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論談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發力夯實健康根基

2024-06-27     中國經濟時報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本質,是確保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上下聯動、信息暢通,讓原本「各管一攤」的縣鄉村級醫療衛生機構「攥指成拳」。

圖片來源:新華社

李海楠

推進「以城帶鄉、以鄉帶村和縣鄉一體、鄉村一體」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不僅是健康中國建設和鄉村振興的有力保障,更是進一步夯實中國式現代化健康根基的有效途徑。

國家衛生健康委6月23日對外透露,全國已有13個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和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落地實施,已基本覆蓋醫療資源薄弱省份。同時,著力提升地市和縣級醫療水平,增強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超75%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力達到基本標準。

至此,我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取得初步成效,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已覆蓋所有市、縣,並向社區和鄉村機構延伸覆蓋。

初見成效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算是側面回應了相關任務安排進展。2023年底,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4年6月底前,以省為單位全面推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本質,是確保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上下聯動、信息暢通,讓原本「各管一攤」的縣鄉村級醫療衛生機構「攥指成拳」。其目的,是要以此提高縣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推動構建分級診療秩序落地生根。

而要確保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抱團」發展,勢必需要形成更加強大的牽引力,正因如此,《意見》才強調在今年6月底前以省為單位全面推開建設。而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正是相應工作機制的系列產物。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主要定位於在疑難危重症診斷與治療、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高水平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研究成果轉化、解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醫院管理等方面代表全國頂尖水平、發揮牽頭作用,並協同國家醫學中心帶動區域醫療、預防和保健服務水平提升,努力實現區域間醫療服務同質化。

正是依託於覆蓋到醫療資源薄弱省份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衛生院等縣鄉村級基層醫療機構才能順暢地與上級醫療機構展開協作、協同。監測顯示,全國已有70%以上的衛生院與上級醫院建立了穩定的遠程醫療協作關係。

可以預見,隨著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持續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將以更為豐富的形式回流縣域、下沉基層。以此帶動縣鄉村級基層醫療水平和覆蓋面持續提升,助力「大病重病在本省解決,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在鄉鎮、村裡解決」的深化醫改目標逐一提速實現,更好提升群眾健康獲得感。

當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仍在路上。畢竟,《意見》瞄準的目標絕非止步於啟動建設,還有到2025年底力爭全國90%以上的縣基本建成縣域醫共體的近期目標,到2027年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基本實現全覆蓋的中期目標。

為此,仍須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和部門協同,不斷深耕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服務質效的現實方法和手段,同時還要強化監測、評價,引導和確保縣域醫共體良性、穩健發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明確,今年將進一步健全機制,採取一系列措施推動城市醫療資源向縣級醫院和城鄉基層下沉,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

無獨有偶,6月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也對持續深化醫改作出進一步安排。其中就進一步凸顯了「更加注重建設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的有關安排。

郡縣治,天下安。已經吹響衝鋒號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勢必承載更多民眾期許,大踏步邁出深化醫改的堅定步伐。

總 監製丨王 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蔣 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900439b0a7ea73e204c142dafbffb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