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創刊30周年特刊丨數字化轉型的見證者

2024-11-02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李寶

作為中國經濟時報社全媒體部的技術人員,我有幸見證並參與了中國經濟時報過去15年的數字化轉型歷程。在中國經濟時報創刊30周年之際,我想藉此機會回顧這段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歲月,分享我們如何與時俱進,擁抱數字時代,為傳統媒體注入新活力的感受。

2010年,懷揣著對新興網際網路技術的熱情,我加入了中國經濟時報社全媒體部。那時,中國經濟時報已經創刊16年,在經濟新聞報道領域享有盛譽。然而,面對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技術,傳統媒體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提升數字化內容的生產和分發效率。這個過程讓我深刻體會到傳統媒體轉型的緊迫性和複雜性。我們不僅要克服技術障礙,還要幫助編輯們適應新的工作流程。那段時間,我經常在凌晨時分待命,確保重要的經濟政策解讀能夠第一時間通過各個數字渠道發布。儘管辛苦,但看到我們高質量的內容在各大平台上的影響力持續上升,我感到無比自豪。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化。中國經濟時報意識到這一趨勢,決定全面拓展數字化分發渠道。作為核心技術團隊的一員,我參與了中國經濟時報在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十幾家媒體平台內容分發系統的搭建和優化。

記得有一次,為了優化內容分發的效率,我連續工作超過了20個小時。當我們終於解決了伺服器宕機問題,成功保障了報紙的出版,並將重要的經濟政策解讀同時推送到所有合作平台,覆蓋數百萬用戶時,那種成就感難以言喻。

這個階段,我們不僅在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更重要的是,我們幫助中國經濟時報在數字時代重新定義了自己的角色和價值。我們成為連接專家、政策制定者與廣大讀者的重要橋樑。

近年來,隨著數據新聞和可視化技術的發展,我們又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啟動了短視頻項目,旨在提升調查報道的深度和呈現方式。經過無數次的測試和調整,我們終於能夠將複雜的經濟現象通過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去年,我們迎來了一個重大突破——新上線了智能媒體融合服務平台。這個平台集輿情監測、選題策劃、採訪、編輯、發布、績效評估於一體,是一個可以遠程訪問的高效采編系統。作為這個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我深深感受到這個平台給我們工作帶來的巨大變革——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還為內容生產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顧過去16年,我見證了中國經濟時報向全媒體平台的轉變。這個過程充滿挑戰,但也讓我們收穫頗豐。我們不僅掌握了先進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在保持專業性和權威性的同時,擁抱變化,不斷創新。

展望未來,我相信中國經濟時報將繼續在數字化浪潮中砥礪前行。我們正在探索如何進一步優化融媒體采編平台,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選題質量,以及如何在保持內容深度的同時,適應讀者碎片化閱讀的習慣。

未來的道路仍然充滿挑戰,但我相信,只要繼續保持開放和創新的精神,堅持提供高質量的經濟分析和政策解讀,中國經濟時報就一定能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讓我們攜手同心,為下一個30年續寫新的輝煌篇章!

總 監 制丨王 輝 車海剛

監 制丨李丕光 陳 波 王 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 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570014c8a485d8f01536d9500e38a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