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曹英 尹琳岑
一座城,一個展場;一個展,激活一座城。日前,主題為「廿四光華新質影像」的2024平遙國際攝影大展閉幕。來自全國30個省區市的3000多名攝影師帶來超2萬幅作品。同時,還收到了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249名國際攝影師的1817幅作品。
一座城一個展場
每年9月,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作品都會將這座千年古城填滿,把城市變為一個展場。不同風格、流派、題材的作品齊聚平遙,讓平遙古城成為一座攝影之城。
「它所經過的每一步,都是某種程度的開風氣之先,平遙大展是實踐者,也是開拓者,在腳踏堅實大地的同時,包容著每一位攝影師的奇思妙想。」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藝術總監張國田回顧24年來的辦展之路,他認為,包容的辦展理念以及與時代同頻的布展思維得以讓大展活力不減,愈加年輕。
行走在展區,記者看到16次行走草原的饒永霞帶來作品展《新遊牧時光》;堅持19年自駕航拍的諾敏·何將75幅表現祖國亮麗河山的膠片作品展陳出來;從大展創辦之初便參與其中的策展人那日松帶來《18歲的肖像》和《影像跳動的時代》,將青年人的心事、「傳統攝影」與「新攝影」的思考帶給觀眾;大展的品牌項目——女性攝影師群展,匯聚11名女性作者的作品,以《她的時間》為題閃亮登場;策展人彭以利獨具匠心策劃首屆水下攝影展,將神秘而壯麗的海洋世界呈現在大家眼前。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走出過很多知名攝影家,也給當地政府帶來了很多經濟成果,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借鑑平遙這種模式。」北京服裝學院攝影系主任董冬認為,大展今日的成就,也是一座古城與展會相互推動、共同成長、不斷進步的結果。
一個展激活一座城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為古城文化產業發展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在此之後,古城還先後籌辦了國際電影展、雕塑展、書畫展等一系列大型活動,而這些活動的組織策劃、展場呈現、運營模式等,或多或少都有著攝影展的影子。
2017年,「平遙國際電影展」創立,由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而啟發的全新藝術思考在古城的文化底蘊中慢慢發酵,如今,提起平遙,一個個文藝地標勾勒出了古城的新風貌。藝術之城,正在成為這個晉商故里的新名片。
此外,文化產業的興起還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尤其在旅拍店、文創店、餐飲店,文化消費的增長尤為明顯,不少商家表示,每年大展期間店裡都會迎來一波客流高峰。
「每年舉辦的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對於促進平遙古城文旅產業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旅拍的興起,更是將平遙古城的文物古蹟、民俗風情攝影記錄,又在照片和視頻的自我傳播中產生更大的價值,吸引更多的遊客深入地了解和體驗當地文化。」古城內某旅拍工作室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依靠文化帶動城市經濟發展,8000多公里以外的坎城似乎可作為平遙的參照,這座因電影節而聞名世界的法國小鎮,是名副其實的「一個產業帶動一座城」,或許有一天,人們走進平遙並不再單純為了參觀影展,而僅僅是懷著對藝術氛圍的美好想像在城裡四處消費。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總 監 制丨王 輝 車海剛
監 制丨李丕光 陳 波 王 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陳姝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23f500b7991433665886d6d6456ed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