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車鑑賞:索繆爾博物館的四號坦克殲擊車/70(A)

2023-04-10     冷炮歷史

原標題:實車鑑賞:索繆爾博物館的四號坦克殲擊車/70(A)

實車鑑賞:索繆爾博物館的四號坦克殲擊車/70(A)

本文由公眾號 尼伯龍根工廠授權發布

四號坦克殲擊車/70(A)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它的官方名稱應為「四號坦克/70(A)」,此物並不是為了填補沃馬格的四號坦克殲擊車生產缺額而設計出來的,實質上是四號坦克的一個火力升級方案。該車由阿爾凱特公司設計,尼伯龍根工廠生產,配備7.5cm PaK 42 L/70加農炮,火力與黑豹坦克相同.德軍計劃用它來提升四號坦克裝甲營的遠程反坦克能力,後來也配發給突擊炮旅。

四號坦克殲擊車/70(A)雖然曾經創造過一些出色的戰績,但總體設計比較糟糕,德軍認為該車「不適合前線作戰」,所以就並沒有大量生產,1944年8月到1945年2月間一共生產了277輛。

該車繳獲之初留下的照片,車身明顯可見光影迷彩的斑點。尼伯龍根廠也曾為四號坦克塗布同款光影迷彩,但只執行了大約三個月的時間。所以,這種塗裝方案在坦克殲擊車上應用的時間要比在坦克上來得更長。

這輛四號坦克殲擊車/70(A)一度停在博物館的後院裡。

該車曾經被塗成綠色,後來又塗成了如今的暗黃色。兩側翼子板和前擋泥板曾經修復過,但活兒很糙,已經失真了。右前牽引基座非原裝,是後來製作的一個樣子差不多的代用品,被潦草地焊在那裡。

四號坦克的油箱設計與四號坦克殲擊車不同,如果直接把後者的戰鬥室扣在前者的底盤上,那麼主炮仰角將會不足,而且油箱會在主炮仰起時干涉其后座行程。為此,阿爾凱特重新設計了一個戰鬥室,比沃馬格的戰鬥室高出了將近40厘米。較高的輪廓容易暴露目標,但也為擴大彈藥基數留出了空間,該車一共可以攜帶90發炮彈,比沃馬格的同類車輛彈藥基數多出了30發。

四號坦克殲擊車/70(A)的戰鬥全重達到了27噸,是整個四號系列裡最重的一款,已經逼近底盤承載極限,操縱品質較為惡劣。索繆爾館藏車輛車首位置有兩處大破口,裝甲和焊縫也崩裂了,損壞的具體原因不明。在發現它的村子裡還有另外一輛同型車,但左側主動輪和側減速器已經被打壞了,因此,法軍只能湊合著用這輛破了相的。

沃馬格廠四號坦克殲擊車/70(V)同款鑄造炮盾,內盾邊緣帶有為四號坦克殲擊車/70(V)駕駛員觀察口留出的缺口。

豬頭狀的外盾表面留有明顯的合模線,圓孔是固定螺栓開孔。四號坦克殲擊車/70(V)外盾開口下方焊有一個小型金屬銷,用來卡住炮管行軍固定鎖背面的鉤子。四號坦克殲擊車/70(A)的炮管行軍固定鎖是另外一種樣式,不需要卡住外盾,所以那個金屬銷也被取消了。

炮口裡面可以看到膛線,因為不需要安裝炮口制退器,所以就不必在這裡加工出螺紋來。觀眾們製作模型時請不要試圖還原展品車表面的斑駁質感——在重塗的時候,館方並沒有去掉剝落的舊漆層,三番五次後漆層疊加就成了這幅樣子。

與在駕駛員位置安裝雙潛望鏡的四號坦克殲擊車/70(V)不同,四號坦克殲擊車/70(A)在戰鬥室正面垂直裝甲位置安裝了直視前方的Fahrersehklappe 50駕駛員觀察窗,可以用裝甲閘口鎖閉,照片中就是閘口降下的狀態。垂直裝甲後面存在兩個支撐結構,用四支大型螺栓與裝甲連接,在駕駛員觀察口旁邊可以觀察到其中兩個。左右兩側的制動器檢修蓋鉸鏈不一樣,右邊那個是後來裝上的替代品,蓋板本身也不是原裝的。

