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账号,即可私信领取福利礼包。
一个微头条引发的讨论
前段时间,我在“头条号”上发了一个“微头条”,题目是“我不想当保姆”,14日上午的阅读量就达到了10w+,评论多达200多条。
谢爹退休4年了,何姨去年退休,他们都是我的朋友。谢爹丧偶6年,何姨离异15年。谢爹向何姨求婚多次,何姨都没有答应。谢爹托我帮他去跟何姨讲情,撮合他俩的好事。
我问 “何姨”,为什么不答应谢爹的求婚,“何姨”给我说了很多理由,她说:“还是做朋友好,如果结婚的话,不但要照顾他,迁就他的抽烟喝酒等缺点,还得接受他家人,我不愿意做保姆,所以还是不结婚为好。”
当我把“何姨”关于她不愿意再婚的故事发到头条后,居然得到了很热烈地讨论。
其中95%以上的评论都是坚决赞同、支持何姨不再找对象。
赞同者中各种年龄段的女性占比80%以上,男性占比20%左右。
女性支持者基本上都说再婚后去伺候别人,去做免费保姆没必要,自己有能力照顾自己;有一部分说再婚后没有几个生活得好的,最后也是离婚。
年轻男性和女性支持不再婚的主要原因是说再婚后会涉及到财产、房产分割、养老顾小的矛盾甚至纠纷。
少数年长的男性也支持不再婚,说不想去麻烦别人,也不想委屈自己。
还有4%左右的人婉转表示:遇到合适的还是可以找一个“老来伴”。说儿女长到成人后,都各自有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退休后如果还是孤单一个人,最好还是找一个“伴”,共同生活,互相照顾,可以排除寂寞,延年长寿。
中老年单身男女,到底要不要再婚?
据官方数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无配偶的达35%,其中有再婚意愿的37.6%,但最终付诸行动的只有6.9%。
这组数据,基本印证了微头条“我不想当保姆”文章后的评论的真实性。
为什么这么多无配偶人士不愿再婚?早几天有一则新闻或许能从另一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成都金牛区一对再婚34年的夫妻,女方刘阿婆79岁,男方赖春南85岁。
婚前男女各自有两个子女,都是丧偶。结婚时赖春南身体极差,一年四季要上医院住院,都是刘阿婆跑上跑下地照顾。
婚后双方都有福利分房的指标,两人选择了赖春南的指标买房,房主是赖春南。
2018年年底赖春南身体不好住院,赖春南没要刘阿婆到医院照顾,出院后也不回家,住到女儿家。
今年年初赖春南与女儿一起回家,要和刘阿婆离婚,刘阿婆不同意,毕竟三十多年生活都是相濡以沫。互相照顾、扶持。赖春南很决绝,说死都要离婚。
今年7月29日二审判决俩人离婚,但没有涉及到房产,8月30日赖春南因病抢救无效逝世。
当刘阿婆起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才知道在8月7日,两人婚后购买、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被赖春南以低于市场价2/3,偷偷地贱卖给了赖春南的同姓人。
从这则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老年再婚后牵涉面广,不止是男女两个人的感情磨合,还会涉及到与双方的子女、两人的经济收入、房产继承等问题。
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很大的矛盾,甚至闹上法庭,打官司。
也许大多数人都是顾及到了这点,所以才会犹豫是否再婚或拒绝再婚。
再婚注意这几点
如果再婚,注意以下几点,也许就能收获一段甜蜜而幸福的黄昏恋。
1、找一个“门当户对”的老伴,相依相伴,互相照顾,相互体谅,这样,两人的世界一定胜过一个人孤独的生活。
这里的门当户对说的是年龄、健康、经济、家庭等条件基本对等,脾气、性格、兴趣、爱好基本在同一水准上。只有这样,俩人婚后的生活才会少有矛盾。
2、婚前取得双方子女的认可和支持,再婚涉及到两个人各自的原生家庭和子女,他们对新构建关系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再婚夫妻的感情。
双方子女及其他家人的支持和祝福,无疑是给黄昏恋的锦上添花。
3、做好再婚前的财产登记,做好婚后财产分配、赡养、是否照顾孙辈等问题进行法律约定。
防患于未然,避免婚后因财产的分割,子女的照顾,晚年的赡养等问题,引发再婚夫妻双方及其子女之间的矛盾和官司。
“老来伴”,是两人互相作伴,不是谁照顾谁,谁是保姆、谁是雇主的关系。掌握上述三招,遇到心仪的对象,就勇敢地追,好好爱。毕竟人生只有那么长,幸福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是否选择恋爱、结婚,各人有各人的选择,不管怎么样,只要自己开心、快乐就好。一切随缘。
对黄昏恋,旁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予深深的祝福,祝福他们幸福、健康、平安!
作者:胡梦姣,编辑:云飞扬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喜欢这篇文章,点个好看,留言评论
点击关注更多好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