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擴容改裝:美國海軍的二戰剩餘物資處理法則

2023-01-20     冷炮歷史

原標題:非典型擴容改裝:美國海軍的二戰剩餘物資處理法則

非典型擴容改裝:美國海軍的二戰剩餘物資處理法則

本文由公眾號 「尼伯龍根工廠」授權發布

二戰結束後,美國海軍的大量剩餘船隻,有些外銷、有些拆解,還有一些進行現代化改裝後繼續使用。現代化改裝可能涉及武備、電子設備、上層建築、動力系統甚至內部布置,加裝,拆除,變更或重建,但船體的外部尺寸通常是無法改變的,自這條船建造完成就無法改動。

然而,這些動作也有改變了船體長度和排水量的大手術。

身首異處的「納瓦索塔」號油船(USS Navasota ,AO-106)正在進行切斷接長改裝,攝於1960年代。

已被完全切斷船體的 「普羅秋斯」號潛艇供應艦(USS Proteus ,AS-19)。切斷接長改裝可能是計算機時代前最複雜的工程之一。

第一部分:油船

戰爭陰影出現在地平線上的1939年,美國政府與標準石油公司簽署了12條T3-S2-A1「國防油船」的合作協議,一旦需要,它們可以快速改裝為軍用船隻,因此區別產生的額外開銷將由政府補助,這就是著名的「西馬龍」級艦隊油船,最初8條由標準石油公司使用,另4條直接編入海軍——戰爭爆發後自然全部被軍管。

1942年4月杜立特空襲東京時,塗裝著MS12迷彩的首艦「西馬龍」號(USS Cimarron ,AO-22),自「企業」號航空母艦拍攝,艦首可見2座單裝5寸炮塔,後以敞開式高炮取代。該艦未進行切斷接長改裝,1969年退役。

二戰期間,又建造了三批次共計19條西馬龍級,各批次外形特徵有所區別,戰時有「尼奧肖」( USS Neosho ,AO-23)和「密西西尼瓦」(USS Mississinewa,AO-59)號被擊沉。這些航速達18節的油船有5條進行了切斷接長改裝,但其餘也都參與了韓戰和越南戰爭。

「密西西尼瓦」號1944年11月被日本「回天」自殺魚雷擊沉,2001年,應密克羅尼西亞政府要求,美國海軍從殘骸中抽走了近200萬加侖殘油,約為被擊沉時載量的一半。「尼奧肖」則是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被日本艦載機當成航空母艦炸沉。

幸運的戰利品

1945年,美國獲得了德國海軍倖存的「迪特馬欣」號(KMS Dithmarschen)輔助船。與美國的單一功能但全面服務理念不同,德國海軍的輔助船隻專門為一類作戰艦艇設計,如魚雷艇、潛艇或掃雷艇,但可以滿足此類船隻的燃油、彈藥和備件等綜合需求。航速22節的「迪特馬欣」則是專為供應大型水面艦設計,除了數千噸的燃油外,還能提供彈藥、輕質燃油、潤滑油、備件、食物與淡水,甚至維護人員的「一站式」補給。

二戰結束後數周被美軍看押的「迪特馬欣」號,仍保留著德國海軍迷彩。

美國海軍評估該艦時留下深刻印象,次年該艦以「柯尼庫」號補給油船(USS Conecuh, AOR-110)名稱重新在美國海軍服役至1956年,1960年拆解。此時,該艦的建造和使用理念已將美國海軍的海上補給構建出新的路徑。

1955年在維吉尼亞海岸錨泊的「柯尼庫」號,重新服役後更換了美製火炮、雷達、無線電台和最重要的補給索具。

新方法

1947年,曾在馬里亞納和硫磺島指揮輔助船隻單位,被譽為海上補給技術專家的愛德華·帕雷(Edward Paré)上校在美國海軍軍事學院進行了一次重要的講座。帕雷首先明確了二戰期間對海上補給需求的增加:「飯量」顯然更大的航空母艦取代了戰列艦的主力艦地位。相比之下,前者搭載的艦載機要消耗大量的航空燃油和武器,在戰前幾乎是無法想像的,尤以太平洋戰爭的最後一年為甚。

