平性,改變原有價高者得或者達最高限價競配建等方式,亦一定程度上給房企增加盈利空間。

「搖號買房」亦如是,相比以前,多個城市政策中,有明確的優先購買對象,比如無房家庭、屬地家庭等。

業內人士分析,採取搖號買房的項目,房價一定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或與周邊二手房房價倒掛,有熱捧趨勢。

「這種情形下,政府要求搖號,且銷售有特定的優先主體,實際上也是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目標。」

幸福里認為,「抽籤拿地、搖號買房」類似「隨機」操作,相對保持公平,但對部分城市而言,還需要更精準化,規則方面需要進一步細化,防範各類鑽空子的行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84220712_120292333-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