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手游热度过后,“套娃式手游”还能折腾多久

2019-11-22   苍耳苍耳

近日翻看了一圈苹果商城的游戏榜,发觉预订榜上又换了一轮新游戏。

其中,《猎人》,《家庭教师》以及《灌篮高手》都名列其中,着实令我兴奋不已。

要知道,作为一个伪漫迷,《灌篮高手》代表的是童年的篮球梦;《猎人》虽说被作者富奸老贼长期拖更,但依旧是业界经典;而《家庭教师》更是在当时“死火海”制霸的热血漫年代,用独特的世界观圈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三部作品无疑都是我心中所好,让我毅然决然的点击了预订。

随后我钻进了B站开始翻看这些游戏的内测录像,结果大失所望——“换汤不换药的游戏,到底可玩性在哪里?”

1.

记得前阵子在试玩《战争艺术》自走棋时,老陈咬着牛奶吸管问我:“这款自走棋好玩在哪里”?

当时并没有过多接触自走棋的我,着实想不出一个让我去推荐的理由。

因此我随口说了一句:“玩起来还凑合吧。”

战争艺术.无限进化 宣传片截取

但我当时心里多少起了些波澜。

要知道,我是一个忠实的“内容至上”主义者,华丽的画面与浮夸的噱头是吸引我的第一要素,可要想让我沉浸其中,要不拥有丰富的剧情与广阔的世界观,要不就是足够的可玩性。

而这款自走棋,若非朋友推荐以及平台几千块的稿酬,我早就想放弃了。

末了,老陈补了一句:“一款自走棋如果没有足够的IP支撑着,要想活下来很难。”

战争艺术与SNK联动,算是这个游戏最知名的IP

老陈是个游戏从业者,虽说走的是推广而非研发,但能让他作出如此评价的必然有他一定的道理,而这份“道理”,却如同芒刺一般梗在我心头许久。

我很想对他的言论进行反驳,将我心中“内容至上”的观点完完整整的阐述于他,但我却不敢开口。

因为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我深有体会。

2.

知名IP是财富的根本,充分的流量就是变现的最佳途径。

就算我是一个过于理想的蠢货,活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多少也受到几分熏染。

就像胡波的遗作《大象席地而坐》,挂上了柏林电影节的诸多奖项,以及金马奖的最佳改编剧本,可这一年多来又有几个人知晓这部令人绝望到充满希望的作品呢?

《大象席地而坐》海报

在我看来,《大象》默默无闻的原因,关键就在于他的演员阵容不够华丽。

除去主演章宇在《我不是药神》中饰演黄毛收获了一些名气,其余演员的知名度真的不高。

《大象》中的章宇,饰演一个给兄弟带绿帽的人渣

而现如今国内的游戏市场,不,甚至说国内的全部市场,都如同电影一般可以换算成一个公式:“知名IP+不差的内容=财富。”

篇首说的我对于三款内测手游表示失望,失望的就在于厂商抓准了“知名IP”,却没抓准“内容”。

比如鹅厂的《猎人》,多经典的一个动漫IP啊,小杰为了凯特黑化,奇犽与小杰之间的友谊,会长在蚁王一战的壮烈身死,这些都是漫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最后《猎人》手游挂着一个《火影》的横版格斗游戏框架。

《猎人》手游,与《火影》相似的操作

这不别扭吗?

再说《家教》,原作中废材男主阿纲因为作为首领的责任而一步步成长,陪伴在他身旁的守护者们各个也棱角分明;然而在手游中这些棱角分明的角色却成了一堆SR与SSR?连游戏打斗架构也挂着一个《崩坏3》的影子。

氪金系统千篇一律

火影手游热度过后,“套娃式手游”还能折腾多久

打斗场景与《火影》相似,同时加入了《崩坏3》的支援系统

这不难堪吗?

至于《灌篮高手》,我压根没有勇气去了解。

我怕毁了我的童年,毁了我心目中的经典。

3.

一个知名IP的授权,对于游戏来说无非是撑开玩家基数的基底;而一款游戏能否存活,寿命长短,直接挂钩的是游戏的内容质量。

去年年底我迷上了紫龙的《梦幻模拟战》,基于年幼时对于《梦战2》这殿堂级SRPG游戏的美好回忆,我成功的被这款手游引导贡献了几千软妹币。

但在主线剧情走到几近尾声时,回过头看着一仓库积灰的SSR,除了索然无味再无更多念想。

一仓库的SSR,用的就那么几个

我花费了金钱,花费了时间,除去打发了一段时间的空虚,就没有更多的东西了。(但好歹紫龙在梦战主线中加入了原创剧情,虽说有些许生硬却也还算凑合)

现如今的游戏市场如出一辙,这些游戏大厂除了捞金似乎就没有更多的新意。

就像俄罗斯套娃抿着小嘴可人的笑着,这些游戏挂上一层IP跟套娃没什么两样,扯开皮囊内里千篇一律。

要可玩性没有可玩性,比他有趣比他正宗的还站在那儿;要剧情性没有剧情性,照搬原著IP卖一份情怀,玩个游戏当看回忆录?

把玩家当韭菜,割一把再长一把?

这背后除了资本操作,还有一份对于“游戏”应该有的热爱与敬畏吗!

就拿FGO来说,同样是氪金为主硬肝为辅,玩家万年单机各凭厨力,凭什么他不像诸多手游那般短命,却依旧能多次逆袭王者荣耀,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一次又一次的榜首位置?

FGO的氪金系统价格不菲

因为他的剧情足够丰富,因为他解开了诸多玩家心中的疑惑,因为他进一步填充了Fate系列的世界观

FGO带给玩家的是更为辽阔的二次元世界,就像一本小说一部电影,他让玩家沉沦其中不能自拔,玩家心甘情愿的自掏腰包为这场感观盛宴买单,这无可厚非!

十月新番中,FGO是一个霸主般的存在,另一个是刀剑

生命是物理加上艺术所构筑的奇迹。

衣食住行各个行业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游戏文学电影体育则填充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试问,现如今这样的“套娃式手游”,他们何德何能配上“艺术”二字?

4.

17年的吃鸡,18年的自走棋。

这两个游戏能在MOBA游戏的统治王朝下圈地自封,最关键的不在于IP,而是他们的游戏性迎合了玩家的需求。

虽说自走棋基于DOTA2这个经典,却反哺给了DOTA2更多的日活。多少不曾接触DOTA的萌新玩家,冲着自走棋下载了DOTA2?

这才是游戏的根本魅力!

从操作,视听以及脑内反馈,共同组合成的一个华丽篇章。

玩家在这样的社会中日渐成熟,孰是孰非谁好谁坏他们看的比谁都透彻;而厂商假如依旧毫无新意停滞不前,那迎来的将会是整个市场环境的崩塌。

就像我们现在依旧听着老歌,对于周杰伦林俊杰等一众“老”歌手情有独钟,却不曾在意那些不知名新人翻唱了什么又折腾了什么专辑,狗屁不通的东西又有什么资格让人沉沦其中?

这是娱乐圈的悲哀,是华语乐坛的悲哀。

而这份悲哀,我不希望在游戏圈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