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10戰鬥機:亂入抗日戰爭的高盧雄雞

2023-04-11     冷炮歷史

原標題:D510戰鬥機:亂入抗日戰爭的高盧雄雞

D510戰鬥機:亂入抗日戰爭的高盧雄雞

20世紀30年代,由於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大國空軍不得不奮力追趕彼此的步伐。經常剛摸索出讓自己心滿意足的寶貝,隔天就意識到被更強勁的對手所超越。

D510的法國與民國空軍塗裝

例如法國空軍的D510系列戰鬥機,便是這類悲劇情節的絕對典型。雖然在設計之初相當新穎,卻架不住由蕭條經濟和預算不足所造成的產能低下。最後被幾乎所有對手超越,難以在時代的夾縫中尋覓到多少表現機會。

早期飛行測試中的D500戰鬥機

早在1930年,法國空軍就為自己的現代化之路開啟招標流程,希望擁有一款全金屬結構的快速單翼戰鬥機。這樣既能攔截那些時速日益暴漲的高速轟炸機,也能在常規戰鬥中與傳統雙翼機形成相互配合。經過一番並不激烈的競爭,老牌飛機廠商德維汀的D500方案脫穎而出,並在三年後獲得首批60架的珍貴訂單。隨後又陸續生產30多架,成為法國空軍歷史上的第一種正式單翼戰機。

D500具備早期單翼戰鬥機的一切特徵

作為典型的早期單翼戰機,D500擁有稜角分明的流線型外殼與固定式起落架,並為強化結構而採取懸臂式結構。一台515千瓦的V12活塞發動機,能讓速度輕鬆超過300公里每小時。儘管沒有封閉式座艙,卻有完備的制氧和通訊系統,有利於在需要時將升限提高至萬米水準。甚至連座椅都能上下調節幅度,以便飛行員在降落中更好的看清前方位置。唯有火力層面稍顯不足,僅為中規中矩的2挺7.7mm機槍+2挺7.5mm機槍。

30年的蕭條經濟 讓D500系列的生產效率極低

然而,特殊的歷史背景,註定了D500的命運必將非常曲折。首先是由於一戰創傷和經濟大蕭條的雙重摧殘,讓法國軍隊很難獲得滿意的預算尺度。許多民間的供應商也面臨倒閉危機,不得不單純依賴政府項目來勉強度日。由此造成的產能嚴重不足,直接影響到本國空軍全面列裝,更不利於廠家靠爭取海外訂單來分攤成本。所以除提供給委內瑞拉空軍的3架外,這種D500幾乎無法獲得任何海外買家的垂青。

改進版的D510 較原本D500有不少性能提升

另一方面,德維汀公司也針對局勢變化,很快在1934年推出改進版的D510戰鬥機。相比於原版D500,她的最高航速因換裝640千瓦的新發動機而提升至每小時400公里以上。另有安裝在機鼻位置1門20mm機炮,取代原來稍顯雞肋的2挺7.7mm機槍。但同樣受制於效率低下的產能,要到後來的1936年末才逐步加入空軍服役。其總數不過區區88架,甚至還不如原版的機群規模。

產量最大的D501 改進了火力系統而保留了原發動機

此外,還有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D501,曾作為過渡品被空軍和海軍同步採購160架。其主要特點是採用類似D510的火力配置,但依然保留D500的老款發動機。所以在飛行性能方面沒有改進,因而幾乎沒有引起任何人關注。只是憑藉法國在東歐地區的長期經營,才被規模有限的立陶宛空軍買去14架。

接受英國皇家空軍測試的 D510樣機

1936年,德維汀公司還曾計劃競標英國項目。奈何對方只對1架飛機進行了測試,就斷定其根本無法適應現代戰爭。考慮到當時的皇家空軍,已擁有最高時速超過400公里的鬥士,這樣的判斷自然是不無道理。

面對德國的BF109 法國的D510完全沒有任何優勢

次年,信心滿滿的法國人攜D510參加蘇黎世航展,卻慘遭其他歐洲同行的當場打臉。儘管號稱航速超越400公里,實際比賽中的成績卻僅為每小時321公里。不僅被飛出388公里的德國BF109擊敗,甚至還不如飛出370公里的捷克B534雙翼機。法國空軍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多年前的新穎設計不再能抵禦時間飛逝,著手開發更好的D520與MS406飛機。但在這些努力產出成效前,自己曾經的驕傲已開始被現實無情摧殘。

