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前几天在1900分段的巅峰赛中,被赖神的老夫子线上蹂躏一番后,我就又开始琢磨当前版本的对抗路,该如何操作才能契合当前版本。
按照我在S18赛季更新前的想法:对抗路远程兵从额外回复调整为额外经验,先知主宰提前刷新利用主宰先锋压制经验,这意味着等级上可以形成差距,而战士刺客这类英雄则从中获益,使得与C位的相对强势期进一步扩大。
而相对强势期的扩大,意味着战士刺客的存在感得以提高,也意味着对局节奏的加快。
但实际上,S18赛季并未按照我这般构想来展开;先知主宰在对局中的重要性不算太高,团战思路也依旧沿用S17赛季的“保护后排”甚至变本加厉。
造成这个格局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弱化的加强”,使得防守收益大于进攻;就算战士刺客的相对强势期拉长,一个弱化的保护也足以弥补其中的差距。
且战士所处的对抗路,随着“射手至上”的思路而被分隔于地图边缘,也很难在前期直接地限制射手的成长。
因此,S18赛季的战士,依旧如同S17赛季那般,难以成为主导节奏的那个角色。
S17赛季,由于分路调整的变动,我的上单英雄池相比以往多练习了个哪吒,并在单排中取得不错的收益。
放在当时,我对于对抗路的理解也很简单:既然线上打不出个所以然,那么支援越快就越有优势。
因此,抱着这份理解的我,在S17赛季用哪吒上分很快的达到了荣耀分段;可随着分段提高,我于S17赛季中后期对于哪吒的使用率开始逐步降低。(S18赛季也有玩哪吒,但使用率也不算高)
因为我开始发觉,随着玩家的水平提高,对线细节的不断优化,使得多数情况下哪吒总会在对线期处于劣势,从而限制了哪吒开大支援的效率;且又有双方团战地形等一系列限制因素,使得哪吒要想打出一个成功的大招就显得极为困难。
而这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线上少个技能打不过,打不过就被压在塔下没法支援,没法支援就没有收益使得线上更打不过。
这个恶性循环,导致越高的分段中哪吒的收益越低,从而出场率也随之降低;至于胜率榜上哪吒的漂亮数据,我个人认为更多的还是采集于中低分段。
正因如此,我才有了这么个念头——对抗路的英雄选择,需要自身可以主动争夺线权。
那么说到这儿,就很自然排除了绝大多数的坦克。
本身坦克这个定位就更加倾向于团战而非对线,尤其在S17~S18这两个赛季版本,战坦不再对线射手使得他们失去了前中期制约射手发育的途径,这让中野辅缺乏一个理由去光顾对抗路,使得对抗路更难被外界因素所干预。
那么此时一旦线上失利,就很难指望队友支援来争夺线权,从而给对方滚起雪球。(且后排小兵提供额外经验,使得对抗路上一旦处于劣势就很容易被拉开等级差距)
因此,当前版本的路人局中,选择一个有单兵作战能力的战士,相比坦克英雄会更为妥当;虽说团战收益相较于坦克会弱上几分,但至少有机会争夺线权,这才有优先支援的可能。
用一句话来说,对抗路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资格去谈及接下来的支援与团战。
在前些天写的文章中,我提及的“连体婴”,乃至“自由人体系”,都会描述“打野于中期和射手交换职责”这一操作。
这是考虑团队中后期团战容错率与兵线运营的合理分配,所作出的方案调整;由生存能力相对更高的打野位来带线,而将输出最高的C位藏匿于地方的视野盲区来加强保护。
但光是打野一人运营兵线是绝对不够的,三路兵线假如有一条处于劣势,都意味着团战失利时所面临的风险,很可能成为扭转成败的关键。
因此,打野带一边线,中射辅三人抱团清野区带中线打支援,而上单则是带最后一条边线。
这就是最理想的状态。
至于“带线”这么一个操作,是基于自身相对安全的前提下所展开的活动,从大局的角度上来说,只要将兵线快速处理就算是完成工作。
那么在清理完兵线后的每一个间隔时间内,上单要做的就是揣测敌方团队的大概站位,规避一切可能的危险保证自己的存活,并让自己处于一个随时能支援“中射辅”的状态。
冬冠总决赛上,Fly的曜在每一波关键团战前都打出及时支援
这里我们可以换一个概念去理解其中的关系。
中后期时双方的“中射辅”抱团,组成一个“捕食者”的团队;而边路带线的上单打野,则是扮演一个“被捕食者”的角色。
两者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强弱关系,但不代表着“捕食者”就能肆无忌惮地蹂躏“被捕食者”。
第五人格的求生者也是这样的思路
对于“捕食者”来说,铲除那个带线的英雄,解除兵线的牵制,就意味着打开了一个进攻的缺口,这就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对于“被捕食者”来说,诱引敌方多人GANK且无功而返,就意味着在己方可以在另外半边地图展开活动,这就是拓展的机会。
因此,边路带线的英雄就像那戏猫的老鼠,硬拼到底是犯傻,只会引来更多的猫。
如我上文所述,对抗路前期抢线权,中后期带兵线;如果将这番打法简化,无非就是前期对线要多打架,中后期清线要少打架。
而这也与发育路的情况截然相反,前期少打架,中后期多打架。
这点不同其实也是基于英雄定位的强势期,所作出的最优方案。
每一个定位,甚至说每一个英雄,都有着不同的强弱势期分布。越是处于强势期就越需要积极作战扩大收益,越是处于弱势期就越需要及时避战降低损失。
至于本文为何将对抗路泛指那些前中期强势的战士,除去上文提及的“线上打不过”以外,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坦克的强弱势期分布与射手相仿,同样是前期相对弱势,后期相对强势,可上限却又差了一截。
选择坦克线上打不过是一点,前期没有平滑的过渡才是关键。
这意味着敌方一旦于前期对己方的野区动了念想,己方将没有一个人可以站出来与之一战。
因此,说来说去,我还是推荐大家在当前版本的对抗路中,多选择战士而并非坦克。
如果非要选择坦克,我只推荐猪八戒这一个英雄。
被动的“残血形态”为猪八戒提供了很大的对拼收益,使得他在前期对线中可以顶着对手的火力强行争夺线权。
而这也是当前版本中,难得的一个前期能打架的坦克。
在这两个赛季中,我上分更多的还是使用辅助位。
尤其在S17赛季,肉食性辅助能极大的干涉射手的发育,从而帮助团队建立前期节奏;这种胜负抓在自己手中的主动性,是那被迫与世隔绝的战士所难以做到的。
当然,如果你依旧喜欢那种单挑的快感,我能给出的建议就是多在1v1模式中练习,会很好的帮助你在对抗线上掌控线权。(我早期玩边路雅典娜的时候,每天都会打3~5把1v1,使得我在排位赛中的前期对线,有极大概率滚出雪球)
多打打匹配1V1模式,可以提高对线期间的操作细节
而这也会很自然的拿下不错的KDA。
至于胜负成败,路人局中更多的还是凭依其他位置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