該車的炮管行軍固定鎖在繳獲的時候就已經損壞,只有焊在車首前緣的兩個基座保留下來。

戰鬥室正面垂直裝甲右側嵌著一枚來自謝爾曼坦克主炮的75mm M61穿甲彈頭,未能擊穿,彈底裝藥也沒有引爆,它後來被乾脆當成補丁焊在原地。在它旁邊是右側的兩個垂直裝甲固定螺孔,再往右是另外一處貫穿孔,變速箱頂蓋上有一處較大的破口。

戰鬥室右側航向機槍射口附近的大型破口,不知道是什麼武器命中導致的。這次命中導致戰鬥室正面傾斜裝甲和側面裝甲發生崩裂,焊線脫焊,側面裝甲和正面垂直裝甲的楔合連接部位也垂直斷開了。在第二張照片中,兩個上下布置的帶孔方塊是側裙支架固定基座,金屬環是偽裝物固定環。

戰鬥室正面傾斜裝甲上面的另外兩處命中痕跡,注意第二張照片中的防水布系留環。

炮膛清理杆布置在戰鬥室右側攜帶,此車炮膛清理杆已經丟失,只留下固定具,注意固定具並不是直接貼在戰鬥室側裝甲上面的,而是通過下面的角鐵焊接安裝,與橫軸形成垂直角度。

戰鬥室右側的側裙支架固定基座與偽裝物系留環,戰鬥室側甲與背面裝甲之間同樣存在楔合結構。

戰鬥室頂部四角各有一個起吊鉤,後起吊鉤上還焊有一組防水布系留環。

從戰鬥室的破洞往裡看,可以看到炮尾結構。

戰鬥室正面傾斜裝甲內側的把手在受擊時向內彎曲,斷開的一端還連著一小塊從裝甲板背面崩落的金屬。把手往下位置帶螺母的方形物體就是垂直裝甲的支撐結構。

戰鬥室背面和動力室之間的縫隙用角鐵封堵。四號坦克殲擊車/70(A)的車體部分幾乎和尼廠同期生產的四號坦克J型完全一樣,工具固定位置存在不同,圖中動力室右側上下的兩組固定具分別用來固定鐵鍬和誘導輪張緊度調整工具。

動力室右側的冷卻空氣出風口,天冷時可以用下面帶鉸鏈的蓋板封堵出風口,提高發動機溫度,第二塊蓋板上面為側裙掛架固定基座留出了缺口,這個特徵只存在於配備了車體側裙的四號坦克系列車輛上面,早期是沒有的。

四號坦克殲擊車/70(A)的備用負重輪固定架非常簡單,是4條垂直焊接在動力室表面的實心鋼管。焊接在角鐵上的固定具是用來攜帶兩支備用天線的,對側還有一組。

千斤頂固定具、撬棍固定具、電台天線基座和方形行車間距尾燈。

戰鬥室換氣扇裝在背板上面,那個三角形的蓋板是個堵頭,用來封堵為指揮車星形天線基座裝甲護罩預留的孔位。再往右的兩個固定具用來放置誘導輪調節裝置扳手。動力室上表面的方盒子是水箱加註口護罩,兩個環狀物用來固定剪線鉗的手柄。

安裝在車尾的千斤頂墊木固定具。

車尾的鋼纜頭固定具和備用履帶掛架。

長筒消焰式排氣管,底部的蓋板為適配早期型排氣管護罩的樣式,兩側向下彎折,以遮住為橫筒排氣管消音器預留的弧形切口。

晚期樣式的誘導輪基座。

車尾的中央牽引基座,上表面仍留有四個螺孔,這是為一種摺疊式尾鉤預留的,那個尾鉤在生產過程中被取消了。

該車安裝輕量化履帶,三號/四號坦克400mm寬幅履帶中出現最晚的款式。

鍛造款空心輻條誘導輪。同期的四號坦克殲擊車/70(V)多配備焊接款實心輻條誘導輪。

焊接結構的懸掛行程限位器,負重輪懸掛基座為省去中間兩顆螺栓的簡化樣式,有的保留了螺孔,有的沒有。

四號坦克殲擊車/70(A)戰鬥全重較大,且重心靠前,故前兩組懸掛的四對負重輪均配備高強度的鋼緣負重輪,以提高可靠性,降低損壞幾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6f8898eed9da51d60419fcb1c4858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