而隨著更大,耗油率也更高的噴氣式飛機上艦,油彈等配套物資所需噸位會更多。帕雷指出,戰列艦時期的補給模式效率不足。二戰後期,航母戰鬥群的作業流程是減速到幾節,讓緩慢的輔助船隻和航母並排航行到足夠靠近,鉤住,輸送貨物,脫鉤,分離。燃油,彈藥,乾貨,逐次進行。帕雷認為,「迪特馬欣」號的「一站式」補給最高可將效率提升300%。

解決補給問題的穿梭模式示意圖:1-單一功能的補給船隻從岸上裝載對應物資;2-低速補給船與快速戰鬥支援艦(AOE)匯合將貨物輸送至後者;3-AOE與航母戰鬥群匯合進行一站式補給;4-與此同時,低速補給船返港重複開始此循環。

但二戰標準的西馬龍級無法滿足一對一補給AOE,而為一條AOE配備兩條油船又會導致功能的浪費,只需第二條油船一半的運輸能力。1960年代初期,令多數人難以理解的想法被定為解決方案:把現有的二戰油船物理層面上放大!

首批改裝

自二戰結束到韓戰末期,美國國會未對戰後新造油輪提供任何撥款,導致1962年只有6條新型「尼奧肖」級(使用了戰沉艦的名字)能夠一對一為AOE供油,急需更多同級別船隻。

美國海軍估計,切斷接長一條二戰油船需要2000萬美元(合2022年1.857億美元,下同)而建造一條大型新船要4500萬美元(4.18億美元)。改裝5條西馬龍級可以將補給能力翻倍,短期內可以省下上億美元。長期考慮,新型油船的運行周期為30年,而高強度使用了15-18年的西馬龍級,即使完成改裝也只剩下一半壽命,考慮到這一時期美國海軍海上加油能力的明顯不足,這一緩兵之計還是得以實施。

1962年,國會在海軍FY63預算聽證會上通過了「納瓦索塔」號和「瓦卡莫」號(USS Waccamaw ,AO-109)改裝項目,次年「米斯皮里安」( USS Mispillion ,AO-105)「帕瑟姆斯克」( USS Passumpsic ,AO-107)和「波科達」( USS Pawcatuc,AO-108)三艦也獲得了撥款。

作業流程

「帕瑟姆斯克」號新的中段船體在俄亥俄州洛林(Lorain)的美國造船公司下水。

進入干船塢的船體以乙炔氣自船首區域後的某肋骨切斷,占大部分的後段船體注水後浮起,移出船塢。新的120米(394英尺)船體中段則是全新製造的,進入干船塢後再排干,焊接到船首上。然後,舊的後段船體回到船塢,上層建築儘量拆除零件減重後,從船體上切割下來,用一台190噸吊機移到新船體的預留位置上。

普吉特灣橋樑與疏浚公司(後為洛克希德下屬的造船子公司)承擔了若干切斷接長業務,瓦卡莫」號的中段船體外包給了日本川崎造船廠製造,再上溯十幾年簡直無法想像。

舊的中段船體也要與後段船體切割開送去拆解,當然比新船體短了不少。尾段則焊回新的中段上,構成了一條頭尾舊而軀幹新的完整船體。每一步只需要幾天時間,最後的注水步驟(將切斷的舊船體移出,並移回船尾)可以在同一天內完成。

當然改動不僅局限於船體:美國油船之前使用多種軟管和油槽,二戰期間最常見的是各種直徑以外部繩索加固的軟管,改裝後統一為英國皇家海軍設計的7寸管,較小的船隻則使用2.5寸管。蒸汽絞盤被電動液壓的新型號取代,吊臂也從懸臂式改為桁架和吊杆,軟管則以衝壓張緊的繩索強化,一系列措施使補給作業時兩艦距離可拉開至95碼。

