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花里胡哨”成为了玩家倜傥某个英雄时的一个专用词汇。
就比如曾经霸主级的上单战士花木兰,因为接连削弱,在当前版本已经沦为了“花里胡哨”的一个代表。
尤其是在那个射手平A高于一切的S14赛季,木兰抓准时机闪现一套,却不及后羿鲁班一顿站撸平A,更引得玩家的不满。
随后,就是玩家捅到策划那儿,却立马遭来了策划的拒绝——木兰不能加强!
其实花木兰这个英雄大家也都明白,集减速沉默击退击飞四项Debuff于一体,又有着位移霸体免伤爆发,称作王者荣耀第一个完美机制的英雄,丝毫不为过。
但就这么一个机制完美的英雄,他的操作性其实真的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我花木兰就打了8场,但基本连招也都能打的清楚
归根结底,王者荣耀作为手游,本身在操作难度上就并不能算高。
按照我这入坑11个赛季的经验来说,在现如今的天梯排位中,单凭操作上分只能达到王者10星这个上限。而再往上,单凭操作也就难有作为。(再往上就是玩意识,也正因此许多玩家才说王者分段才是开始)
而这根本原因,就在于你会的,我也都会。
截自骚白之前的木兰教学
他的连招,其实只要玩家花费点时间在训练营多练习几次,其实也就能做到融会贯通。
而他的真正难点,其实就在于什么时候用什么技能。
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家也都能达成共识。
就像露娜这个英雄,难的不在于他连招,而是他怎么利用连招去应对不同的突发状况。
孤影露娜追开大哪吒,并非局限于连招,而是他的理解深刻
因此,这类英雄就需要玩家耗费大量的对局去练习,从而对各种对局都达成一定的肌肉记忆。
但就算如此,花费这些时间练习,就能吊打一切英雄,这样的道理真的对么?
还记得在7月份上旬曜刚上线的时候,各大平台论坛上清一色的发话,称他为一个“花里胡哨却没伤害”的假把式。
等到上线一周后,又清一色的文章视频,为曜平反——花里胡哨只是你没打中技能!
在后期满冷却的情况下,利用好卡CD的技巧,可以很轻松的做到“永动”。
就像上图,2格能量起手,近身“11A23”打出第一套伤害,拉个距离回身接“3A122A”,这里已经打出了8段位移(强化普攻也是一段突进)。
而更气人的,是他打出这一套连招后,他的13技能又刷新了。
这就使得,曜这个英雄,只要熟练操作后,他有着极高的上限,无限的可能。
因为他的位移真的太多了!
像这般,敌我双方满血,我的曜于草丛对处于塔下补刀的孙尚香展开攻势,一套伤害打掉孙尚香2/3的血量,而我的曜近乎无伤并全身而退。(这儿连招是2格能量起手,22A133)
至于残血的孙尚香,经过这一波突袭后,只能被迫回程补给。(虽然我没有直接击杀,但意味着我消耗一波,接下来30s内敌方打团就少一个人)
关于这点我没有打出一个合适的素材。
但从上图也能看出曜的突进距离很长,并且强化后的2技能带有击飞效果,使得他在追击时有着出色的表现。
甚至一波团战中用出多次击飞,为团队的控制链进行更好的补充。
曜的强化普攻是有带有一次突进动作,类似于雅典娜的2技能,对于位移单位有个锁定功能。
就像上图,敌方司马懿打完一套试图用1技能逃生,而我的曜迅速打出强化普攻,等待司马懿1技能结束,并成功锁定已经拉开距离的司马懿,将其击杀。(这个操作更多的是凭借对敌方英雄的理解,需要玩家对技能时间有个把控。类似的还有李元芳1技能爆炸的等待时间)
由于被动的存在,保证了对线期间的续航;
由于3技能的星削以及主动施放时的移除星削,又保证了曜的坦度。
曜凭借着灵活位移,可以算是机制完善的英雄。
也正是他的机制完善,使得他在诸多对局中都能发挥自身的价值。
确实,他在对线期间与主流上单对拼并不能占据上风,甚至时常处于劣势。(我前两天打钻石局排位,我的曜给对面亚瑟锤的没脾气)
但只要他的机制在,就不影响他在对局中发挥自身的价值。
就像上文的例子。
现在我60星,曜拿来打排位也打了10把左右
你说对面玩不好?可这都是王者55星的排位,到这个分段的哪有弱者?
你说我对曜的理解深刻?可我也仅仅是打了40+场匹配赛,练了三四天。
说曜没有伤害,或许更多的是因为玩家打出一套技能结果空的七零八落,或者拿一个高机动性英雄和典韦这类英雄站撸。
就像这样所有技能全空,就打出一个强化普攻
那这其中错的到底是策划,还是玩家自身的理解错误?
就这样单方面的要求官方加强,这合理么?
不夸张的说,只要曜这个英雄加强一点伤害,他就会变成一个有坦度还能无伤秒人的战士;
只要他加强一点机制(比如位移距离,或者2技能击飞的判定范围),他就会更难捕捉。
很多时候不是说他花里胡哨没伤害,而是因为他上限太高,不敢有太多伤害!
上文提及的花木兰,以及曜,其实都属于“机制英雄”。
这类英雄多是以机制繁多为主,适用于诸多对局环境,但为了平衡在伤害上也略显逊色。
而与“机制英雄”相对的,当属“数值英雄”,比如铠,吕布以及典韦。
这类英雄则是在数值上有着极大的优势,相对的,在机制上就有着明显的短板,所能应对的环境也略显不足。
这儿值得一提的是,各大游戏论坛中常说的“机制怪”与“数值怪”,其实就是“机制”与“数值”超标的表现。
放在王者荣耀中,“机制怪”就如同当前版本的李白,三段位移两次不可选定,注定了他的神出鬼没难以反制;(现如今李白在排位赛真的是非BAN必选)
而“数值怪”就是S13赛季初的典韦,321搓屏幕无脑平A即可。
但比起“机制怪”和“数值怪”,更可怕的是那种“机制数值双全能”的怪物。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早期的花木兰。
在当时,一个重剑1闪,就直接将满血C位打残甚至秒杀;一个重剑2,就直接推得对手两秒动弹不得。
这样的怪物,你还渴望着他回归么?
他一旦回归,边路还有谁能与之一战?
至于上个赛季花木兰混的太憋屈,其实不单纯是木兰挨刀挨太狠,还有木兰撞上了不讲道理的“数值怪”。
(顺带一提飞牛大将军之前钻石局拿木兰二级被强杀这事儿。我只能说他是为了节目效果,被迫拿短板去接人家的锋芒,换普通人大不了换路发育,但是他不能!)
平衡真的不是简单的数据调整就能一了百了。
尤其在应对“机制英雄”上,策划必须要多花心思去打磨,才能出现一个所谓的平衡。
“数值英雄”本身在机制上有着明显的短板,排位环境本身就能将他们很自然的淘汰,除非他们真的超标了太多太多。
但“机制英雄”不同,他在各个分段都有着很强的适应性。
你稍微加强一点,或许就是平衡了一个分段,崩坏了另一个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