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正由供给端转向需求端——3月物价数据点评

2020-04-10     王静文


3月CPI同比上涨4.3%,增速较上月明显回落0.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弱于市场预期,表明新冠疫情对通胀的短期向上冲击逐步消退,对通胀的长期压制影响逐步显现。


食品方面,新冠疫情在2月对食品供应链的严重冲击开始减弱,叠加延迟的春节因素消退,3月份大部分食品价格开始回落,随着天气晴好与供应恢复,鲜菜、蛋类、水产品、奶类、鲜果价格均有下降,其中鲜菜环比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2.2%。猪肉价格逐步回落,环比下降6.9%,牛、羊、鸡肉价格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仅粮油与烟草价格保持稳定,酒类小幅回升。


非食品方面,新冠疫情对总需求的负面作用逐步显现,导致除医疗用品与服务类以外的价格均面临回落压力。其中,在国际能源价格暴跌、居民出行需求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交通通信类价格环比大幅回落2.5%,燃料回落幅度最大,达9.5%;疫情影响衣着新季上市,季节性涨价因素不再,衣着价格环比下降0.1%;文化、娱乐、教育受疫情停摆影响,价格环比下降0.1%;生活用品与服务在节日因素消退、复工复产恢复以及总需求下降的影响下,价格环比下降0.1%;居住价格在2月份经历多年来首次环比下跌后,随着疫情对租房需求的抑制作用,3月继续环比下降0.3%,且跌幅扩大,其中房租下降0.2%,水电燃料下降0.8%。


去除食品与能源后的核心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2%,显示社会总需求依然偏弱,促内需、稳增长政策仍有较大必要性。


3月PPI环比下降1.0%,同比下降1.5%,均弱于市场预期。3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疫情冲击下罕见大跌,能源价格回落,原油价格短期内创历史性跌幅,主要金属价格全线回落。国内工业品价格也受到疫情影响,虽然少数刚需、应急产品囤积需求增加,价格暂时上升,但多数工业品受需求冲击出现下降,特别是生产资料环比下降1.2%,降幅较上月扩大。随着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由涨转降,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也由平转降,环比下降0.2%。


整体看,工业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正在由供给端的复工问题转向需求端的订单不足。在经历疫情短期内冲击后,长期盈利前景堪忧,急需促需求政策支持。


从货币政策看,当前通胀预期收缩较快,疫情导致的供给面受损明显修复,但经济的整体需求依然较弱,应确保流动性适度宽松,助力社会总需求尽快回升。(应习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3zkYnEBnkjnB-0z6f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