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漲!現貨漲!300萬噸煤制烯烴「被迫」限產50%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9月15日,陝西省榆林市發布《關於確保完成2021年能耗雙控目標任務的通知》! 最高限產60%!
文件表示,將對部分重點用能企業實行限產、停產等調控措施,調控時間 長達4個月!其中,新建成的「兩高」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新建已投產的「兩高」項目將限產60%;其餘「兩高」項目將降低生產負荷,限產50%!
可以看到,陝西榆林市要求當地煤化工企業四季度壓減50%的產量。 據統計,當地煤制烯烴年產能合計達310萬噸(PE年產能150萬噸,PP年產能160萬噸),主要涉及延長中煤榆林能化和中煤榆林能化兩家公司。對應的調控舉措為,壓減產量50%,供電部門限制供電50%。
但考慮當前EVA的利潤較好,不排除延長中煤榆林能化降低聚烯烴負荷,提高EVA負荷的可能性,如此PE產量損耗提升。
這裡,分三塊來分析一下聚烯烴這波上漲的原因:能耗雙控、動力煤強勢上漲、MTO利潤壓縮。
首先,榆林能耗雙控是推動近日聚烯烴上漲的強驅動。 能耗雙控對PP和PE的損耗量分別為19.45萬噸和17.02萬噸,將較大幅度影響四季度的供需差,聚烯烴的四季度供應過剩的預期,會得到一定程度緩解。在上半年雙控不達標的省市中,如果寧夏的寶豐和神華也參考榆林的措施,產量預計會繼續減少,從而推動聚烯烴的上漲。
第二,昨日動力煤繼續偏強震盪。雖能耗雙限利空動力煤價格,但動力煤的庫存依舊在較低位置,冬季偏緊預期驅動動力煤價格,對 煤化工的成本支撐依舊較為堅挺。
第三,甲醇制聚烯烴利潤壓縮。 自三季度開始,來到9月份,各地區能耗雙控以及節能減排的執行力度加強,丙烯各工藝開工率影響較大的則是甲醇制丙烯裝置。盤面出現預期的甲醇弱於聚烯烴的局面。雖然MTO的停車對聚烯烴裝置暫未產生影響,但是考慮動力煤對甲醇的支撐仍在,下行有限, 因此MTO利潤修復大機率需要聚烯烴的上漲。
綜上,本輪聚烯烴的上漲主要來自成本端和供給端的驅動,而榆林裝置限產落地更是推動聚烯烴大幅上漲。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