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萬家工廠停工!東南亞疫情肆虐,有企業月虧4億難堪重負
馬來西亞,新增確診近2萬人。
越南,新增確診超1萬人。
印尼,新增確診超5000人。
……
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數值背後都似乎預示著這片土地目前遭受著巨大的災難,同時也意味著全球製造業供應鏈再度趨於緊張。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第二年,東南亞製造業被按下了暫停鍵,生產線變成了隔離間,工人被困在園區外……成為新「世界工廠」近十年後,東南亞製造幾乎被病毒逼到了死角。
埃信華邁(IHS Markit)9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東南亞多國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處於收縮區間,當地經濟受疫情影響嚴重,對全球供應鏈可能產生中期影響。
數據顯示,8月份,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製造業PMI都處於萎縮,這是由於防疫封鎖措施造成工廠停工或減產導致的。越南的製造業PMI數據從7月的45.1再下降至40.2,為其連續第三個月衰退,也是2020年4月以來最低。泰國的製造業PMI數據從48.7跌至48.3。菲律賓則從50.4跌至46.4,為2020年5月來低位。
據「越南網」報道,工人流失、訂單流失、資本流失是越南南部製造業面臨的三大危機。不穩定的疫情形勢也使得不少國際投資者對越南業務採取觀望態度。疫情的肆虐也迫使東南亞多國企業將訂單分流。
雙重因素令東南亞製造業陷入困境
一是變異新冠病毒德爾塔在東南亞的暴發。對東南亞來說,2021年正發展成真正的疫情災年。自今年初以來,該地區已逐漸成為世界範圍內新冠疫情的中心之一,許多國家目前正創下日新增病例數和死亡人數的紀錄。
二是疫苗短缺。在疫苗專家陶黎納看來,對於東南亞的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來說,他們沒有疫苗自給自足的能力,只能等國際社會的援助。據《聯合早報》報道,越南至今收到1760萬劑新冠疫苗,其中已分發超過1600萬劑,完成接種的大約70萬人。但這對於越南近一億的人口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東南亞五國情況都不容樂觀
印尼五延限制,小微企業紛紛倒閉
作為全球第四大人口國、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今年夏季遭遇了疫情來第二次大爆發。截至8月25日,印尼新增超1.8萬例新冠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逾400萬例。根據印尼中小微企業協會的數據,疫情導致超過3000萬家中小微企業倒閉,最大跨境快時尚巨頭,中國品牌SHEIN已於7月29日停止在印尼的運營。
馬來西亞行動管制,半導體製造吃緊
「疫情非常糟糕,我們總共3000多萬人口,但新增確診病例2萬例。」馬來西亞華商李敏說道。
馬來西亞最新一波疫情自7月開始大暴發,目前封城處於無限期延長中。全球半導體市場當中,東南亞地區占全球27%的產業份額,而馬來西亞全球占比高達13%。由於管制政策,部分半導體企業仍需按政府需求關閉部分生產線,態勢進一步嚴峻。
越南倒閉製造業增多,超35%服裝廠停工
「這次封城不一樣,動真格了,路上執行封鎖任務的都是荷槍實彈的軍人。」一位在越南經商的中國商人說道。
正在遭受第四輪疫情襲擊的越南,全國基本處於社會隔離狀態。8月23日零時起,越南軍隊及公安部直屬機動警察部隊正式接管胡志明市全部312個防疫檢查站,以保證防疫措施得到完全落實。
這場疫情,正在打破越南GDP連續多年增長的神話。河內、胡志明和南部等主要經濟區大量企業長時間停工停產,直接導致企業現金流和收入來源斷裂,包括中資企業在內的多國外資企業都受到嚴重衝擊。
受這一波新冠疫情影響,越南倒閉的製造企業大增。上半年,越南倒閉的企業數量高達70209家,同比上漲24.9%。其中,越南的支柱產業紡織業受損嚴重,已有35%的企業被迫停業。當地製造商表示,南部工廠已經暫停營運,而北部的工廠則努力維持生產,因為情況已打亂國內的供應鏈。
