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杆鬧劇:人類軍事史上的最奇葩武器

2023-12-28     冷炮歷史

原標題:拍杆鬧劇:人類軍事史上的最奇葩武器

拍杆鬧劇:人類軍事史上的最奇葩武器

在人類軍事史上,很少有一種武器能像拍杆這般奇葩。不僅分布範圍局限於東亞內陸,延續時長也相當短暫,最後只能靠托古自重的兵書刷取存在感。否則都難以被後人注意,成為網絡百科中的不起眼詞條。

然而,仔細考量拍杆神器誕生的前言後果,就不會對這段詭異的歷史產生質疑。畢竟,那的確是古人所能迅速汲取的最佳選項。

先秦時代 有完善護牆的城市數量很少

早在先秦時期,許多諸侯國的政治、經濟中心才剛剛布局城市建構,甚至來不及為大幅擴增的外圍建造護牆。因此,戰爭中的攻堅作業多出現於曠野,並且對特殊地形有嚴重依賴。倘若真遇到有嚴密城防的堡壘或都市,則只能靠截斷後勤供給、強行堆人頭血拚或築壩泄洪等辦去法尋求突破。長此以往,攻守雙方的不對稱形勢異常明顯。

拍杆的設計原型 就是農業取水用的桔槔

於是,最早的拍杆類武器孕育而生。其設計思路,起源於民間從事農業生產過程的桔槔,一種運用槓桿原理的汲水機械。基本結構就是在支柱上安裝一根橫竿,前端聯繫水桶,尾端縛系墜石。使用時只需牽拉桶繩汲水,然後鬆手讓竿尾憑墜石重力下落。隨後再抬起竿首,便將水桶提升出井。軍事化改造則是反向使用,即將橫竿縛系墜石的一端伸向敵方城池,另一端保留聯繫繩索供士兵操縱。最終通過牽索壓下尾端,讓裝有巨石的首翹起,然後放鬆繩索砸向牆體。

對於夯土城牆而言 拍杆的錘擊已足夠威力

誠然,此類設計無法比肩弩炮、投石機等遠程武器,卻是攻城機械初學者的最佳起步教具。當時的大部分先秦城牆,都是相當原始的夯土結構,附加頂層的木質加蓋。故而難以抗住巨石的地心引力錘擊,經常會迫使防禦者主動從突擊區域撤出。

先秦時期的大分部戰場 沒有按放拍杆的空間與必要

另一方面,這種陸戰拍杆並不能被直接遷移至水面艦艇使用。因為大部分船隻體量偏小,幾乎不能有超過5米左右的寬幅,根本承擔不起全套設備的載重與施展空間。哪怕是具備上下3-4層結構的樓船,也多為小艇疊加木板建造的連體舟。只能在特定水域裡航行,且不具備相應的結構強度,容易造成毀滅性的翻船事故。所以,直至漢武帝用艦隊遠征閩越和朝鮮半島的年代,拍杆類裝備都與水軍將士們無緣。即便到後來的三國時期,這類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秦漢樓船的直接疊加結構 同樣不需要拍杆

不過,南北朝亂世的降臨,終究將拍杆和艦船做相互綁定。公元311年,不滿東晉暴虐統治的杜弢等人在荊湘策動起義。他們沿湘江行進,一度攻陷長沙,失敗後又退往廣州躲避。由於追討而來的官軍也依賴湖泊航運,便不可避免的發生大規模水戰。義軍方面缺乏可靠的火力輸出點,便首度將原本用於陸戰攻城的拍杆搬到船上,猛烈錘擊東晉的樓船戰艦。雖不能在逆境中力挽狂瀾,卻足以引起勝利者的高度關注。

東晉時期 樓船技術的改進催生出水戰拍杆

需知,作為典型的北方渡來人政權,東晉王朝在水軍建設方面存有嚴重自我矛盾。既需要發展大規模艦隊拱衛狹窄的沿江郡縣,又害怕過度重用本地的熟練槳手,讓自己淪為里外不是人的政治夾心餅乾。因而需要威力可觀、人員專業依賴度較低的武器,同步保持對北方胡人和南方土著的不對稱優勢。加之有大量的南洋崑崙舟來訪,不輕易間也拉升了東南各地的船舶建造技術,本為臨時措施的拍竿便升格成制式標配。

早期的T字型拍杆

早期的艦用拍杆與陸軍原型基本無異,主要由四部分組成:

1 狀如桅檣的支柱或立柱,就是豎在船上的基本支撐。

2 裝在柱頂的橫竿,能作軸向運動。

3 裝在橫竿首端的墜石,也是整套機械的威力源泉。

4 裝在甲板的轆轤,以繩索和橫竿尾端相連。

平時轆轤緊收繩索,橫竿首尾大致持平,拍竿整體略呈T形。等到敵船靠近就鬆動轆轤,讓竿首拍打下去。

晚期的V字型拍杆

後期的船用拍杆更進一步改進發展,主要由六部分組成:

1 豎裝如桅的支柱

2 安於在立柱外側的軸座

3 裝在軸座之上的斜竿

4 裝在斜竿之首的墜石

5 裝在支柱之頂的滑輪

6 設置在甲板或艙內內的轆轤,用繩索經過滑輪與斜竿首端相連。

平時轆轤緊收繩索,斜竿略微外傾,拍竿整體大致呈V形。在戰鬥中靠近敵船,鬆開轆轤就能讓斜竿即倒下拍擊。這些改動不僅節約空間,而且大大改善了力學性能。不僅操作更為省力,而且當拍杆的高度被增加到14.8米,對大部分目標的攻擊力度獲得同步強化。

