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論談丨用標準讓基本公共服務惠及全民

2023-12-25     中國經濟時報

原標題:民生論談丨用標準讓基本公共服務惠及全民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胡畔

公共服務關係民生,連接民心。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線,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而標準化是推動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衡量基本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重要工具,正是守住民生保障底線的關鍵所在。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近日,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再加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健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全面推行標準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加強標準化頂層設計、健全標準體系、加快標準制定、完善政策標準、強化標準實施、推動區域協同、開展效果評估、加強工作宣傳、開展人員培訓等9個方面作出部署,全面推行標準化。

《意見》明確,到「十四五」期末,要全面建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規範體系,標準制定應用實現業務全覆蓋、地域全覆蓋、服務對象全覆蓋;標準統一程度和區域協同水平明顯提高;各類標準得到普及應用,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管理服務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和服務對象滿意度明顯提高。

不難發現,《意見》的印發,正是以標準化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這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的決策部署,也是《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全面推行的重要體現。

當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對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公共服務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由於我國各地保障標準參差不齊,服務流程質量存在差異,一些地方部分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尚未落實到位,亟須出台相關標準予以明確和規範。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3年版)》,在保持總體結構與舊版國家標準一致的基礎上,對部分服務項目進行了「增」「提」「調」,涉及調整服務事項共計48項,占總項目數的60%。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解讀該版標準時曾表示,對於政府而言,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界定了政府民生兜底保障的範圍和程度,是政府向人民群眾作出的、必須予以兌現的「硬承諾」,是各級政府必須履行的「責任狀」。這也意味著,政府需要做的民生實事、「關鍵小事」將更多,各種資源投入也會更多。

還需明確的是,標準只是民生保障的「基礎工程」,如何將頂層設計落到實處才是核心。有鑒於此,新的一年,民生保障工作須在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細化基本公共服務範圍和保障標準。在補短板強弱項方面,加快制定出台急需短缺標準,進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規範體系,用標準讓基本公共服務惠及全民。

本公眾號版權歸中國經濟時報所有。如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須經許可,並註明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熱點連結

智觀天下丨中國能源轉型遙遙領先綠色認證將「護航」國際合作

關注丨民宿行業迎豐年特色化品質化是趨勢

劉世錦:現階段更需要理解保護弘揚企業家精神

圓桌丨城市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激活創新動力

總 監 制丨王輝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陳姝含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37f493902c89f79a5fe8f348bf4db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