二戰時期軟管(上)和新型7寸管(下)。

懸臂起重機(上)和「納瓦索塔」號改裝後,與現代補給艦基本相同(下)。

長度和排水量的增加意味著改裝後的船體航行特性也有顯著區別,加油過程中迅速的配平和吃水變化的影響更為顯著。二戰時期的船舵被兩具現代的配重平衡舵取代,以使其獲得最大的螺旋槳尾流接觸面積。槳軸和支架也進行了更換。

「米斯皮里安」號的方向舵特寫,上方的護架是為了避免拖船碰撞方向舵或螺旋槳安裝的。

加裝了一座柴油發電站,以應對現代船隻電力需求的大幅增加,因此在後甲板上豎起另一座稱為「笨蛋下水道」(Donkey Funnel)的細長煙筒(下圖箭頭)

改裝後的「帕瑟姆斯克」號。

新船體在原有的艦首炮位後方空出了一大塊甲板,此處強化後作為直升機平台。這些油船並沒有搭載直升機,也沒有配套的維護設備,只能供垂直補給作業時使用。

「瓦卡莫」號的直升機平台可見多條引導進近標識,天氣狀況和平台上貨物分布都會使降落航線不同。

HC-4戰鬥支援中隊(非今日裝備CH-53E的同名單位)的一架UH-2A「海妖」直升機正準備降落在該艦上。注意機頭指向與甲板標識線的方向。

移交軍事海運司令部前,二戰時期安裝的武器仍然保留。可見「納瓦索塔」號安裝的2門敞開式Mk22型3寸炮,以及當中的Mk51射擊指揮儀。

改裝完成的「米斯皮里安」上面安裝了一個扎眼的橙色大球——美國著名聯鎖加油站「石油聯盟」( Union 76)的商標,如今已不知究竟何時來到船上,但在1968年越南外海執勤時已經在了。頂個大球當然是違反條例的,但無數艦長甚至艦隊司令在加油作業中目睹後,並未下令處理,直到1970年代中期某日才拆掉。

位於煙筒後方的「石油聯盟」商標。

正在東京灣為「美國」號航空母艦加油的「米斯皮里安」號,灰色的艦體上橙色大球確實特別顯眼。

越戰期間,這些加長油船有時會直接為作戰艦艇加油,雖然與穿梭理念背道而馳——這一理念是為了與蘇聯打一場遠洋高強度海戰預計的,北越沒有驅逐艦,潛艇和遠程偵察機,北部灣航行的特混艦隊只要離開對方陸基雷達和魚雷艇的作戰範圍即可。這些油船也能像它們在二戰時期一樣四平八穩的航行。

楊基站(北部灣)的航母戰鬥群每3天一個補給周期,迪克西站(南越外海)則是5天。這裡遵從主流資料採用音譯,實則為「北佬」和「南蠻」之意。

1972年在楊基站為「珊瑚海」號航空母艦直接加油的「納瓦索塔」號。

這些改裝船在另一方面體現價值:美國海軍的預備航母艦長必須有很強的海軍航空背景,另一先導要求則是指揮過深吃水的作戰艦艇,此時戰列艦和重巡洋艦已經退役,油船恰好符合了要求。

除了標準化7寸軟管,另一顯著進步是加油探頭的應用。

現代的海上加油裝置圖,中心(Probe)為探頭,與海軍飛機的受油管相似,但介質流動方向相反。

探頭在鎖扣前方裝有一道提升閥(與氣缸進氣門原理相圖),與受油嘴互鎖後,提升閥開,進行流體輸送。受油嘴自身有一定的移動餘量,以免惡劣天氣或突然位移產生過大應力。兩者分離後,提升閥在閥芯內彈簧作用下立即關閉。

