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論談 | 整治旅遊市場亂象須重拳出擊

2024-09-26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王麗娟

中秋小長假剛過去,馬上又要迎來國慶節長假,每年「兩節」期間旅遊都是熱門話題。隨著各地文旅紛紛推出的一系列鼓勵旅遊消費的優惠措施,今年「旅遊熱」又將掀起新一波高潮。但是「旅遊熱」的背後,旅遊市場亂象也引發消費者的擔憂。

良好的市場秩序是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從宰客欺客、強制購物到虛假宣傳、安全隱患,種種亂象不僅損害了遊客的權益,更侵蝕了旅遊業的健康肌體。因此,重塑旅遊市場秩序,不僅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必要之舉,更是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整治旅遊市場秩序離不開政府的監督和管理。2023年4月,文化和旅遊部出台了《關於進一步規範旅遊市場秩序的通知》,要求紮實開展旅遊市場秩序整治,集中打擊高頻違法經營行為,堅決遏制「不合理低價游」苗頭和市場亂象擴散勢頭,著力提升旅遊服務質量,為遊客營造好放心、安心、舒心的出行環境。

此次文化和旅遊部部署開展旅遊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集中查辦旅遊市場案件,所涉案件皆為當下旅遊市場中的痛點,針對這些痛點重拳出擊,對違法擾亂市場秩序者形成了強大震懾力,有力維護了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合法權益,營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今年以來,為維護旅遊市場的公平和秩序,各地相關部門不斷採取措施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比如,湖南張家界開展旅遊營銷集中整治,廣西開展旅遊執法集中辦案活動,山東青島通報旅遊旺季市場突出問題集中整治查辦案件等。

各地嚴打旅遊市場亂象為維護消費者權益、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經過從中央到地方的持續專項整治,我國旅遊市場秩序得到了進一步規範,市場亂象和突出問題大幅減少,遊客體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為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支撐。

不過,整治旅遊市場秩序是一項長期複雜、艱巨、系統的工作,需要「經常抓、反覆抓、持續抓」。從旅遊亂現象出現的根源來看,既有法律法規不健全或執行不嚴的因素,也有監管缺失的因素。因此,要進一步激發旅遊業的活力,帶動消費加快恢復步伐,必須建立旅遊市場秩序整治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為市場監管提供法律依據。

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大懲戒力度。市場競爭壓力可能會使一些企業採取不正當手段來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如低價團、強制購物等。這些行為雖然短期內能夠吸引遊客,但長期來看破壞了市場秩序。因此,要對違法違規行為實施嚴格的懲戒,包括罰款、吊銷許可證、列入黑名單等措施,以提高違法成本,防止不法行為的發生。建立健全旅遊市場信用體系,讓誠信成為行業共識,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整治旅遊市場秩序,需要政府、行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要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旅遊市場秩序的維護,形成政府主導、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多元共治格局,讓旅遊市場成為公平、公正、公開的陽光市場,為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總 監 制丨王 輝 車海剛

監 制丨李丕光 陳 波 王 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陳姝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d1ec795a3f3c8fc6fbae78e3fda55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