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孩子拍的照片,和那些ins大片到底差在哪儿?

2020-09-30     妈咪宝贝传媒

原标题:你给孩子拍的照片,和那些ins大片到底差在哪儿?

马上就要迎来年底的最后一个小长假啦!无论你是出游派还是宅家派,一到假期肯定都不会错过朋友圈的“晒照大赛”,毕竟是自己的美好回忆,谁又不想拿出来和亲朋好友们分享呢?

不过一提到拍照片,肯定又有不少人要开始发愁了,如今摄影高手太多,自己拍的照片虽然拍完了很喜欢,但多看几遍总是会觉得“差点儿意思”,好照片真那么难拍吗?

别发愁!你缺的不是好相机,而是下面这几个“傻瓜”小技巧!熟练掌握后你不仅能更会拍照,还能拍出堪比ins上过万点赞的高手们!

"傻瓜"小技巧 No.1

构图!构图!构图!

我们经常能看到微博和朋友圈里面被大家转发的一些ins上的妈妈摄影高手的照片,其实她们也都不是什么扛着“大炮”和高级相机的摄影高手,甚至很多爸爸妈妈们拍出来的好照片,都是出自智能手机的拍摄功能。

想要拍出一张好照片,第一步,你必须学会如何把你要拍摄的物品和人,以最舒服的方式摆在图片里——构图。

可能很多爸爸妈妈已经知道我们的手机相机里有开启网格线的功能,打开之后能让拿不准构图的人,更快速的找好比例,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构图方式:留白,中心构图,三分构图,对角线构图等等。

其实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人物和物品在图片里的拍摄角度,比如 当你站在孩子面前,俯视,平视和仰视,每变动一点,出现的效果都不一样。

如果你觉得网格线只是为了帮你找好构图比例,那你可就太小瞧它啦! 网格线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你拯救照片的歪斜。

有时候我们可能都会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拍出来的照片,总有一点说不出来的“比例不正”,比如当你为孩子拍半身照时,孩子的肩膀应该和网格线平行,拍出来的照片才不会有“外斜感”。

在照片里有桌子,围栏这样的参照物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把网格线和参照物平行对齐。

值得着重提的两点是: 在拍摄时,按快门的人要多去活动和找角度,而不是让被拍摄的人找姿势,一旦摄影师的角度靠谱,即使被拍摄的人只是站着不动,照片也能看起来很舒服。

如果你拿不准哪个角度更顺眼,那么不如多拍几张,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都试一下。

另外我们经常会在拍照时用一个最简单的功能:放大,当被拍的人或物离我们比较远时,大多数人会选择用手指微调,把镜头拉近,这里的小技巧要告诉你的是: 别!

距离远的话,走近一点,没办法走进的情况下,可以先把你觉得“小”的照片拍下来,再用照片编辑软件剪裁出来。 因为数码变焦会降低图片质量,变焦程度越大,图像质量就越差,所以在拍照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傻瓜"小技巧 No.2

光!光!光!

光对拍摄到底有多重要?看看那些摄影棚的大灯你就知道啦!尽量找光线好的地方拍照,不要逆光,是我们都知道的基础拍摄常识。

作为一名业余拍摄选手,你有比摄影师们还多的优势。

比如在给孩子们拍照时,无论是去摄影棚还是外拍,摄影师都要跟着孩子们的节奏走,但喜欢新鲜事物和调皮捣蛋的小朋友们,可不是能让时间来约束的小家伙。

已经对自家小朋友有“管理经验”的你,最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孩子们适合拍照的时间段,和情绪最丰富的时候。

但你一定想说了,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找到有好光源的拍摄地点呀?那你可以试试通过点击屏幕,正确的对焦和曝光。

用苹果手机来举例,点击屏幕时对焦,一定是我们很多人都用的方法,在小框框旁边,还有个不起眼的小太阳,用手按住屏幕时上下拖拽,就能在拍摄前最简单的调整曝光。

尤其是在拍夕阳这类的场景,或是有灯光的场景时,调好曝光,会对你拍出好照片有很大的帮助!

"傻瓜小技巧" No.3

这个世界充满了道具

还记得前些年火遍全网的借位拍照吗?无论是吞太阳,还是用西瓜做小裙子,其实这样的照片,你也可以时刻拥有!

活用身边的道具,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有基础形状的东西,像是圆形,三角形,和心形,比如卫生纸的纸芯,发绳,杯子这种最简单的东西,都可以用来拍照。

还有前些年ins上流行的用头发摆成心形的照片,只要在你的照片里,用一个简单的图形做参照物,整幅图就能瞬间变得鲜活起来!

"傻瓜"小技巧 No.4

给你的滤镜加点活儿

除了拍照技巧,后期的修片工程你也一定不要偷懒!现在大多数拍照和修图软件,都会自带很多款滤镜,即使对滤镜不熟悉,你也可以把照片拉进软件,每个效果都试试,找到自己看后觉得最顺眼哒!

当然,虽然滤镜可以把一张“土土”的照片修出高级感,你也最好不要张张都用。

有时候只要适当调节对比度和亮度,照片就会变得色彩鲜活啦!必要时裁剪一下,把多余的部分去掉,或者把照片上下颠倒,也可以让照片一秒大变身。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活用这些简单的智能机拍照小技巧,成为朋友圈里人人点赞的摄影高手,小长假快乐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Bsa4HQBeElxlkka5UPM.html