加入西班牙共和派空軍的 D510

與此同時,南方鄰國西班牙爆發血腥內戰。其中的共和派空軍雖主要依賴於蘇聯提供軍事援助,也通過各種手段買到7架D500和2架D510。這些飛機在37年抵達前線,卻很快被使用者發現存有性能缺陷。雖然最初的設計定位是截擊機,但彼時的西班牙人已擁有時速395公里的伊16單翼機,連負責空中纏鬥的伊15雙翼機都有367公里的最高時速。於是,這些法國飛機只能被甩給二線部隊用於應付海上目標,到戰爭結束都沒有留下任何空戰記錄。

1938-39年 加入民國空軍的D510

不久,戰爭陰雲也在遙遠的東方冉冉升起。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原本只有91架戰機的民國空軍急需各類新品補充高強度消耗。除大手筆援助的蘇聯裝備外,也包括英國皇家空軍的末代雙翼機--鬥士,以及法國空軍正欲逐步淘汰的D510。可能是擔心自己的產品繼續在海外市場蒙羞,法國人這次甚至派來志願飛行隊負責操作。但其主要任務在於向購買方展示產品性能,而不是給深處危難的買家雪中送炭。因此,這批志願者普遍被評價為缺乏鬥志的小混混。哪怕曾有人嘗試用民國空軍的霍克3雙翼機來配合D510行動,也依然逃不過犀利的苛責眼光,直到幾十年後還要不斷被人口誅筆伐。

儘管評價不高 民國空軍還是儘量維護手中的2個D510中隊

當然,對於極度缺乏裝備的民國空軍而言,這批到貨速度超慢的D510仍舊意義重大。在1938年的法國志願者被勸退後,將全部24架飛機重新編組成2個中隊,專門部署在重慶對抗日軍的96式中型轟炸機。期間還創造過擊斃海軍大佐的傲人成績。但20mm機炮被發現在俯衝機動時容易卡殼,因而只能採取更加傳統的平面迎擊戰術,大大降低了作戰效率。等到零部件在1940年趨於耗盡,才被姍姍來遲的美製P40給輕鬆替換。

曾計劃競標日本海軍項目的 D510

事已至此,D510的的徹底淘汰已是板上釘釘之事。作為其主要使用者的法國空軍,卻因後續飛機的研發採購速度過慢,不得不大量採用美製P36的外銷版霍克75來支撐戰力。當購買過D501的立陶宛在1940年遭侵占,這些看似古樸的法國飛機也順勢落入蘇軍之手。後者僅保留1架進行了簡單測試,就將餘下的戰利品全都棄之不用。另一個測試方則是日本海軍,他們同樣發現D510還不如自己的96式戰機,故而拒絕了法國廠商的競標好意。

1940年 已基本推舉二線的D510機群

於是,最後駕駛這些飛機奔赴戰場的還的是法國人自己。在當年爆發的法蘭西戰役中,殘存的D510機隊被迫匆匆離開二線訓練崗位,執行一些相對次要的防空任務。但過於落後的性能,以及法國飛行員的陳腐戰術理念,讓偶然遭遇都會變成近乎一邊倒的追殺。在短短42天的戰爭中,最後57架D510總計被摧毀和俘虜了30架,餘下存貨也被維繫政府集中起來做銷毀處理。即便是早先派往北非殖民地的中隊,也在一年內被全部除役。

大部分D510 被外購的美製H-75所替代

諷刺的是,在法屬西非的首府達喀爾,還有最後一個中隊的D510在咬牙堅持。1940年9月,他們迎來昔日盟友英國人的預防性討伐。好在雙方的空戰並不激烈,也就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損失記錄。直至1941年底,才終於被戰爭爆發前採購的霍克75給完全淘汰。

D510的悲劇 只是30年代航空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類似D500 501 510系列的戰機案例,在整個30年代的都層出不窮。過於迅猛的技術發展,輔以十分糟糕的經濟形勢,往往會聯手耽誤這類過渡品的短暫輝煌。只不過是因為法蘭西的大國地位存續至今,才能激起後人的種種相關回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d7c2265d87939bb9d498f19244fcb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