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長平之戰的中趙國為何不能選擇退讓?

2023-03-15     冷炮歷史

原標題:問答:長平之戰的中趙國為何不能選擇退讓?

問答:長平之戰的中趙國為何不能選擇退讓?

問: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一直被認為是秦國崛起、徹底凌駕於其他六國的標誌性事件。因而備受後世關注,不斷復盤他們的戰略戰術決策,並視之為非常正確的案例範本。作為配角的趙國就很難引起足夠重視,基本都拘泥於廉頗的嚴防死守和趙括的輕敵冒進,以及國君的用人失誤。

那麼,倘若趙國堅持執行廉頗的防禦策略,頂多也只是後撤到百里關長城。可否避免更大的損失,不讓敵軍輕易包圍邯鄲?他們與秦國之間的強弱對比,可否因此而得到有效緩解?謝謝!

後人對趙國失敗的因素 主要集中於趙括一人身上

答:趙國之所以忍痛放棄廉頗的嚴防死守策略,主要還是因為消耗過於巨大,已經不可能再堅持下去。而且當時的統治者趙孝成王比較貪戀土地,又因個人經歷而堅持反秦立場,輕易不肯和談休戰。加之戰國時期的整體氛圍作祟,註定了趙人不可能在半途中全身而退。

當然,要更好的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就將上面三個因素的順序顛倒過來解讀。

戰國時代的內卷式競爭非常殘酷

首先,戰國是一個高度內卷化競爭的魔怔時代。由於大量春秋時代的中小諸侯被兼并,形成了以七雄為首的無節制競爭氛圍。在缺乏技術奇點、資源井噴或其他變故的背景下,彼此間的強弱之爭就尤為殘酷。若是有任何一方在衝突中主動服軟,那麼很容易被所有人判定為軟弱、無力和缺乏上進心!

商鞅的變法舉措 只是同類事件中的秦國版本

因此,帶有嚴重軍國主義性質的變法,成為殘存諸侯們的唯一升級辦法。而且不論基礎高低、情況差異,都要硬著頭皮嘗試一番。始於公元前356年的秦國商鞅變法,只是這類變革中最成功的案例。反倒是看似更加「落後」的趙國胡服騎射,要等到公元307年才剛剛啟動。

由於歷史遺留問題 趙國的變法成效最不顯著

其次,長平之戰階段的趙國國君孝成王,很早就與秦國結下過梁子。他在公元前266年繼位,次年就遭到秦國的突然進攻,不得不屈尊向東面的齊國求援。加之秦趙兩國本就連排坐落於北方,還分頭向河套、中原兩個方向齊頭並進,勢必將對方作為最主要的潛在威脅。

戰國時期的邯鄲城市遺址

同時,趙國是七雄中採納軍國化改革成分較少的異類。國君雖能在邯鄲對周遭區域發號施令,卻很難觸動偏遠地區的地方世襲。哪怕是在已經被去掉副王頭銜的陰山代郡,都能在重大決策層面保留相當話語權。換言之,趙王想要順利擴展極端權勢,就必須到郡縣制已深入人心的南方去找補。當上黨郡的郡守馮亭將土地自動奉上,便顧不得平原君等一桿重臣的苦口婆心,匆忙派人跑去接收並組織軍隊預備大規模衝突。

廉頗的穩重風格 非常符合趙國對戰爭結果的預期

所以,選用老而持重的廉頗充當統帥,非常符合趙國在長平之戰前期的策略預判。不僅是要在戰場上挫敗秦人,還要儘可能的保住輕易倒手的大片郡縣。但因為動員速度滯後、韓國守軍過於羸弱等客觀難題,直接讓戰火燃燒到本方境內。唯一值得稱道的收穫,就靠接收難民獲取更多人口。

由於野戰不利 趙軍只能龜縮在營壘內據守

此後,趙國便如願以償的開始與秦國進行殘酷消耗戰。在接連輸掉前哨運動戰,丟掉兩座邊境小城後,選擇徹底龜縮進臨時構築的大型營壘據守,希望以時間換空間熬到敵人放棄。但因為北方代郡兵馬不願意南下馳援,使戰爭演變為半個趙國vs整個秦國的不對等抗衡。如此一來,即便剛剛吃緊不少人口紅利,廉頗手中的資源仍舊不能和對面相提並論。事情到了這一步,趙國也沒可能斬獲任何重大勝利。

爾虞我詐的戰國式外交 總是充滿欺騙和障眼法

在此期間,包括孝成王在內的趙國上層已決定採取外交手段平息紛爭。但只願意單方面同秦人進行交涉媾和,並沒有為積極籠絡楚國和魏國而付出多少努力。結果被秦人的表面友善所懵逼,錯過了及時組織攻守同盟的寶貴窗口期,更沒有察覺到對方正在緊鑼密鼓的實施總動員。何況,為了能讓使者在談判桌上更有底氣,前線的軍隊勢必不能輕易後撤,也就只好留在原地造成更多資源浪費。

趙括的兵敗身死 只是在為趙王的決策買單

正因如此,長平之戰演變為久拖不決的燙手山芋,即將耗盡半個國家的儲備家底。孝成王在外無楚魏援軍、內有代郡貴族抵制的情況下,只能換上敢想敢幹的趙括去放手一搏。結果自然是輸的徹底,將幾十萬軍民葬送在名將白起手中。雖然還能在邯鄲的防禦中勝出,卻已在實際上葬送了趙國的翻盤希望。

至於的廉頗的建議是否可行?決定因素並不在於軍事,而在於外交和政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b60cc4f7822371d029e2843fb3d06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