整個南北朝時代 長江流域的水戰頻率激增

正因如此,整個南北朝時期的長江水戰,都呈現出相當詭異相互敲擊狀態。樓船的地位進一步飆升,傳統槳帆船的地位則隨之下降,徹底淪為次要的輔助載具。

比如在公元567年,陳朝大將淳于量奉命剿滅華皎叛軍。雙方麾下都以水師為絕對主力,且都在樓船上安裝有威力巨大的拍杆。但淳于量不像同對方進行機械硬拼,便先派體型矮小的車船發動衝擊。直到叛軍被迫提前降下巨石排擊,才突然出動己方樓船上去補刀。叛軍一邊猝不及防,根本來不及重新收起還手,結果被逐個拍碎沉沒。可見在當時的水面作戰中,幾乎沒有比拍杆更可靠的大規模殺傷性兵器。無論傳統弓弩、潑灑石灰和藉機縱火,都無法達到類似的驚人效果。

南北朝時期的普通拍杆樓船

值得一提的是,拍杆在晉升水面戰王者之餘,仍舊保留著固有的攻城器械本色。公元563年秋季,陳朝方面進攻由北周大將裴寬守鎮守的沔州。後者為防禦南方艦船,早就量度出水文情況,並派人在岸邊豎立能阻攔船隻靠近的大木樁。不料當年的暴雨異常猛烈,讓江水直接摸過木樁防線。陳朝的樓船艦隊便順勢靠近,呈四面合圍之勢,用大型拍杆砸裂城牆。在後來的不少沿江攻防戰中,類似情景還多次反覆上演。

拍杆的陸上版本 一直是兵書中的攻城利器

當然,常年吃虧的北方,最終在隋朝建立後完成反超。公元588年,大將楊素率軍沿長江進擊下游,陣中就有遠勝普通樓船的五牙戰艦。該型船隻主要由巴蜀境內的優質木料打造,總長54.6米、寬15米、吃水深度達4米,上下五層結構達史無前例的50尺高。其左右前後均設置6台重型拍杆,還能容納800名軍士作戰,且不需要經驗太豐富的船員就能操縱自如。

總計裝有6台拍杆的隋朝五牙戰艦

次年1月,隋朝艦隊順流抵達荊門,與呂仲惠率領的陳朝守軍接戰。前者直接出動4艘五牙艦,用更長的拍杆搶先錘擊對手,並且憑高度優勢占得先機。一經交手便真碎10餘艘敵船,為整支遠征部隊敲開勝利之門。至此,長期由南朝壟斷的水軍優勢蕩然無存,綿延數代的建康城王氣只能黯然收場。

隋煬帝的全面勝利 給拍杆這種武器判了無期徒刑

諷刺的是,拍杆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竟在南北朝亂世終結後被束之高閣。儘管隋煬帝在任上大造樓船,先後用於對高句麗和琉球的遠征行動,但主要職能都是運輸而非直接交戰。相反,過於高聳的結構不利於船體穩定,更容易在風浪較大的海面造成隱患,自然躲不開鳥盡弓藏的慘澹命運。

隋唐過後 樓船已不再必須裝備拍杆

看到這裡,或許有讀者會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南朝軍隊不選擇將同時代興起的拋石機搬上船?

答案也很簡單,那就是早期的拋石機效率不高。在12世紀的西方配重系統出現前,拋石機往往需要藉助操作者的手拉驅動。換句話說,人越多、助跑距離越長,那麼射程就越遠而石彈威力越大。奈何樓船主打上下疊層,並不重視整體長度,深怕影響自己在江面機動。何況拋石機的精度不高,更適合於轟擊固定對象。所以,安放1-2部拋石機的空間,遠不如換取4-6台拍杆划算。直到唐宋之間的五代十國階段,大型船舶的建造風格由加高轉為拉長,小型拋石機才得以被水軍作用制式武器。但也意味著拍杆作為一種特殊兵器,幾乎不再有多少運用必要。

拋石機完全取代拍杆 還要等到兩宋時期

即便如此,在崇尚托古自重的兵書編纂領域,拍杆始終被與樓船做相互綁定。縱使後來者從未見過真品,也不妨礙他們以日趨抽象的畫風繼續塗抹保存。唯有占據洞庭湖的楊么起義軍走不尋常路,於公元1130-35年間復刻出不少裝有拍杆的樓船。面對低矮的宋朝海船時大發神威,幾度在水道狹窄的湖口擊碎對手。直至遭名將岳飛剿滅,才讓這次軍事復古無疾而終。

宋明兩朝兵書上的樓船+拍杆

此後,由於配重拋石機、火器與大量新式船舶興起,拍杆徹底失去實用價值。無論元末梟雄陳友諒,還是逆天謀反的大明寧王,都沒有留下樓船使用拍杆的點滴記錄。但即便是真為麾下的艦隊進行配置,恐怕也很難在火炮、火槍、火船滿天飛的新式戰場上討得任何便宜。

至於還有人問:為何相似的武器沒有在地中海、印度洋等西方戰場出現過?

只要細數拍杆在起源地的興衰歷程便克制一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1c5a0485c816939fd4266f2a959c4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