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圍攻戰:潮汕海盜林鳳的占領菲律賓計劃

2023-06-21     冷炮歷史

原標題:馬尼拉圍攻戰:潮汕海盜林鳳的占領菲律賓計劃

馬尼拉圍攻戰:潮汕海盜林鳳的占領菲律賓計劃

公元1574年,林鳳率領的他的潮汕海盜集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強攻馬尼拉城。雖未能如願取得自己理想的咫尺之地,卻足以給整個菲律賓帶去巨大震撼,甚至對所有參與方都造成相應影響。

事實上,在決定遠赴呂宋島冒險前,林鳳的海盜集團已陷入深度危機。由於明朝先後建立澳門和廈門這兩大口岸,致使大批倭寇或走私商販拋棄原有事業,轉而用購買貿易許可證的方法洗白上岸。同時也為官軍水師增添出不少輔助力量,確保對冥頑不靈者保持全盤壓制。因此,林鳳不僅難以在閩越兩地長期落腳,連招募新援都非常困難。

在入侵菲律賓前 林鳳已經因難以招募人手而遭遇困境

於是,潮汕海盜們開始將目光聚焦於澎湖列島與台灣本島。雖然兩地在先前的歷史上默默無聞,卻因為美洲-太平洋航線的開拓而大肆獲益。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白銀現錢、高價商品和相關從業人員造訪台灣海峽,無疑是海盜劫掠或走私經濟的理想天堂。奈何距離明朝重兵部署的福建太近,故而三番幾次都在起步階段就遭強行打斷。

西班牙人的抵達 讓菲律賓的地緣重要性迅速上升

同時,作為海峽財富源頭的菲律賓,也在發生著根本性變化。此前,來自大洋彼岸的西班牙船隻主要通過關島和帛琉為跳板,並把南方的宿務作為重要根據地。但不斷遭汶萊穆斯林,以及染指香料群島的葡萄牙人抵制,只能往北尋求更安全的大型錨地。最終在1571年兵臨馬尼拉灣,從逃跑的本地王公手中奪取城市控制權。至此,這裡榮升為美洲白銀在亞太地區的最大集散地,也淪為各方勢力都想要染指的「金蛋母雞」。

17世紀的馬尼拉城 大體保持著原先格局

此外,早期的馬尼拉城規模比較有限,還從屬於太平洋對岸的墨西哥總督區。換言之,前來駐紮的西班牙士兵人數非常有限,更沒有常備的大型海船提供火力支援。他們必須時刻提防來自婆羅洲方向的汶萊帝國,依然生活在市區附近的穆斯林部落,以及周遭的大量原始土著。於是將手頭兵力再度分散,幾乎很難獨立應付集中於一點的突然強襲。

雖然大幅縮水 林鳳的海盜集團依然有較大規模

相比之下,林鳳的潮汕海盜集團雖大不如前,卻還是有至少2000名士兵、2000名水手和1500名負責製造各類器械的工匠家屬。而且在離開台澎水域時,已提前將擄掠來的多餘勞力遣散,整個組織上下都相當精幹。等到船隊航行至巴士海峽,就立即把一艘偶遇的西班牙小船截獲,強迫俘虜為自己充當領航員。接著是小批純正的日本浪人倭寇,也被裹挾著參加這次特別軍事行動。最後毫無顧忌的沖向呂宋北部,讓當地的西班牙哨兵根本沒時間發出警告,而馬尼拉的駐軍直至大禍臨頭都不清楚來者為何方神聖。

位於呂宋島以北 巴士海峽上的巴丹島

1574年11月30日,林鳳首先派剛剛收編來的浪人倭寇為骨幹,準備用400-600人的先遣隊偷襲城市。但那位被叫做西奧科的日本領頭人,卻在剛剛上岸時就犯下大錯,讓手下將一直帶路的西班牙俘虜全部處決。結果卻意識到自己因大風而偏航,不僅損失掉3艘小型福船,還只能靠步行趕往馬尼拉。好在這些風波都未引起守軍注意,連退休總督馬丁-德-戈伊蒂都繼續留在自己的海邊別墅里。等到身邊的10名警衛悉數被砍,才意識到大禍降臨到自己頭上。

登陸呂宋的林鳳先遣隊 其中有一些日本浪人

在稍後爆發的小規模衝突中,年邁的前任總督與家人以堅固房子為依託,一度將幾倍於自己的海盜堵在外面。由於覺得襲擊者是婆羅洲穆斯林,他的妻子甚至開窗發動嘴炮嘲諷,結果將西奧科徹底惹怒。後者當即命手下放棄強攻,而是要縱火把房子付之一炬。這才逼的戈伊蒂等人冒死衝出門搏鬥,並在被殺後又遭割鼻子羞辱。但依然有2名總督的手下突圍粗淺,提醒內側的守衛敲響警鐘。

由於缺乏防備 海盜的先遣隊在沿海地區進展順利

不過,海盜們憑藉規模優勢,足以在馬尼拉的港口區域橫行無阻。首先是20名負責巡邏的西班牙火槍手,在黑暗中利用地形掩護狙擊西奧科的先鋒部隊。儘管險些被大批對手包圍,他們還是很好的完成了拖延任務,只留下8具屍體便從容撤回城牆內側。接著是80名聞訊趕來的城市駐軍,從側翼襲擊忙於追趕的潮汕老鄉。此舉雖效果有限,卻讓入侵者門意識到行動已徹底失去突然性。索性按原路退回海邊,到南側的甲米地半島與本部船隊會師,準備休整2天再進行二次強攻。

