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起源:隱藏在端午節民俗中的大洪水記憶

2023-06-22     冷炮歷史

原標題:另類起源:隱藏在端午節民俗中的大洪水記憶

另類起源:隱藏在端午節民俗中的大洪水記憶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主流解釋都將其歸結為紀念忠臣屈原的自殺,發源於古代的湖北地區。但在江蘇的蘇州,當地傳說的主角則變成了伍子胥。考慮到東亞大陸的許多節日,往往與天時存在某種聯繫:比如元宵、中秋都在月圓之夜,清明屬於春季降雨節氣。

所以,我們不妨重新審視下有關端午的習俗與傳說。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一下,促成端午節形成的自然因素,是否為南方多地都很常見的六月大洪水。

寧波鄞縣雲龍鎮甲村石禿山出土的先秦「羽人競渡紋銅鉞」

說明龍舟競的風俗可能來自百越或南島族群

端陽水滔天

屈原與端午節的綁定關係 一直到劉宋時期才出現

「端午」二字最早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其中,「角黍」被認為是指代粽子,但卻沒有提及習俗與紀念屈原有多少聯繫。直到南朝的劉宋建立,才有《續齊諧記》稱「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至於南梁的《荊楚歲時記》,則乾脆只寫一筆「夏至節日食粽」。

首先,最初的竹筒飯就被用於祭祀,而粽子在端午為時令食品、到夏至為節日食品。雖然兩者的核心食材都是大米,但在外包裝方面仍有明顯區別。「貯米」二字意味著竹筒飯很可能未經烹飪,投粽目的則是祭祀屈原本人,並非如今傳說中的防止魚蝦啃食屈原遺體。

楚地的竹筒貯米風俗或有百越元素

同為百越後代的傣族就擅長製作竹筒飯

其次,屈原的屍體在一些民間傳說中還遭遇非難。由於水質渾濁,汨羅江下游的居民雖自發駕船打撈遺體,但終因無法確定具體位置而毫無所獲。直到事發的第10天,三家墩(今湖南省岳陽市屈原區河市鎮三合村屈子祠對岸)的漁民才成功打撈上岸。換言之,屈原的遺骸已經在水中逆行到上游30里!乍聽上去好像超自然事件,但這恰恰是暴雨洪澇現象。

近幾年,汨羅市氣象局曾對該流域的降雨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端午前後的確暴雨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也就是民間所謂的端陽水、端午水、龍舟水、龍降水或漲粽粑水等。這也是南方端午時節的大範圍強降水現象,主要由暖濕氣流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交匯所致。

央視曾介紹過端午汨羅江逆流的奇觀

在這個階段內,湘、資、沅、澧四水暴漲,紛紛湧入洞庭湖。隨後又因水位抬升超過汨羅江下游,出現非常典型的倒灌現象。有的時候,倒流之水最遠竟然能夠到達距離河口50公里的地方。可見,打撈屈原的傳說並非無中生有,他的遺體完全有可能逆流而上。

與之類似,蘇州端午節神話里的伍子胥主要功績就是治水有方。相傳胥溪、胥浦都是在他的主持下開工,能夠讓當地水鄉不必受洪峰困擾。另有宛如棋盤形狀的水系,非常有利於航運、灌溉、護城和排澇用途。期間,還還留下了「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的典故。

蘇州地區的端午傳說和伍子胥有關 起源應該比屈原版本更古老

逃生艇與應急糧

受到星相學影響 端午節還被認為是龍王在發威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端陽水的說法甚至有星相學支持。畢竟, 端午時節恰逢東方蒼龍七宿完全「升起」,也被附會為《易經》中的飛龍在天。加之持續不斷的降水,便被古人解釋為主雨的龍神開始發威。

無獨有偶,日本的《長崎實錄大成》也有記載:去冬今春,停泊在長崎港內的數艘中國船舶,遭遇暴風雨天氣不能出航回國,為了平息大海的風浪決定舉行進獻天神的龍舟競渡,以緩解天神之怒氣。

《長崎名所圖繪》(1818-1830年)中的龍舟競渡

這類風俗流傳至今,龍舟便在長崎當地的日語裡被叫做「ペーロン」,與湖南的「爬龍」、兩廣福建的「爬龍船」、台灣的「扒龍船」都很相似。考慮到《長崎名勝圖繪》中作「刈竜」,《甲子夜話》中作「択竜」,而「ペーロン」發音很可能是從湖廣閩台傳入並取而代之。只不過,求福目的從避水災變成了避海難。

如此看來,端午龍舟的形象就更加生動。這項源自百越或南島民族的古早味賽艇競技,最終特化為特定節日的活動。因而有了划船避難或救災的既視感,仿佛是某種抗洪重演或演習。

正在進行龍舟比賽的台灣原住民

當然,正所謂水能載舟亦可覆舟,龍舟比賽偶爾也會被夏季的降水洪澇的所反制。早在1930年,台北三峽鎮的一場龍舟競渡陷入長達一個多月的焦灼狀態。結果突遭暴雨山洪,居民相信是老天打圓場才終止比賽。