相對二戰時期的加油設備,這無疑是一個飛躍。舊式的接口上面只有簡單的溝槽與加油軟管咬合,平時以法蘭封閉,每次作業都需要人工解口和緊固,有些船隻甚至連這都沒有。如果輸送航空燃油,還需要連接特製的黃銅製裝置,以消除鋼質構件可能產生的靜電和電火花(與在可燃氣環境中使用銅合金防爆工具原因相同)

1950年代美國海軍照片,一根舊式6寸軟管以繩套系留。

用上了新型的加油探頭之後,就可以隨時輸送任何特性的燃料,如果需要,甚至可以兩根管並聯作業加倍流量,當然受油嘴也需要兩個。

「波科達」號改裝後安裝的7寸管和加油探頭。

海運司令部

越戰結束時,美國海軍承受著巨大的預算壓力,節省開銷的方案之一是將艦隊油船轉至軍事海運司令部(Military Sealift Command,MSC)部分私有化。MSC是美國海軍部的一部分,但並非 海軍 的一部分。隸屬MSC的船隻由商船水手而非海軍人員駕駛,只有少量現役人員負責加密無線電通訊等特別任務。法律上,MSC船隻不得武裝,因此所有武器都被拆除。從技術層面上,它們並非「現役」但確實在軍用序列中,名字前綴為USNS——美國海軍的船隻,而非USS,舷號前加T-字樣。

以人均薪水計算,商船水手比海軍人員更高,但五角大樓不需要送他們進兵營,也不用為他們準備牙醫,給他們的妻子建房或者考慮他們的退伍軍人待遇等等。

1980年代的「帕瑟姆斯克」號,舷號已改為T-AO-107。

在1970年代(至今仍有一定程度),讓民間船員駕駛無防禦武器的油船為航母編隊補給是充滿爭議的。五角大樓的應對措施是將這一概念擴展到拖船、救援船和海洋地理考察船等其它非作戰船隻。

離場

到了1970年代末,踢跑的空罐子又來到了美國海軍腳下——這些船隻都已經接近或達到預計壽命。內部管線漏油、金屬疲勞或電氣故障逐漸開始出現。但先是卡特消減預算推遲了這些老傢伙的退役時間,又有里根的海軍擴張計劃,對油船的需求驟增。

以上「雙重打擊」使得這幾條切斷接長的油船只能超期服役,而不是由於「值得」或者「經濟」。1980年代美國海軍為了讓所有特混艦隊能在公海航行一直承受很大壓力,一旦爆發大規模海上戰爭,哪怕一條油船損失都可能導致局勢來到懸崖邊緣。

1991年的「納瓦索塔」號,此時最前方一組補給裝置已經拆除。

「帕瑟姆斯克」號狀態實在太差,1990年底在日本直接除役,次年在印度拆解。「納瓦索塔」號1991年退役,1995年拆解。同年退役的還有「波科達」和「瓦卡莫」號,但要等到2005年拆解。最晚的「米斯皮里安」號1995年退役,2012年拆解。

第二批次

最後三條切斷接長的二戰油船,改裝原因和結構都截然不同。四條「薩克拉門托」級AOE實現了一站式多功能補給,但成功的代價就是昂貴——單價6600萬美元(6.17億美元),是直到當時價格最高的海軍輔助船隻,運行開銷也很大。

「薩克拉門托」號(USS Sacramento ,AOE-1)使用了未完工的「肯塔基」號戰列艦(BB-66)的蒸汽輪機以減少支出。

進一步增建同級艦的需求被凍結了,取而代之的是7條「威奇塔」級綜合補給艦(AOR),後者要小一些,速度也稍慢,但實惠的多。在「威奇塔」級設計過程中,對3條二戰油船的切斷接長方案就進行了考慮。這並非全新的想法,早在1950年7月,將一條油船改為「一站式」補給船的提議已經得到初步認可,但由於韓戰爆發,不可能騰出一條油船來做實驗。

