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孩子动不动发脾气,怎么办?不了解孩子的状态会伤了孩子

2020-02-10     淅爸育儿记

许多家长会发现,在孩子1~2岁的时候,脾气非常大,动不动就闹。而具备了一定活动能力的他们,比起婴儿时期来说,显得非常能捣乱,偏偏还说不听,打不得。这到底要如何是好?

事实上,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处理好了接下来孩子就会很好带。

1. 我的孩子怎么那么难带?--问题引起的内自省

最近发现很多这一类的问题,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假期延长,让许多平时忙于工作的家长不得不在家面对孩子。平时忙工作不觉得孩子闹腾,一旦静下来与孩子认真相处的时候,才发现以前可爱的宝宝,现在成了一个“小恶魔”。

所折射的问题是,家长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了解孩子的状态,只希望看到孩子好的一面,享受孩子听话乖巧的时光;

任由这种不理解发展下去,亲子关系只会越来越恶劣,孩子也只会越来越偏离父母心中的理想孩子模样。

当然这类问题越早发现越好,因为等到孩子真正忤逆再进行教育,所付出的时间和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请静下来认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切付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感到超值!---源自一个二胎脱坑宝爸的内自省。



2. 2岁是魔王

1~2岁的区间,通常孩子会被视为“魔王”,他们爱捣乱,哪里危险去哪里,哪里不满闹哪里;而同时他们又显得难以沟通,讲又不听,听又不照做,照做又做不好...

总而言之,1~2岁的孩子,简直了!

孩子会出现动不动就闹脾气的表面原因很简单--他们只懂得用闹脾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就像婴儿一般饿了就哭,不吃饱誓不罢休--即表达方式的欠缺;

理解这一点并不难:他们的语言系统还没完善,理解能力有限,没有什么是非观,所掌握的身体机能也非常有限和不熟练。就像一个不识字的哑巴只能手舞足蹈来表达。

孩子会出现动不动就闹脾气的心理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正处于与母亲身心分离的阶段。

一方面,他们很自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婴儿全能自恋心理),但实际上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他们还很弱小,所以他们经常会遭遇现实和理想间冲突的挫折:

一个极其自恋的人,真正投入实践的时候,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弱小,那份反差足以让人崩溃。

另一个方面,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这让他们高兴又不安。

高兴的是,他们终于成为自己,脱离母亲也能做一些事情(例如不用妈妈抱也能走了),发现自己有独立的能力了;

不安的是,他们发现自己是那么弱小而妈妈是那么强大,妈妈总是能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自己还离不开母亲;

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动不动就闹脾气是非常正常的,基于上述原因,他们非常想独立但又离不开母亲,甚至会产生和母亲对抗的情况。


3. 父母可以怎么做?

当孩子进入“2岁魔王”区间的时候,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养理念非常重要。

  • 教养理念决定了父母的态度,而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父母、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很多家长是不会考虑“教养理念”这一个问题的,应该说没有考虑到。

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但真正说道成为怎么样的“才”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或者用“乖”“听话”这类含糊的词来形容。

教育的过程,是价值观传递的过程,是生活态度传递的过程。

在这个“魔王”阶段,你是欣然接受孩子的状态,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拒绝孩子(例如孩子经常闹脾气而感到孩子不符合你心中的标准),决定了孩子接下来怎么对待你,对待这个世界。

如果父母给孩子传递的是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态度,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自信且稳定;

如果父母给孩子传递的是悲观负面、烦躁不安的态度,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自卑且不稳定;

此部分内容需家长理解、思考的,是形而上学的,是“育儿的道”,而教养方式是“术”,是具体的。

  • 教养方式决定了孩子发展方式,决定了孩子对父母、对这个世界的具体方式;
  • 前文所述,在“魔王”阶段的孩子面临着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经常会因遭遇挫折而悲伤愤怒、会因为想要独立而对抗母亲,他们需要支持和鼓励。

    他跟我对抗还要我支持他?是的,多数的爱是为了聚合,而父母对孩子的孩子是为了分离做准备的--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孩子独立 ,孩子也必然会独立,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独立”而准备。

    即便他们再想独立,但显然此时他们能力是不足的,所以一旦遭遇挫折他们就会想要回到母亲的怀抱,回到心中的安全岛中寻求庇护。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绞尽脑汁来包容他的情绪,教会他用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给与他勇气重新探索眼前的事物,让他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

    孩子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当你试图阻止他的时候,他就会闹脾气,即便你用强硬的手段教训他,他也会趁你不注意就去画。

    我们怎么鼓励和支持他?细心点分析问题,他只是想要涂画,发展自己的能力,只是场所错了。

    我们只需要认真严肃告诉他不能再墙上画,但同时又给他准备一个大一些的纸箱,让他在纸箱里面乱涂乱画就好了,如果你能陪她一起画那就更棒了,他会得到非一般的满足。

    你还可以给他准备个小白板,引导他进行涂画;还可以在他随便涂画的墙面上,进行一些修复,例如贴上漂亮的贴纸进行掩盖。

    这一切就如他学步时摔倒一样,如果他摔倒的时候,父母是一副难受的模样他就会哭起来并拒绝再次尝试;而如果他摔倒的时候,父母保持平和并积极鼓励他站起来,马上他就会再次尝试。

    当你用积极的态度,支持和鼓励他,引导他用正确的方式来面对眼前事物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接近你的理想孩子。

    “术”之多,无穷无尽,就看你如何开动你的脑筋,是否愿意学习;而“术”能否取得成功,则需要你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而不是盲从。


    教育家卢梭说:“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未受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所以,尝试了解你的孩子,他比你想象中的美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8WUR3AB3uTiws8KyeX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