類似的蛛絲馬跡,也存在於端午的另一個重要風俗--粽子。雖然此食品在歐亞非拉各地均有分布,甚至有被俗稱為希臘粽子的Dolmathakia,早於屈原投江前數十年被載入史冊。但不管粽葉還是竹筒,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隔絕食物與外界空氣。雖然比不上保鮮膜、電冰箱這些現代科技,卻已經是古代麼能延長食品在夏季保質期的最好選擇,無疑非常適合在忽雨忽曬的端午時節使用。

用葡萄葉包裹的希臘粽子 Dolmathakia

善後事宜

防疫辟邪也是端午節民俗的重要內容

除了賽龍舟與包粽子,防疫辟邪也是端午風俗的重要內容。根據民間傳說,端午為一年中最「毒」的時節,有人歸結為太陽在這天最毒,卻並無現實證據支撐。相反,當我們把目光移向端午時節的暴雨洪澇,那麼一切解釋都水到渠成。

例如在21世紀的網絡上,曾有過一個惡趣味的「澇疫結合」諧音梗。其意思是指洪水退去後,往往會造成瘟疫流行。因為洪水淹死的動物屍體、留下的窪塘積水,成為病菌蚊蟲的天然培養皿。它們才是端午防疫辟邪的真正對象。當然,由於對現象的本質認知存在偏差,端午防疫辟邪風俗下的各種手段就一言難盡了。

阮朝的《安南人技術》記載 越南也有端午以雄黃塗身的風俗

不夠,確實有某些土法防疫尚可。比如以雄黃酒塗抹小孩身軀,有一定殺毒效果,但也免不了有跑偏的部分。如果像《白蛇傳》中那樣直接飲用,可能不僅蛇變的白娘子為架不住,連許大官人這凡人都得送去搶救。因為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在高溫的夏季很容易變成砒霜。

其次,就是一些既無害也無用的安慰劑方法。比如系五彩繩,別名長命縷、續命縷、辟兵繪、朱索等)、浴蘭、掛艾草,以及喝菖蒲酒等。

系五彩繩算是相對小眾的端午節習俗

至於駭人聽聞的「蛤蟆辟兵」,則是純屬想當然還適得其反的笨辦法。西漢的劉安就在《淮南子·說林訓》中記載:「鼓造(蛤蟆)辟兵,壽盡五月之望(端午)」。東晉葛洪的《抱朴子內篇》中,也將蛤蟆角列為五芝之一的肉芝,稱要在端午當天抓來取藥。他認為吃了肉芝以後不僅能長生不老,還可以自動反彈敵人射來的箭矢。

到了《荊楚歲時記》又對辟兵進行重新解釋。兵即病的諧音,與如今端午風俗相符。不過,該書中用以辟兵的五彩繩已經被蛤蟆所取代。仔細分析,就是蛤蟆被賦予了某種祥瑞屬性,很可能因為其能夠捕食傳播疾病的蚊蟲。時至今日,仍有新聞曝出,因迷信無尾目食蟲而抓來治病,結果反而染上寄生蟲病。可見暴力抓蛤蟆終歸不可取!

民諺「癩蛤蟆躲不過端午」

可見端午節對蛤蟆來說就是某種劫難

南島舊俗&百越遺風

古代撒馬爾罕遺蹟中的粟特壁畫 描繪著女皇武則天坐龍舟出遊

然而,將這種現象與另一個民族的重要節日聯繫起來,那麼畫風瞬間就對路了。例如同為百越後裔的傣族,也會在潑水節這天進行賽龍舟活動。考慮到潑水的本意便是去晦氣、求祥瑞,無疑與端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類似的趨同習俗,也幾乎同步在海峽兩岸的蚶江與鹿港、廣東佛山順德等地上演。

值得注意的是,遠在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古城大使廳壁畫上,出現有「武則天龍舟」圖樣。下方還有與河神、甘霖、神之榮光等意象相聯繫的森木鹿。但這組壁畫原本的主題卻是波斯新年--諾魯孜節。巧合的是,潑水節神話之一便有除久旱、斬火魔內容,其本身也恰恰是傣歷新年。

雖然看著有些水火不容

但潑水節和諾魯孜節恰恰都有新年含義

這裡還有兩個肉眼可見的潑水節轉化案例。師宗縣五龍鄉的壯族,原本在每年三月三隻有龍舟與水邊祭祀。但近年卻發展出了潑水風俗,而永仁縣永興傣族鄉的潑水節則定在三月三。

所以,沿海地區的端午潑水習慣雖最早見於明朝,但並不妨礙起源相似的兩者迅速融合。乃至吸收到原屬夏至的粽子,形成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模樣。畢竟,旱災與水災在古代神話中往往是一體兩面形象,與兩者又關聯的節日合併也就不足為奇了。

(全文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917433d3e327caed2067c9a5b92cb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