來到1960年代 ,方案變成了將切斷接長的二戰船隻變成「半條AOE」:具有後者的許多特徵,但是慢很多。與節省的開銷比起來,速度算是能接受的抵值。

1964年年通過了海軍FY65預算的撥款,選中「阿斯塔布拉」號(USS Ashtabula ,AO-51)、「卡盧薩哈奇」 號(USS Caloosahatchee,AO-98)和「卡尼斯蒂奧」 號(USS Canisteo,AO-99)的原因是這些船是留下來的二戰油船中最新的,如前所述,美國海軍想要「緩兵之計」拖的久一些。

「卡尼斯蒂奧」號二戰結束後3個月才入役,照片攝於1946年 「跳高行動」( Operation Highjump)南極軍事考察時。

改裝流程

這三條油船的切割位置與前述5船相同,但新的中段船體長400英尺(122米)與尾端焊接。前部船體的一段被切下,剩餘船首與後3/4(新船體)連接得到完整船體。上層建築則被全新替換,不需要進行切割和吊裝。切割和焊接共計需要兩周左右,進一步的變更和之前的切斷接長一樣,包括新型船舵等。

1968年改裝作業中的「卡盧薩哈奇」 號,新船體中段的連接位置非常顯眼。螺旋槳已提前拆下放置於棧橋上。

質量大的物體自海洋中通過時,周圍的壓力分布如a圖所示,首尾的流體被「擠壓」,側舷則因壓差產生「吸力」。當被補給船隻駛過兩區域介面時,如圖b所示船體兩側受力會出現瞬時變化,需要立即操舵以避免變嚮導致碰撞。這一問題在二戰後期船體很長的「中途島」級航空母艦和「衣阿華」級戰列艦首次出現,在戰後「福萊斯特爾」和「企業」等超級航母上更加明顯。

1980年代,世界上大多數海軍輔助船隻都是單軸,「卡盧薩哈奇」號船尾兩側書寫「雙槳,遠離」以提醒接近的其它船隻。

雖然和第一批切斷接長的油船一樣液體輸送能力獲得了提升,第二批三條船最大區別是它們被重新劃分為多功能船隻,除了船用和航空燃油外,它們還能輸送彈藥、冷凍和罐頭食品以及其它乾貨,通過張緊的架空索道傳遞。

圖例為使用綽號「蚱蜢」的輸送裝置補給一枚RUR-5「阿斯洛克」反潛飛彈,該飛彈是冷戰時期驅逐艦的常用反潛武器,實際是火箭助飛自導魚雷(或核深水炸彈)。

1990年的「卡盧薩哈奇」號,可見第二座桁架頂端的2具AN/WSC-3衛星通信天線(左右上角輪圈狀物),這是二戰時期無法想像的科技。圖片右側可見一條「諾克斯」級護衛艦。

這三條船的改裝是很成功的,開銷遠遠低於建造AOE,性能與AOR相當。儘管具備了一站式補給能力,它們的舷號還是歸在油船(AO)。

楊基站的「阿斯塔布拉」號,星條旗左側掛著一面R信號旗。

紅底黃十字的R旗首先在補給船一側掛起,顯示接收船隻應從哪一舷靠近,後者同時應將R旗升到一半,表示自己已理解補給船信號。晝間,每一吊臂上有告示牌標出傳遞的物資類型,夜間則以燈光顯示。補給作業中,兩船均掛出紅色的B旗。預計距作業完成還有15分鐘時,接收船應將「準備」三角旗升到一半,完全升起該旗則意味該船不需再接收補給船的物資,可以終止作業。

一站式補給的關鍵是高效的措施,這三條船改裝後安裝了6組吊臂,有些可以兩舷同時進行補給作業。比如說,左舷是一條航空母艦這種有多個接收點的大型船隻可能有3個雙聯軟管、1個單根軟管和4個索道同時連接,而右舷的驅逐艦隻有雙聯軟管和索道各一。在91分鐘內,可以向航空母艦傳遞460萬升航空燃油、220噸機載彈藥、44噸食品和其它物資,同時驅逐艦接收33萬升燃油和8噸5寸炮彈。

