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人体全身有近六百条肌肉,三分之二集中在下半身,人每走一步需要使用到两百条以上的肌肉。
肌肉的持续力会随年龄增长日渐衰退,握力、臂力、背力等上半身肌力到了六十多岁仍可以有二十多岁时的七成左右能力,但下半身腿力却只剩下约四成。因此腿部的肌肉锻炼就更加重要。
一、比起跑步,健走更安全!
大于30少运动,可以先走起!
慢跑对人当然有好处,但跑步对身体所造成的负担,比走路时大。
对于很少运动或30岁以上的人,贸然跑步,膝关节、肌腱等,很容易受伤;
对于心脏、肾脏、肝脏等器官或新陈代谢系统有问题者,也加大了内脏的负荷带来损害。
二、健走,不是跑步更不是散步
健走除了要达到至少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标准外,它比平常走路、散步或逛街,还多些运动特质:
三、健走有什么好处?
大脑: 促使脑部释放脑内啡(endophin),提升精神,使心情愉悦。
心脏: 健走能降低血压,减低阻塞动脉的脂肪量,降低休息时的脉搏数,促使心脏侧枝血管更发达。
肺: 使肺部增加最大通气量、增强横膈肌肉强度、缓和慢性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的症状、减低对抽烟的渴望。
骨骼、背部肌肉
骨骼也需要运动,健走相当于对骨骼施予重量训练,能让身体多吸收钙质,对抗骨质疏松
因为椎间盘承受跑步时震颠所造成的压力,所以许多慢跑者都有背痛的问题,健走时椎间盘承受压力与站立时差不多,比较不会受伤,同时还能加强背肌以巩固脊柱。
膝关节: 健走时关节部位承受压力不大,又有强化肌肉的功效,能保持适当体重,维持下肢良好肌力。预防退化性关节炎
健走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人体中最耗费氧的部位就是脑神经细胞,深呼吸可以提供充分氧气给脑部,促进脑神经细胞功能活化。
一边健走一边配合呼吸,可以让全身血液更加活络,脑循环更加顺畅,同时使脑血管重返强韧,因此健走对预防健忘与痴呆有着不错的效果。
但需注意的是,再好的运动如果方式不对,都会出问题。
健走的时候,除了保持正确的姿势,还要选择适合的鞋子、注意路况等,此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6000步是走路最健康的步数。
脊柱特工,有国家认证的专业物理治疗师团队。关于脊柱病痛预防及诊疗,姿势评估及矫正,运动防护及康复等健康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