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创业者的美好愿望,让爸妈的生活更有意思

2019-12-20   樊登年轮学堂

这是年轮故事计划的第143篇原创文章



“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谁?还不都是为了你。”《小欢喜》中童文洁的这句话道尽了父母操劳的一生。

临了临了,孩子大了,本以为能过个幸福晚年,结果跳个广场舞,受尽扰民的非议,想上老年大学,那更是堪比春运,一票难求。

据统计,中国50岁以上人口达3.25亿,但仅有2.4%有机会进入老年大学,剩下大量的长者只能呆在家里,或者零散的参加一些活动,焦虑、抑郁、价值感缺失普遍存在。

樊登年轮学堂创始人潘丹青,之所以要创立年轮学堂,就是希望与樊登老师一起,在推广全民阅读之外,让50后/60后/70后的生活变得更有意思:通过摄影、书法、朗诵等丰富的线上课程,和摄影比赛、故事沙龙、舞台秀、读书会等多彩的线下活动,让长者在手机里、在家门口就可以收获精彩的生活。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谈起年轮学堂的创立过程,潘丹青这样说到。


放弃千万营收项目,重新出发

创业是潘丹青一直以来的坚持,即使毕业后入职中华英才网,并很快做到了KA经理的职位,但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创业。

而“做有价值的事”更是他一直以来的坚守,就像帮青少年做意志力训练,孩子们真切的改变便是最大的收获;就像是作为核心发起人,两年,100多场活动,在创新工场旁边为青年创业者义务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者眼中的纯粹,改变世界的豪情,感染着每一个人。

也是在这个时候,潘丹青第一次结识了樊登老师。彼时樊登老师正在推广全民阅读,虽然稚嫩到刚在西安起步,甚至公众号都刚刚开通,但却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

“我的正确的路是什么呢?”

当时潘丹青刚结束了一个价值千万的创业项目,迷茫于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事,什么才是正确的路。

留学、沉淀、思考。

潘丹青远赴美国留学,看了很多,思考了很多,甚至一度做起了一个营收非常可观的新项目。当时做的跨境美妆项目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不论是市场还是资方都非常看好。

但有一天下班前的一分钟,潘丹青问自己的合伙人:“如果我们这家公司让你做五年十年,你愿意吗?”

于是,重新出发,找正确的路。


一个儿子的朴素愿望

这个时候,潘丹青已经是一个两岁女儿的爸爸,他55岁的妈妈也时常会参与到孙女的教育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想教女儿学弹尤克里里,没想到妈妈很感兴趣的在旁边看,既想学,又有点害羞。

“既然妈妈感兴趣,为什么不让她尝试一下呢?”妈妈年轻时实际很喜欢音乐,但一直为了家庭操劳,始终没什么机会。

没想到,妈妈很快就学会了演奏一首曲子,看着手机存着的女儿跳舞,妈妈伴奏的视频,潘丹青为能通过这样一件小事给妈妈带来快乐而感到高兴。

潘丹青本身很喜欢研究心理学,在不断深入了解心理学后,发现在心理学上,有个“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理论,第八阶段是指50岁以上,称为成熟期,需要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就像是自己的妈妈,前半生一直很操劳,但随着工作和社交圈减少,却被困在了周围的小圈子里。

这个阶段的时间在人的一生中是最长的,但我们却发现少有人为他们提供好的服务。

父母们为孩子辛苦操劳了一生,晚年却陷入了或疲于奔命或无所事事的尴尬境遇,甚至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值得更精彩的生活。

也是在这个时候,重遇樊登老师。当时樊登读书有着大量的中老年书友,但樊登老师也发现,单纯的学习并不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和困惑,他们期待新的产品。

于是,一拍即合。

我们要做一款为长者们带来智慧、快乐的产品。

对于这个尚在襁褓中的产品,樊登老师为他取名“年轮学堂”,希望历经岁月洗礼的长者们能够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做家门口的兴趣大学

项目启动早期,潘丹青和团队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拜访专家学者,请教行业同行,走访父母长辈。

整整5个月的前期准备,潘丹青和合伙人拜访了上海、北京等地数十位专家教授,看了国内外700多篇研究中老年人的报告,跟上海复旦大学的社工系和心理学系的老师探讨了目前最新的一些实证研究,研究了目前国内做中老年行业的各种先驱项目,统计了线上30多个自媒体大号的内容,访谈了超过150多位长者。

他发现,现在市面上比较成功的产品,只不过解决了长者的一点需求,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问题和困惑。娱乐也好、学习也罢,都是表象。

团队组建过程中也发现,行业内大量人才缺乏对父母长辈的关注,既没有好的内容,也没有好的模式,只是很粗糙的提供了一些产品服务。

一次难得的机会,潘丹青得到了拜访北京一位心理学教授的机会,连夜搭高铁从上海到北京请教,甚至因为天气太冷导致手机关机,差点错过跟老师的见面。

也是因为这次的拜访,从老师分享的大量中老年心理学的案例中,潘丹青提炼出了“健康焦虑、孤独感、价值感缺失”三大核心问题。

随之而来确定的,是基于学习和社交,确定为长者提供专属学习内容和社交场景的产品模式,增强长者的自尊水平和价值实现。

潘丹青觉得,年轮学堂要做的,是降低长者们获得美好生活状态的成本,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而不是只能跳广场舞,报老年大学,或者使用市面上参差不齐的服务产品。年轮学堂要做长者家门口的兴趣大学。

目前樊登年轮学堂已经搭建起“年轮学堂、年轮活动、年轮舞台”三大产品矩阵。


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从项目启动到现在,年轮学堂正好1周年。

从课程第一个画面的录制到现在6000分钟以上内容的上线;

从第一批100个产品体验官到现在的10万+用户;

从第一版微信小程序上线到现在迭代升级了10多个版本;

从第一场线下活动到现在遍布全国60多个省市年轮分院的不间断长者主题活动;

太多的第一次。

现在,年轮学堂不仅内容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得到了樊登、蒋大为、王士祥等老师的支持认可,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多个学校退休机构100多位教授的支持,同时也吸引了国内顶级投资机构的投资意向。

但就像樊登老师说的,“给我们带来心流的,不是财务指标和资本市场,而是一张张笑脸和感动。”

“收获了第一位外国用户,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正面反馈,这就是年轮学堂的价值所在。”

经过一年的打磨完善,年轮学堂趋于成熟,除微信小程序外,App也已经正式上线。

最后借用樊登老师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把年轮学堂当作一个小程序,就会觉得1年365块钱很贵,如果把它当作父母的一个聚会场所,一间心理诊所,一个家庭顾问,一群有正能量的朋友,这365块钱简直比挂号费还便宜,甚至比不上一顿火锅钱。我们一直在逐步提高产品内容和服务质量,相信会给你带来可以感知但不可以度量的改变。

我们始终坚信,倡导年轻人关注父母学习成长没错,终身学习没错,为长辈提供与时俱进的文化娱乐内容没错。相信你的家人,相信学习本身!

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是带着父母一起适应新世界!

如果您喜欢这个故事的话,不妨转发收藏,让身边更多的朋友看到。

受访者:潘丹青,撰文:云飞扬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点击了解更多,让你的生活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