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两梭子打光所有子弹,我国央行却仍气定神闲

2020-03-22     王静文



3月16日降准资金正式落地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非常充裕,资金利率整体持续走低,除21天期跨季资金外,其余主要期限资金利率均显著下行,到达历史低位。具体而言,隔夜资金利率降至1%以下,7天和14天期资金利率低于2%,仅非银21天期资金相对紧张,R021显著上行21bp至2.56%。

从量的层面看,上周定向降准落地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左右,助力中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领域复工复产,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同时央行于3月16日开展1000亿元一年期MLF操作,以引导20日LPR报价形成,保持了前续数月的操作规律。由于上述操作已有效补充中长期流动性,且上周并无逆回购资金到期,央行继续暂停逆回购,已连续24个交易日停摆。

从价的层面看,上周所开展的MLF中标利率和20日的LPR报价均延续上期水平,未进行调降,原因有三个:一是在政策支持鼓励下,3月以来我国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明显好转,经济自身恢复加快,再次调降LPR的紧迫性下降;二是虽然定向降准有利于降低银行付息成本,扩大LPR报价下行的空间,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各家银行影响不同,一部分银行下调自身报价并未达到使LPR整体下调的阈值,尚待更多报价行作出调整;三是2月LPR已下行10bp,3月暂无必要连续调降LPR,导致市场形成过度宽松预期。

未来我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仍有较大空间。首先,在全球采取大幅降息等刺激性货币政策的环境下,我国并未随波逐流,而是坚定“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立场,主要依据国内的疫情变化、经济金融和通胀形势调整货币政策操作,视情况采取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措施,稳步推进LPR小步下行,避免“大水漫灌”。相较美国等的大规模、一次性刺激措施,我国留出了充足的货币政策空间,未来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储备的运用游刃有余。其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银行间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市场传导的过程将继续进行,加上未来降准空间仍存,LPR报价料将继续下行,促进贷款实际利率下降。

本周将迎来3月纳税申报截止日,3月本非缴税大月,再考虑到经济活跃度以及疫情期间减税优惠影响,预计3月税期扰动将低于往年同期。同时,本周仍无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券计划发行量也有所下降。预计央行或将继续暂停逆回购操作,逐步引导资金面回归合理充裕格局。(袁雅珵)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litA3EBrZ4kL1ViNJ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