面對疫情嚴峻,越南政府對國內工廠下達最新指令,要求它們暫時關閉或大幅減少上班員工數目。指令一出,令多個嚴重依賴當地生產線的歐美品牌如Adidas、Crocs及Steve Madden等陷入困境。特別是美國,越南是該國僅次於中國的最大鞋服類商品來源國,越南出口到美國的鞋類占美國鞋類商品進口總量的30%以上。
病毒擴散菲律賓全境,封城進行時
當前德爾塔變異毒株已經擴散到菲律賓全境,菲律賓首都馬尼拉8月6日起重新進入封城。菲律賓衛生部8月23日報告,該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8332例,創疫情暴發以來單日確診病例數新高。封鎖的菲律賓只有必要民生行業的企業可以正常運營和工作,封城期間,一戶只允許一人外出採購必需品,許多居民面臨失業。
8月23日,人們佩戴口罩在菲律賓奎松城乘坐公交車。
泰國29地區實行最高級別疫情管控
供應鏈將被破壞,全球製造業再告急
成本、政策、勞動力,諸多方面的優勢組成了東南亞製造在全球製造業中的潛力。
疫情導致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工廠停產,加劇了全球供應鏈中斷的風險,美國的消費者可能將很快發現本地貨架上空空如也。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美國零售商手頭的庫存僅夠維持一個多月的銷售,接近199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越南
越南政府表示,實施嚴格人員流動限制的南部城市和省份的工業產出急劇下滑。
一家國際頂級體育品牌材料供應鏈的中國區負責人表示:「近期越南疫情嚴重,公司已經動態地將訂單分流到中國、柬埔寨、印尼等周邊國家的工廠生產,有部分訂單回流中國,但不會全部放到一個國家去生產。」
英特爾越南公司的外聯經理胡氏秋鴛,最近在胡志明市領導與外商企業見面會上表示, 從7月15日至8月15日,英特爾越南公司花費了1400億越南盾,約合4000萬元人民幣。如果繼續按照目前的模式組織生產,費用開支將在此基礎上翻倍。希望城市在9月15日之前解除隔離和封鎖,越南革新開放30年,英特爾一直追隨,並非常看重越南市場,但是如果疫情形勢不改變,繼續隔離封鎖的話,英特爾不排除離開越南的可能。
捷普集團越南公司(Jabil)也表示,公司產能只維持在疫情前的30%,每月損失約合4億元人民幣。如果這種連續隔離封鎖的狀況不改變,越南想要留住外資是非常困難的,當前包括捷普公司在內的很多外資企業,已經開始將訂單轉到海外,例如中國。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全球封測重地、全球半導體產品第七大出口國,約有50家全球半導體巨頭在馬來西亞設立封測廠,其中大多數是跨國公司,當地封測產能約占全球封測產能的13%。以博世為例,由於停產,博世ESP/IPB、VCU、TCU等晶片將受到直接影響,預計8月份後續基本處於斷供狀態,對全球汽車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
8月17日,據汽車電子公司博世領導層透露,因為馬來西亞疫情嚴重,某半導體晶片供應商位於馬來西亞麻坡(Muar)工廠被當地政府要求關閉部分生產線至8月21日。
德國晶片製造商英飛凌科技公司預計,其馬來西亞工廠停工將造成數千萬美元損失。
馬來西亞占據全球橡膠手套市場較大份額。封鎖限制措施迫使該國許多手套製造商在6月和7月暫停運營。
疫情令東南亞就業損失慘重
國際勞工組織表示,東南亞國家因新冠肺炎大流行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就業損失。國際勞工組織預測,就對勞動力的影響而言,2021年幾乎與去年一樣糟糕。該組織預計,2021年和2022年,就業人數將分別比正常水平少930萬和410萬。與此同時,今年的工時最多可能損失7.9%,並不比去年的8.4%好多少。
報道稱,不同國家受到的影響也不盡相同。例如,2020年,菲律賓的工時損失幅度最大,達到13.6%,而寮國、泰國和汶萊等國家的工時損失幅度較小,約為4%。原因之一是,該地區各經濟體的結構不同,各國政府採取刺激措施以防止工人失業的力度各不相同。這場疫情對所有勞工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受失業影響最大的勞工群體包括女工和年輕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