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之門:波斯大王薛西斯的挽回顏面工程

2023-06-02     冷炮歷史

原標題:萬國之門:波斯大王薛西斯的挽回顏面工程

公元前480年,波斯帝國在對希臘的第二次入侵戰爭中遭至慘敗。作為最高統帥的薛西斯,因提前跑路而免於面對被困死在歐洲的厄運。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力損失,依然讓這位雄主感到心有餘悸。至此將全部精力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並用餘生完成了許多堪稱奇蹟的大型標識建築。其中就有宏偉的萬國之門,以及看似不朽的王都--波斯波利斯城。

在波斯波利斯之前 阿契美尼德王朝已設立4個首都

事實上,建立波斯帝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向來有4個功能各不相同的首都。比如曾經的龍興之地帕薩爾加德,自始至終被保留著特殊身份。鄰省埃蘭的首府蘇薩具有漫長歷史,通常被用來充當最重要的外交場所。至於北方的山城埃克巴塔納,則是前任宗主與現任盟友米底人的中心。最後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核心巴比倫,充當著農業時代的經濟中心。

相比之前的4座都城 波斯波利斯完全是0基礎

即便如此,開國之君居魯士還是希望能建造一座嶄新王都,用於平衡波斯本土和其他地方間的區域差異。因而選中扎格羅斯山腳下的馬爾夫達什特平原,準備將原先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世界中心。奈何尚未安排破土,自己就死於中亞前線的反遊牧民戰爭。稍後繼位的岡比斯又將目標投向非洲,沒能及時幫逝去的父親如願。直到大流士以權某位,才終於在元前515年啟動工程。但受制於一窮二白的選址現狀,以及古代世界的交通不暢,大部分建築都沒能按計劃落成。

雖然軍事能力平庸 但薛西斯的內政造詣相當出色

不過,發生在希臘前線的軍事失敗,足以給波斯波利斯這個半成品送去重大利好。如果說居魯士的規劃是為理想,大流士的執行是要靠拉動經濟來鞏固地位,那麼薛西斯的動機無疑是兼而有之且格外強烈。一方面可以通過撥款收益,讓帝國的多個區域可以從戰爭消耗中復甦。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替自己製造政績,挽回因戰敗而丟掉的人心和權威軟實力。因而將大筆資金投入當地建設,誓要在黃天厚土之間營造出偉岸奇蹟。

宏偉的阿帕達那宮復原圖

公元前479年起,薛西斯首先致力於補完父親留下的兩個大坑,即總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阿帕達那宮與綽號三重門的議事大廳。尤其是前者,需要豎立72根高24米的立柱,並在夯土堆砌的主結構外包裹彩色磚塊。內壁則覆蓋著價格更高的琉璃轉片,給觀者以恍如身臨天堂般的視覺震撼。而且和類似項目不同,阿帕達那宮實際分為東西兩座,分別在蘇薩和波斯波利斯同步施工。換言之,帝國必須為這對雙胞胎支付兩筆費用,僱傭兩撥具有相同水準的建造者,採購兩匹價格不菲的建築材料。

除宮殿外 波斯波利斯的其他設施也耗費甚多

波斯波利斯的不少建築 少不了黎巴嫩的特色雪松木材

此外,早期的波斯帝國建造風格更遵循先祖傳統,樂於用木頭充當立柱材料。只有當建築本身的高度嚴重超標,才會改用切割石材+輔以石灰的外族技藝。這樣做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迅速將原產自黎巴嫩的優質雪松消耗完畢,迫使後來者全面倒向巨石風格。繼而不斷從兩河流域、小亞細亞乃至希臘招募專業技工,花費遠多於過往的人力成本。幸好波斯人的中央府庫並不缺錢,才能支撐起大量融合亞述與古希臘風格的「波斯式立柱」粉墨登場。

融合了東西方藝術特色的 波斯式立柱

公元前465年前後,約等於大王薛西斯迷上奇蹟基建的第15個春秋,他終於決心在該領域內好好替自己任性一把。隨即推出史無前例的萬國之門方案,準備將其作為外人讚嘆波斯波利斯宏偉藍圖的最大標識物。其主體結構為坐落於城市南端的16.5米高房間,屋頂由4根帶鐘形底座的石柱支撐,後在東、西、南三面各開一座碩大石門。

萬國之門東側的兩座拉馬蘇神像

其中,西門入口處雕刻有兩頭雄偉的公牛,而東側入口處是兩座帶翅膀的拉馬蘇神像。前者是古伊朗-印度傳統的崇拜對象,意在向西方來客標註自己的文化出生。後者則是亞述風格的保護神,顯然是借用前朝名號面相廣大東方受眾。唯有南門沒有類似安排,但也用波斯、埃蘭和巴比倫三種語言,刻有萬國之門名稱和一段意味深長的銘文:

我是薛西斯、偉大的國王、萬王之王、萬國萬民之王、廣袤大地之王,阿契美尼德家族的大流士之子......

萬國之門入口處的雕刻銘文

平心而論,萬國之門並不是波斯波利斯城中最宏偉的建築。但卻很好折射出設計者的細膩心思,讓後人以體會薛西斯的痛點與現實訴求。那就是在被證明軍事無能後,轉而靠技術、財富和宣傳手段,搞曲線救國式形象挽救。

18世紀 歐洲旅行家筆下的萬國之門遺蹟

可惜,任何大刀闊斧的施政舉措,都會伴隨有相應反噬。薛西斯因戰爭失敗而全方位轉向奇蹟工程建設,勢必引起靠軍功上位斂財的貴族不滿。在萬國之門開始建造後不久,他便死於大將阿塔巴努斯的叛亂陰謀。後者已為自己的7個兒子安排要職,準備徹底顛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鐵桶江山。儘管稍後被反擊的阿爾塔薛西斯挫敗,但也成功行刺了薛西斯本人。

薛西斯可能在萬國之門建成前就遇刺身亡

所以,這位波斯帝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君王,可能到死都沒能見到自己的設計傑作問世。萬國之門的最終落成,還是要靠繼任者來運籌帷幄。這不得不說就是對建造初衷的莫大諷刺。

萬國之門與整個波斯波利斯都毀於馬其頓人之手

到了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的馬其頓軍隊兵臨波斯波利斯,以毀滅性的懲戒之火將整座都城摧毀殆盡。萬國之門同樣沒能倖免,與更加宏偉的阿帕達那宮一同淪為殘垣斷壁。諷刺的是,入侵者所打出的行動旗號,正是要為第二次希波戰爭中的縱火行為復仇。 顯然,這又是歷史輪迴贈送給大王薛西斯的血腥玩笑。

(全文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5fd826cb5a93f115bee18e45dcca2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