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寺群,位于广东省高州市之西的观山上,相传为西晋永嘉间,道士潘茂名飞升处,一名仙山,又名升真冈。冈顶旧有升真观,石香炉在焉,观废。万历年间,知府张邦伊创建观山寺,世传有金玉二井,潘真人于仙坡炼丹,烟通金井则黄(井今无考,相传在今之金井岭),通玉井则白。玉井久堙。崇祯二年,邑人李为相浚后构亭于右山。寺内飞檐流角,庙宇如林,红柱绿瓦,山伴水色、水衬山美,山清水秀,风景迷人。观山寺群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以来,这里先后建起了观山寺、玉泉寺、吕仙殿、潘仙殿、报德祠等寺庙建筑群。民国期间,又开辟了中山公园,建有中山亭、若虚亭、茂植亭、咏风亭、襟江亭、旷怡亭和断碑亭等建筑,使观山增添了不少色彩。在这些建筑群体的各个不同地方,分别树有各种碑记,其中有诗碑、记事碑、记功碑、捐题碑以及各个名家题词手迹碑记等。在山上的断崖处,还有摩崖石刻,这些建筑群体和石刻群体,结构有序,典雅大方,颇有风韵。
观山寺群中,最有特色的要数观山寺、玉泉寺等,但由于历遭严重破坏。如今尚存的只有玉泉寺、吕祖殿、潘仙殿、报德祠,其余的建筑被破坏拆除。但山光水色,景貌依然。
道教是我国的宗教之一,东汉张道俊所创。入道者需交出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道教奉老子为教祖,盛行于南北朝。道教的神灵众多,天神、地祇、人鬼都受到奉祀。主要有尊神、俗神和神仙三大类。尊神是道教信奉的主要神灵,其中三清是三位最高的尊神——玉清、上清、太清;其次是四位天帝——玉皇、北极、勾陈、后土;再次是天上的日、月、星神;最后是四方之神——青龙、朱雀、玄武、白虎。俗神是流传于民间而为道教所奉祀的神祇,类别很多,都是直接或间接与人的生活需要息息相关的,如雷公、雨神、风神、山神;为人们敬仰的英雄关帝、文化神文昌;保护财产安全的门神、灶神、城隍、土地;满足人们健康和富足的药王、财神等。神仙是道教的理想目标,是经过修炼司道而神通广大和长生不老的神人、仙人,如汉族的祖神黄帝,八百长寿的彭祖,王母娘娘,八仙等,都是重要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