馬尼拉南側的甲米地半島

然而,正是這看似問題不大一天一夜,給馬尼拉城內的西班牙人以喘息之機。他們在新任總督拉韋薩里斯的指揮下,許多原本分散部署的小分隊被重新聚集起來,還為抵禦來自水面的攻擊而加強了炮兵陣地。加之地位更高的薩爾塞多,率領不超過50名老兵從北方星夜馳援,便接替前者稱為馬尼拉的最高軍事長官。若再算上部分跑來協助的友好土著,那麼西班牙方面的部隊規模已上升至600人。

大肆殺入馬尼拉灣的林鳳艦隊

12月3日凌晨,不願再等的林鳳下令船隊由甲米地半島起航,意圖用艦炮抵近轟擊馬尼拉城牆。可惜,福船上普遍只配備較小的弗朗機銃,根本不是守軍岸基炮兵的對手。加之水面自帶顛簸屬性,很難快速、精準的校瞄目標,而偌大的艦體反而更容易被擊中。因此,這場對轟持續沒多久便以脫離接觸而告終。但還是有1500名士兵順利上岸,放火將包括聖奧古斯丁教堂在內的幾乎所有沿岸建築摧毀。

除本國士兵外 西班牙人麾下還有不少土著盟友

此後,西奧科將所有人分成三組,希望通過分頭進攻把守衛從城牆內吸引出來。這個舉動還獲得水面艦艇協助,她們同樣在不斷機動位置,準備尋找更好的角度殺傷城頭士兵。奈何站在高處的西班牙是看得一清二楚,絲毫不理會海盜們的佯裝迂迴。僅以槍炮火力固守特定區域,給任何敢於靠近自己的目標以重大殺傷。哪怕城市的另一頭,已經因恐懼而爆發奴隸逃亡和土著騷動,還是堅決在原有防區紋絲不動。

馬尼拉地方民兵與潮汕海盜的廝殺

與此同時,還有一場戰鬥在南面的甲米地半島爆發。那裡曾是穆斯林王公建造的柵欄衛城,從1571年起被西班牙人接收為要塞。由於整體布局並沒有改動,故而防禦能力較為低下,僅憑不足百人的民兵與登陸海盜互相廝殺。直到負責指揮的少尉陣亡,才不得不將堡壘拱手讓給對方。但因為距離馬尼拉較遠,所以對主戰場的形勢沒什麼影響。

兩軍在城牆外的港口區的爭奪最為激烈

另一方面,馬尼拉方向的交鋒也徹底進入白熱化。西班牙人利用占絕對優勢的大炮,成功將二次靠近的林鳳船隊驅離。那些已經登陸的海盜雖持有大量槍械,同樣無法對牆後面的守軍造成威脅。倒是後者開始主動反擊,派小股部隊來奪回港口控制權。浪人倭寇與潮汕仔們拚死不讓,但帶隊的西奧科在混亂中被火槍手給擊斃。林鳳很快派來400人增援,把守軍重新趕回城內,才確保餘下的成員能順利返回船上。他還故意讓手下點燃2艘擱淺在沙灘上的舊船,以此分散敵軍的注意力。隨後沿海岸線向北轉移,算是以實際行動宣告圍攻戰失敗。

被稱為西奧科的日本浪人首領 在激戰中被打死

即便遭遇如此挫敗,林鳳仍舊不願放棄自己在菲律賓建立根據地的希望。他和部下們輾轉來到呂宋西北部的邦阿西楠地區,在阿格諾河口附近建立龐大營地。甚至有專門的防禦炮台,謹防西班牙人的船隻追擊過來。然後宣布自己在馬尼拉大獲全勝,要求周遭土著立即向自己繳納供奉,以便攜手建立一個以後再也不用納稅的新世界。

位於邦阿西楠地區的阿格諾河

當然,這種堂而皇之的鬼話,很快就隨最新消息的傳遞而不攻自破。馬尼拉當局在穩住陣腳後,立即將更多軍事資源從南方各島嶼召集過來,組成有250名西班牙士兵、400名水手和1700土著部落兵的遠征部隊,分乘60艘大小艦船趕往當地。他們用安裝在船上鐵鏈封鎖河口,然後用3艘武裝最好的槳帆戰艦替本部開道,徹底把剩餘的2000多名海盜圍困在營寨內。林鳳有在包圍圈內堅持4個多月,才靠拋棄傷員及老弱病殘的方式巧妙出逃。但屬於他的時代,也伴隨著西班牙人的完勝而落下帷幕。

林鳳在呂宋北部的營地 一共只堅持了7個月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1574年的馬尼拉戰役雖規模較為有限,卻因此牽扯出影響甚多的蝴蝶效應。例如曾是穆斯林聚居區的城市,有2名意見領袖因西班牙人猜忌而入獄慘死。後者也非常擔心自己的這個據點遭強敵拔除,進而加速對土著部落的天主教傳教工作。乃至四年後的1578年,主動派兵進攻婆羅洲,短暫占領汶萊帝國的首都。另有嘗試同明朝建立外交關係,為兩國間的貿易額飛升創造了有利條件。

戰後獲得重建的 聖地亞哥堡

至於始作俑者林鳳,則由於自己的最後一波豪賭而失去所有。在灰溜溜的離開呂宋島後,他還計劃以潮汕水域的南澳島為基地,招募更多老鄉來助自己東山再起。結果卻大失所望,眼睜睜看著更多部下接受朝廷詔。只好帶左右人去南洋流亡,至此從歷史長河中銷聲匿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b8143750ad37fefe940ae7abcd08e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