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宏伟,巍峨壮观,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灵丘赵武灵王墓

2020-03-22   视觉秀旅游

赵武灵王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新华西街西段,赵武灵王(约前340—前295年),名雍,战国时赵肃侯之子,赵国的第六代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赵武灵王墓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赵武灵王墓原占地6万平方米,现保护面积为10900平公米。墓冢周长220米,高10米。明崇祯年间在墓南立石碑1通,并建有碑楼,高4米。民国7年修葺,树碑1通,筑神道长246.67米。1984年四周筑围墙加以保护。墓园遍植树木,坟丘绿草覆盖,使这座陵墓更加壮观。


赵武灵王公元前325至前299年在位,二十七年(前298)传位给幼子何,即赵惠文王,自号"主父",带兵继续开拓疆土,灭了中山国。

惠文王四年(前295)主父与惠文王游沙丘异宫(河北平乡县东北滏阳河东岸),公子章争位作战败北。公子成、李兑围主父宫,三月余饿死在沙丘宫。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在这里筑城设县,因其墓冢,故名"灵丘",以此纪念一代明君 。

公元前326年,年方12岁的赵武灵王继位时,正处在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赵国四面强敌环视,周围被齐、中山、燕、林胡、楼烦、东胡、秦、韩、魏等国包围着,时人称赵为"四战之国"。而国土中间又横插着一个中山国。这个中山国是白狄族建立的一个国家,曾经被魏将乐羊攻灭,后来因隔着其他国家不便控制,又让中山国借机复国。中山国横在赵国中间,使其裂为以邯郸为中心和代郡为中心的两大块,如鲠在喉,赵国要想在诸侯中有所作为,就要首先消灭中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