「卡盧薩哈奇」號正在同時對「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和「福萊斯特·謝爾曼」級驅逐艦補給。

由於補給吊臂占用過多空間,沒有地方布置直升機平台。此外這些二戰底子的油船航速只有18節,較24.75節的「威奇塔」和26節的「薩克拉門托」慢了不少。但美國海軍贏了賭注——改裝後的船隻老化速率比1940和1960年代估計都要低,直到最後兩條船到了服役期時,冷戰都已經結束了。「阿斯塔布拉」號於1982年退役(該艦1944年被一條日本91式航空魚雷命中,是最後退役的在魚雷攻擊後倖存的軍用船隻)「卡尼斯蒂奧」和「卡盧薩哈奇」號分別於1989和1990年退役,三艦拆解過程在先前文章已有詳述,不再重複。

同為里根總統的「600艦海軍」計劃中的二戰老艦,「卡尼斯蒂奧」號正在為「衣阿華」號戰列艦(BB-61)加油。

第二部分:供應艦

1944年服役的「普羅秋斯」號潛艇供應艦(USS Proteus ,AS-19)是二戰前設計建造的7條「富爾頓」級的最後一條。與別國比起來,美國的潛艇供應艦體型巨大且結構複雜,「普羅秋斯」號完工時長161.8米,排水量9400噸。該級艦設計用於滿足一整個潛艇分隊的需求,是浮動的潛艇基地,除了能夠補充柴油、魚雷和食品之外,可以進行任何不需要入塢的維修工作,有專門的光學儀器、魚雷和電氣等維修車間。

建造中和完工後的「普羅秋斯」號。富爾頓級最初配備4座單裝5寸炮塔,前後各二。

雖然該級船只有武器,但18.5節航速的它並非為公海作戰準備的。對這種級別排水量的船隻罕見的配備了柴-電混合動力,目的是在停泊時可以使用柴油發電機為潛艇的電池充電。此外,還考慮到了行政管理的需要,船上不僅有潛艇分隊指揮官的指揮部,還有軍需官、軍法處、隨軍牧師、訓練資料庫和醫療設備……

二戰後期的「普羅秋斯」號,攝於中途島,注意桅杆頂SK-1對空搜索雷達的大型天線。

圖片左側是日本投降後進駐本土的「普羅秋斯」號,中間是已被美軍繳獲的日本I-14和I-401號大型潛艇。

1947年11月26日,「普羅秋斯」號被從作戰艦艇序列中除名並重新列為「特殊在役」,停泊在康乃狄克州新倫敦的海軍潛艇基地,只保留少量船員作為錨泊的潛艇支援船隻,這種情況在戰後屢見不鮮,雖然將一條船完全除役可以免去年檢和大量繁複文件,但它還有一些用途,故仍暫時保留。

北極星冉冉升起

UGM-27「北極星」潛射彈道飛彈(Polaris SLBM)自出現時就是徹底改變冷戰核戰略的革命性武器。195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經過研究認為,發展一種固體燃料的遠程飛彈,攜帶百萬噸級核彈頭並由水下發射是可行的。

發射出水的「北極星」飛彈。

世界上第一條核潛艇「鸚鵡螺」號於1954年服役,如果這種飛彈配備給「永遠不需要浮出水面」的核動力潛艇,將會是幾乎不會被擊毀的報復性打擊體系。飛彈和配套潛艇的開發始於1956年,首次成功試射比彈道飛彈核潛艇「喬治·華盛頓」號(USS George Washington ,SSBN-598)服役還要早幾個月。

「喬治·華盛頓」號駛過珍珠港的亞利桑那紀念堂。

SSBN改變了冷戰核力量平衡的遊戲規則。哪怕一方第一輪打擊就把另一方的轟炸機基地和彈道飛彈發射井全部端掉,擊沉全部作戰巡邏的潛艇也是幾乎沒有可能的。一條「喬治·華盛頓」級可以裝載16枚飛彈,每一枚都能搭載一顆威力超出長崎原子彈的Mk3型核彈,如此報復兵器足以讓對手忌憚到不敢發動核打擊。

「北極星」服役時的問題是射程與時間。SSBN一次巡航時間是兩個半月到三個半月,這期間內不會浮出水面。不像今日洲際的UGM-133「三叉戟」II,UGM-73隻有2500海里射程,要想覆蓋蘇聯全境,潛艇必須在東北大西洋、地中海和西北太平洋航行。

如果從本土出發,可觀的巡航時間都會浪費在路途上了。對擁有珍珠港、關島和蘇比克灣基地的太平洋方向並不是大問題,但蘇聯最大的幾座城市都在歐洲部分,需要從大西洋方向攻擊。早期確定了在英國建立前進基地,這樣反過來又需要能夠維護和操作飛彈的供應艦。新型的還在繪圖板上,為了即刻解決問題,計劃將一條二戰供應艦進行切斷接長改裝,選中了「普羅秋斯」號。

然而相比改裝油船,改裝潛艇供應艦的難度是指數級的。油船的切割和連接位置除了鋼板幾乎再無其它,除了油槽空無一物。但潛艇供應艦是一座浮動的城市,任何一層甲板的左右舷艙室都可能是不對稱的,相鄰上下層甲板的艙室布置也可能不同,全艦320個艙室在切割作業中不可能完全避開。還有無數縱橫交錯的通道、液壓和氣壓管線、電纜、淡水管線、通風口等等。

因此需要找到兩個影響最小的位置下手,新的「塞入」一段前後兩端需要與船體截面完全吻合,需要極其精確的操作,一英寸誤差就可能前功盡棄(見後文)。

1959年初,「普羅秋斯」號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進行切斷接長改裝的準備工作。

改裝作業

第一步是設計44英尺(13.4米)的嵌入段,這段新船體由70個艙室組成,中部可貯存20枚保存在發射筒內的「北極星」飛彈,由與潛艇耐壓殼體材質相同的HY-80合金鋼製成。由於兩種材料的熱膨脹係數和載荷撓度不同,需要海量的數學計算。

1959年6月8日,切割作業啟動。經過兩天三班倒施工,船體完全斷開。後段船體開口封堵後移出船塢,前部船體的最低層甲板有意進水以在船塢中定位。

分離前後兩段船體過程。

與油船改裝不同,「普羅秋斯」號新的中段船體進入船塢時並非100%完工,飛彈筒的襯套和防輻射層在後續施工過程中加上。

即將施工完成的飛彈貯存區。

最後一步就是把舊的船體後部接回去。由於兩段船體冶金性質的不同,在某些特定部位塗上白色油漆以反射熱量,並以消防系統噴射水霧降溫。兩段船體的焊接作業在剛剛擦黑時進行——太陽不會直射船體,又沒有完全落下地平線。

如前所述,所有東西必須嚴格對齊。內部焊接剛剛開始時,發現兩部分有1英寸的微小縫隙。船廠找到了原因:船體一側比另一側溫度略高。從消防水帶稍加噴霧降溫後,船體完美的接合起來。

二戰時期建造的船體後段正在準備裝回,可見切割位的多道水密門。

兩部分結合處採用連續焊縫,強度與鋼鐵相當。船體完成後,電力和無線電系統的升級工作就開始進行了。4座5寸炮塔只保留最前方一座,加裝了AN/WLR-1雷達告警接收機。1960年7月6日,一年零半個月的工程終於按時完工,也沒有超出預算。耗資2600萬美元的傑作完全由鉛筆、白紙、計算尺和水平儀進行設計。

切斷接長後的「普羅秋斯」號,右舷停泊著一條彈道飛彈潛艇。

再次服役

第一座彈道飛彈潛艇的前進基地選擇在蘇格蘭的聖湖(Holy Loch,下圖)

「普羅秋斯」號自1961年初開始在聖湖發揮其價值。雖然在媒體看來,搬運飛彈可能是最激動人心的一刻,但該艦的大部分任務要平淡的多,和二戰一樣進行日常維護以保障潛艇的正常執勤。

圖中正在為「派屈克·亨利」號(USS Patrick Henry ,SSBN-599)裝填UGM-27「北極星」飛彈。白色套筒並不進入潛艇的發射管,而是由橋式起重機吊起後懸掛在潛艇上方,套筒底端打開與潛艇發射管口相接,套管內的滑車將飛彈降下。這個流程避免了裝載過程中兩船的意外運動造成飛彈損壞。

1964年,「普羅秋斯」號暫時配屬被選為第二處前進基地的羅塔海軍基地(西班牙),同年返回聖湖。1968年,專門為彈道飛彈核潛艇設計的「哈恩利」號(USS Hunley ,AS-31)接替了這條二戰老船。

1971年,新型的UGM-73「海神」飛彈出現,由於海軍需要讓新彈與已有潛艇兼容,射程並沒有較「北極星」有明顯提高,新建造的潛艇從一開始就裝備「海神」,現有潛艇則逐步進行改造。考慮到該艦幾乎不可能參加作戰,1974年最後一座5寸炮塔也被拆除。

拆除所有主炮塔的「普羅秋斯」號,此時主桅上的AN/WLR-1也已經被AN/SPS-10雷達和AN/WSC-3衛星通信天線取代。

1978年,UGM-96「三叉戟」I進行部署前的測試後裝備。除了專門為配合該彈的「俄亥俄」級,海軍決定改進部分「班傑明·富蘭克林」和「詹姆斯·麥迪遜」級,讓它們也能發射射程更遠的「三叉戟」。從此就不再需要前進基地了,1982-85年,較早建造、只能發射「北極星」的5條彈道飛彈潛艇退役。

1980年代初,YTB-796號港口拖船正在協助「普羅秋斯」號進入關島的阿普拉港(Apra Harbor),圖片清晰反映了橋式起重機的摺疊方式。

即便如此,這條老式供應艦仍在為美國海軍發揮作用。新型攻擊核潛艇需要的,它也能做到。自80年代末起,「北極星」和「海神」相繼退役,對潛艇前進基地的需求徹底沒有了,「普羅秋斯」號於1992年9月30日退役。

1980年代,「普羅秋斯」號在韓國某港口為一條「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供電,注意左舷伸出的電纜導軌,如該艦早年為常規潛艇充電一樣,這樣核潛艇在停泊時可以關閉反應堆。

1992年訪問澳大利亞,參加珊瑚海海戰50周年紀念時塗裝了二戰時期的MS31迷彩(MS31出現於1944年,珊瑚海海戰時多使用MS12式樣)。內側可見「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標誌性的巨大艦橋。

最後一次返場

「普羅秋斯」號退役後封存在布雷默頓,1993年中,喬治·G·夏普公司將其改裝成一條住宿用駁船,舷號也改為IX-518,1994年初完工後供其它檢修船隻的船員臨時居住。艦橋上部的桅杆、天線、起重機等都被拆除,動力系統也永久無法使用。一些新角色不需要的區域被封死,為空調系統劃定工作範圍以降低開銷。工程的最重要目標是為1000名船員提高居住,餐飲和訓練區域,小型機修車間等面積較小的區域,被改裝成了訓練和娛樂場地。

改裝為宿舍船的狀態。

煙筒被切割後吊離船體。

該艦以令人陌生的狀態又服役了5年,直到1999年9月完全除役,2008年在布朗斯維爾拆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8cad88d61091e0003e5b3cccbb24d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